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之前,我对退休生活做了很多规划。但退休后,才发现自己能做的事最终还得是自己喜欢的事。
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写点文字。但最近很少写了,也许是或者忙碌或者平淡的日子,总容易让人的热情和感知力消弱,慢慢没有了要写的冲动。
今天中午,去公园溜达的时候,随手拍下了一张照片,配了段文字发到了朋友圈,文案是这样配的:
沿着这曲径想去探探它通往的“幽处”是什么样子?这里的确有“梧桐树下闲庭院,环境幽静静如烟”的诗意,也有 “晨雾弥漫林间道,幽静环境迎我来”的惊喜, 尽头处的湖泊,贮满初秋的羞赧,水波微澜,风吹荷叶,薄红点点,飞鸟集聚,蝉鸣林间。这一切,因为一份幽静,也因为一份心静,便也美不胜收。(猜猜这是哪里?)
我其实是想用这样的图片和文字,给予大家“心美,才能看见世界”的思考。
我的学生看到后,在评论区和我有了下面的对话:
我的学生是杭州一所高校的教授,他应该是博士生导师,或者还应该是学校的书记,对此,我并不十分清楚。对于我很多学生的“官职”我从来不细问,我只是知道他们谁是大学老师,谁是医生,谁是老板,谁是干啥活的,只是知道他们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在踏踏实实,认真努力的工作,都在用心的生活……不管他们生活在农村还是城市,他们在我心里都是一个名字,叫“学生”。
我的这位学生,求学故事很是励志。他是一个老百姓的孩子,本科大学上得也并不好,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了上海一所研究所的博士生导师和领导,在上海成家定居,后来又到了杭州。我只是大体知道他的经历,细讲,也讲不出多少来。但我和他又很熟悉,他最让我敬佩的是他的好学博学,是他对人对事的正义感,还有他温文尔雅而又谦卑自牧的品质。
作为老师,我的学识水平已经远远不及他们,我时常觉得他们更应该做我的老师。
他说:其实一个老师带给孩子们的主要不是知识,而是爱。也许吧,师范毕业的时候,我才不到20岁,第一次教上初一的他们,初为人师,真的不记得曾经教过他们什么,但是每天和他们混在一起,一起春游,一起唱歌,一起聊天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时隔多年,我的学生和我,都历经了工作生活中的很多辛苦,也在社会的大染缸里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但彼此依旧保留着一份孩子式的纯真,依旧能够隔屏深度交流,这是多么美好的事!人间真正的师生情莫过于此。虽然,我心里已经完全不把他们拿着当做学生看,虽然我心里时常感觉他们就是我的老师。给予我生活上的关心,精神上的鼓舞。
我的学生老师,让我尝试写小说,说实话,小说这一块领域,我想都没有想过,我只是在心里暗暗发过誓:无论啥时候,都不能失去对写作的喜欢,都不能停止写作。
但大多数时候,我只是写点随笔,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并不敢有“非分之想”。
今天我的学生老师这样鼓励我,我确实心动了。只是不见得要写小说,我再次下决心坚持写下去,写我想写的,想说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不记得我是否曾经给予他这样的鼓励,但是今天他却用他的真诚鼓励到了我,感谢学生老师!
他给我推荐了书籍《与神对话》,并且马上下单买了送给我,这套书我前两年读过两本,但 已经不记得写的什么,我想当我重新读到的时候,也许会明白:这一生,我们真正需要的就是遇见心灵的老师,就是需要与神对话,这才是我们每个人最终的需求和值得用心追求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