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楚歌
昨日,"五四"青年节当天,北大校长林建华在北大120周年校庆致辞时,把“鸿鹄"读成"鸿浩"。读了白字的视频被截屏之后,传播十分迅速,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更有许多自媒体大Ⅴ撰文发表看法,可谓一字激起千层浪!
这个舆论事故一出,我立马就瞎联想到辜鸿铭的辫子。
辜鸿铭在北大教书时,头上的小辫子时常被人抓住,当成顽固、复古、保守的象征被攻讦。
而这一回,北大的辫子竟从林校长头上长出来,众目之下,被人抓住,是躲无可躲避无可避了。
辜鸿铭据称是辩才无碍,他又敝辫自珍,容不得别人讥笑,学生在课堂上笑他的辫子,他反唇相讥,直呛学生:"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学生一时无话。
林校长的辫子与辜鸿铭的辫子还是有些不同。辜鸿铭的辫子是自觉的艺术行为,是一种自我标榜,而林校长的辫子是没做好演讲稿的功课误长出来的。林校长的辫子一旦长出来,就很难缩回去,想要悄无声息地剪掉,就更难了。
大家为何对林校长的辫子这么感兴趣呢?其实,说白了,林校长的辫子不就是错读了一个字吗?人的一生当中,谁还没有读错字的时候呢?有必要小"辫"大做,紧揪不放吗?
其实这不能怪大家,要怪只能怪林校长在重要的时间重要的场合以重要的身份非常不合时宜读错了一个看起来不重要的字。
大家都清楚,"五四"对国人对北大来说,都是个不普通的日子,它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于我们而言,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象征。而北大120周年校庆这样的场合,是个非常重要的公开场合,群贤咸集,再加上林校长不是普通人,他是校长,是北大的校长。北大是什么地方?是中国最高的人文学府,是广大学子向往的求学殿堂,是老百姓认为最有文化的地方。而作为这样学校的校长,也必然是很有文化很有学问的人,是真正的高级知识分子、精英阶层。而从林校长的履历来看,名校毕业,博士头衔,著作等身,不可谓没有学问。以如此学问、身份,在如此日子如此场合竟然读错了一个连初中生都难以读错的字,犯下了一个最低级的错误,大家能不议论批评吗?恐怕连坐在会场的校友们、群贤们、学子们都心情很复杂吧!
假如林校长不是北大校长,假如林校长是下班后在自个家里练习演说,读几个错別字,谁也不会说林校长什么。
林校长读白字是偶然的口误吗?我看未必。从根子上来说是高校行政化结出的恶果,大学校长往往不是大学者而是大官僚,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怎样做官上面,而不是做学问上面,管理好校园上面。在提升自己人文素养方面花的时间就少了,这样一来,人文素养就显得不够深厚,这不是林校长一个人身上存在的问题,现在许多工科理科类出身的教授、校长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问题,更有甚者,连最基本的文史知识都很欠缺。
又由于他们习惯了当官当老爷,万事都习惯了别人操办,讲话之类都是照着稿子念。念多了不知是麻木了,还是熟能生巧自信了,事先稿子都不会过一遍的,从视频中可以明显看出林校长读到没把握的"鹄"字时是停顿了几秒的,说明事前并没有过过稿子,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就是由读白字而引发了舆论事故。
那么林校长代表的北大是怎么处理舆论事故的呢?就是把自己辫子藏起来,再公关把批评议论的文章在各大媒体删除,这种做法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北大连批评的声音都容不下了,这还是那个兼容并蓄的北大吗?
辜鸿铭能够光明正大地把辫子披挂脑后,表明自己的立场,不惧攻讦,这是一种真正的北大精神。
假如我是林校长,我就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读错了,向民众道个歉,向校友道个歉,为自己错读或误读给学校声誊带来的负面影响表达自己的歉意,并承诺以后一定会注意和加强学习,不就行了吗?没什么遮呀掩的,事情就这么简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果能这样,北大仍是北大!林校长仍是林校长!
(这些文字写在林校长贴在北大BBS的公开致歉信之前,我还是保留一点自己的想法,但要为林校长公开致歉的行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