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最可怕的是在自己无知的情况下慢慢挥霍着它!
一、 用错地方。
天赋存在两个维度。一个是差异性,另外一个是决定性。我们先分别从这两个维度分析天赋用错地方导致的结果。
第一个维度:天赋的差异性。很容易理解,每个人都有天赋:性格开朗是天赋、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天赋、能歌善舞也是一种天赋。但是每个人所具有这些天赋的程度又有所不同,这就是天赋的差异性。举个简单的例子,你的天赋是有强大的与人相处能力,你的朋友就不具有这样的天赋,或者说这种天赋很少,但是你们最后做的工作都是售票员。很显然,你跟你的朋友不会在这份工作中表现出很大的差异,甚至无差异。所以有的人即使天赋跟其他人相比起来很强大,可是他无法在做事情中体现出来,最后导致你做的事情具有可替代性,自然你也很难在众人众脱颖而出。
第二个维度:天赋的决定性。假定你的天赋是能够很快解决问题,而你所做的事情就是公司里的高级顾问,在公司出现问题的时候提出解决策略。这时候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不需要其他的什么性格、艺术上等的天赋了,只需一个能够很快解决问题的天赋就能让我们取得绝地反击的胜利!
综合上述的两大关于天赋维度的分析,就是我们要懂得的是做一件事情时,尤其是在职场上时,要选择能够最大化发挥自己天赋的任务,不要用错地方,这样即使有伯乐,但是他们看不到你表现出的天赋,一切也都白搭。
二、 缺乏正确的方法。
我们都知道“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这貌似是许多想要获得成功红的人的信仰——只要想在某方面上取得成功,你只要重复练习一万个小时就能达到这方面天才的标准。可情况真的是这样的吗?
中国的足球为什么一直都不行?但是中国的乒乓球以及跳水运动项目一直都处于很高的水平?这个问题上网一搜答案一大堆,但是究其根源就是跟教练的水平有很大的关系。不可否认的任何一个体育项目,对应的运动员都花了很长时间在练习上,甚至远不止一万小时!但是区别就在与乒乓球以及跳水中这些项目中的教练除了有很高的专业技能以外,还有较高的指导水平,要知道我们国外这方面的教练都是从中国输出去的。
所以你看出来什么没有,“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看上去并不是那么完全地靠谱,想要变成一个高水平人才,不只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在上面,还要有正确的方法加以指导,这也是我们听过的“刻意练习”。没有正确方法地练习,那么无论你花多少时间都是白费功夫。这就像你本身想去北京,可是你却跟了一个目的地是南京的人一起走一样,虽然最后都能达到,但估计那时候你已经快成为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天才”了,大把青春浪费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三、 缺乏热情与动力。
——“既然你想要减肥,那你为什么不去跑步”——“我天生没有运动细胞,而且我对跑步也没有兴趣!”这好像是很多人不跑步的借口。“没有兴趣、没有天赋“是很多人面对不想做的事情说的理由。他们真的是没有兴趣吗?换句话说,对一件事情的热爱一定要以感兴趣为基础才行吗?NO!他们没搞清楚的是热情的组成成分。
热情=
自主+成就+归属
事情不是因为没兴趣、没热情才不喜欢,只有因为做后收获到了自主感、成就感、归属感才会产生兴趣。你说你连尝试做这件事情都没有尝试,你怎么就说自己没兴趣呢?我以前也是一个超级讨厌跑步的人,那种喘不上气、大汗淋漓的感觉想想都难受,可是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参加七次马拉松比赛了,每次都连续跑两个小时以上。第一次克服自己心理,完成第一个半程马拉松的时候,心里那个爽啊,特别有成就感。那时候我就决定我还要参加更多的马拉松,因为这种跑完的感觉简直太好了!慢慢在一次次挑战自己的过程中,我彻底爱上了跑步,现在在想想那种喘不上气、大汗淋漓的感觉就很激动。也体会到了是跑步给我带来的挑战自己的自主感、完成比赛后的成就感、重建自信的归属感,让我对跑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热情!
四、 被中途的诱惑所绊倒。
有些人认为自己在某一方面上有点小天赋就沾沾自喜,看到别人在这方面已经取得的成功就也以为自己也能做到。比如说,有的人认为自己英语口语好,就认为也可以像俞敏洪一样创办一家知名的口语培训机构(身边真的有人是这样的,最后赔的很惨…)。当然这不是说我们肯定不会成为像俞敏洪那样的成功人士,而是我们的能力还远远不够。不要光看到其他人光鲜亮丽的表面,还要看到他背后付出的努力。这是关于天赋不足、目标过于庞大导致被诱惑所绊倒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指那些在某个方面根本一点天赋、甚至一点能力都没有,却还想着成功的人,比如说,有的人本身对跳舞有天赋,可是看到电视上那些拥有众多粉丝、火的不能再火的明星时,立马开始在明星路上奋斗。最后得来的个结果就是——自己根本不适合表演、歌唱,舞蹈也因为长久不练也已经找不到原来的感觉了。
天赋不仅是天生就有的东西,它更需要后天努力的滋养。在努力的过程中不要焦急与浮躁,坚信自己心中所追求的,不要做“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这种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