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小灶群,每天大量的输入让我意识到自己深陷“舒适区”而不自知。犹记得上周六初次冒出离职想法的时候吓了一大跳,梳理自己的离职原因,居然和一拍脑袋写下的“向上管理”内容差不多,把自己给逗乐了。
坦诚自己一无是处,审视眼前处境,5年的时间,要说一无所获那才是真的悲哀,这些年来做的许多莫名其妙选择,在今天有了答案:“信心并非来自无视未来的困难或者妄想自己一定能战胜这项困难,而是来自对现实的评估和详尽的计划。”请允许我大言不惭的拿来解释自己在工作中的偷懒取巧行为,安抚一下昨天被一无是处打击的脆弱小心肝。
20分钟可以搞定,偏偏要自己瞎折腾2个小时,没搞定才乖乖按照你制定的标准规程去做事的员工,作为项目负责人,你会怎么安排这位员工?
昨天我当着项目负责人的面,干了这种吃力不讨好的蠢事,果不其然,原本内定的“御用专员”与我失之交臂。他们遗憾,我也挺遗憾,要不是预约的时间快到了,我还能多不务正业一会,不过那2个小时的收获也够我消化一阵子的。
我的工作,第一要务必须严格遵守标准规程,而标准规程基本上都是由资深项目负责人共同制定的,经由他们多年实践,其可操作性用完美来形容一点不为过。一个小白只需严格按照其内容执行就可以独自做出和老手一样的标准结果。
医学上无法严格定论的事情太多,病理岗位没那么多标准规程。但我经常会被安排参与实验。实验通常分为两部分:临床观察和后期数据整理,我参与的所有实验大多是负责临床观察,观察一结束开展病理工作,项目负责人认为最重要的数据整理通常没我什么事,大部分是由“御用专员”搞定。
“御用专员”对标准规程的执行力仅次于项目负责人,因为二者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在工作中被偏向是理所当然(项目负责人基本上等同于三把手),只要不抽风离职,偏向就会一直存在。
我病理室同事,成为“御用专员”的不少且还时常多处兼任。这曾经让我非常羡慕,默默观察等待成为“御用专员”的机会。然后,我决定要想尽一切办法避免成为“御用专员”。
资料整理、数据处理多用到excel和word,我没事找事的请教过数位“御用专员”,对他们能倒背如流相关规程操作由衷敬佩。而我只能默默的对着病理室的电脑琢磨琢磨写个“宏”,帮他们节约处理病理资料的时间,免得他们加班。
那个“宏”现在成为唯一模版,我想再次改进,都是被禁止的。不过我想,即便哪天我偷偷替换一个新版本,只要结果符合标准规程,又会有谁发现版本被替换了?
可能这也是我为什么不会被项目负责人叫去做数据处理的原因吧。使用和标准规程不一样的技巧进行操作,即使得出同样的结果,但不按规程操作就是偷懒取巧,那是大忌!
知道怎么干,却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干。不出过错的按标准规程要求完成,被放在优先位置。基于标准做得更好当然是被鼓励的,可不管你是做到A还是C,到手的收入都差不多,时间久了,又有几人能始终保持持续进步呢?
只完成职责以内的事情,成为职场老油条,是一条职场轻松路。同期入职还有后来者居上的,就属我最不务正业,和项目负责人的关系最为平淡,重要事项基本没我什么事。要是问三月份印象最深的5件事情,我随口就能说出来,问我周围忙碌的同事,他们自己不知道,可我能给他们提示,就知道我是有多闲。
作为一个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闲的闲人,很开心的表示找到“为什么闲”的原因,更开心的是因为分析出原因,我又找到一个自己安慰自己受伤小心肝的小贴士:病理诊断对项目负责人而言是其报告的重要支撑部分,而我能做诊断,哦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