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最近各种媒体关注较多的涉及民生问题的话题之一是全国各地幼儿园发生的虐童事件。继前几年虐童事件引发关注以来,虽然该事件已经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严查严办,对这种由畸形心态诱发的恶性公共事件甚嚣尘上的势头有所遏制,但随着公众对知情权的捍卫意识的增强,加上各种自媒体的普及,“沉寂”一段时间的恶意“逗你玩”事件又频繁被曝光。
从该事件发生的面看,可以说几乎遍布全国各地。从在中国版图上找不到踪迹的偏远小城镇,到位居版图显赫位置的繁华大都市,凡是有幼儿教育机构的地方都或多或少地发生一些既具共性,又带有鲜明地方特色,且极富独创性的恶意伤童事件。不可否认,这种由点到面,由个案到普遍,似有燎原星火之势燃遍大江南北的事件对中国教育的灼伤力是很大的。
而从事件的制作者看,她们有年近老妪之年者,也有刚出道不久的妙龄之人。在没有被爆嗮在阳光之下之前,她们生活在各自的世界中,用自己的方式宣泄着对这个“不公平”世界的情感。可当阳光雨露“惠及”到她们身上,不论是浓妆艳抹的粉饰包装,还是“清水出芙蓉”的素面朝天,经过聚光灯的照射,呈现在公众眼前的不是花容玉貌、楚楚可怜,而是令人作呕的面目狰狞。从性别上看,身为女性,如果不是造化弄人,她们都已经,或即将成为母亲。自然进化赋予她们母性的伟大是圣洁的,是不容得任何的污损和亵渎。可是,她们却因为一时生活的不如意或对现实的不顺心而进行自我作践,扮演起披着羊皮的大灰狼的角色。有人说,女性的创造潜能是很大的。不过,创造力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有时候可以给世界带去惊艳,有时候却让人大跌眼镜。
当从事件发生的范围和事件制作者的心态层面梳理过之后,下面自然要回归到事件发生地幼儿园及其对事件所引发的教育的审视与思考。作为教育的启蒙阶段,幼儿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之所以这样说,一则是从进入幼儿园起,就意味着孩子从真正意义上离开父母,开始独立面对陌生的世界,并和一群陌生的人组建团队,开启了集体生活的新征程。从这个层面上上,从事幼儿教育不仅仅是技术性的劳作,更要艺术性地经营。既然如此,对从业者的要求就不可能止于识字和带孩子的层面。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坚实的根基是不可能实现的;一个人要健康成长,并有很好的发展,不但要有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有健康的心智和良好的习惯。而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幼儿教育时期打下的基础。一棵破土而出的树苗要成长为参天大树,没有培植者精心的呵护是很难实现的。可是,审视当下的幼儿教育,因教育发展之需,在公办幼儿资源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公私合营、私立幼儿园似雨后春笋般出现在长城内外。这种引进社会资源办教育,对改变过去公办幼儿园一家独大的教育格局是好事。但是,由于监管不到位,加之准入门槛过低,导致进军幼儿教育领域者稂莠不齐:有的是假办教育之名,达成发财致富之实;有的仅是凭借一时的热情,而缺乏专业的管理经验;有的是东拉西凑,不成体系的拼盘。试想,原本需要用艺术的眼光经营的严肃事情,经过一群别有用心和门外汉们的参和,怎么能够保证风清月明。
当然,幼儿教育的盲目扩张引发的的更为深层次的问题是如何教育和管理的问题。有了学校,必须要有师资。而就这个的教育现状看,因为体制和人们思想的原因,幼儿师资的培养相较于其他类别的教师培养还是一个短板。学校已经红红火火地宣传招生。没有老师怎么行。于是,一些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或自己的心智尚未成熟者被招至旗下,扮演起临时救火队员的角色。这样,由一群门外汉担纲的幼儿园经过一番造势后,就在各地堂而皇之地兴办起来。至于场地如何,办学的资质如何,教育的软硬件怎么样,只要能够招收到学生,那些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幼儿教育重在引导和启发。因为是一张待绘的白纸,可塑性很大。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他们需要科学而规范的教育,更需要用情、用心、用爱去呵护。只有这样,经过理性和良性的启发和唤醒,才可能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底色。可是,回归到幼儿教育的现场,由于很多教师是半路出家,她们不可能术业有专攻。这样,在对孩子实施教育时,很难要求她们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去引导和教育。因为自身成长的经历,加上很多家长短视性的心理期许的绑架,老师们只能以传道受业解惑为使命,对入园的孩子进行知识的灌输,技能的训练。当数学计算,语文拼音识字占据孩子生活的大部分时空,孩子的世界就少去了温暖的阳光和鲜艳的花朵。
教育立人。这里的立人需要教育的管理者心怀立人的职责,教育执行者胸中有立人的担当,也需要受教育者监护人的理性。只有上下一盘棋,形成和谐共振,虐童事件才可能变成一面历史的镜子,照亮教育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