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年前,我去参加了一个关于婴幼儿语言发展的专业培训(workshop),学习了美国华盛顿大学脑科学家库尔(Patricia Kuhl)博士关于婴幼儿语言发展关键期的研究发现。
这个理论可以用下面这个图来解释(原图和中文标注图)。
要点有这么几个:
1,世界上的语言一共有800个因素组成,新生儿的大脑具备解码所有800个因素的能力。也就是说,每个新生儿都是学语言的天才。
2,1岁以前是母语敏感期,宝宝可以迅速为一种或多种语言解码,这期间若同时接触多种语言,可以同时为多种种语言打下母语模块基础。
3,1-3岁掌握的语音会晋升为母语。如果有足够数量的接触,学到的语言都是母语级别。以后再学的其他语言成为第二外语。
4,7岁以前,孩子都可以迅速学会第二语言,发音、感觉、流畅度都可以接近母语。
5,然后随着年龄增加,学习语言敏感期下降。但如果方法得当和持续的练习,同样可以掌握新的语言,但是花的功夫比较大,口音和语言感觉也和母语使用者有差别。
根据这个研究发现,我们应该从新生儿开始,鼓励孩子在各种环境中跟其他语言接触,使孩子具备多种语言的解码基础,为日后学语言打下基础。
02
生活中的一些例子佐证了这一发现。
记得多年前一位妈妈写了一本培养女儿成长的书,叫《哈佛女孩刘亦婷》。书上写道,刘亦婷3、4岁的时候有一段时候经常看电视里的学英语节目,但是没有系统学习,后来上学学英语感觉特别容易,妈妈觉得跟小时候看节目有关系。很有可能就是在敏感期具备了英语解码基础。
库尔博士说小时候家里“官方语言”是英语,但是爸爸妈妈会在需要时用德语互相说一些不想让孩子听的“悄悄话”,所以尽管博士自己不会说德语,但还是具备了德语解码基础。
我的儿子 3岁前跟爸爸说英语,妈妈说中文,后来上幼儿园后中文很少说,不愿意说,有时候我跟他说中文,他回道:“Mum, I can't understand you(妈妈我听不懂)!” 但6岁时回到中国4个星期,第一周还只是听,第二周开始就能跟小伙伴顺利对话。语言模块还在,学起来非常快。
03
坊间曾流传一种说法,说孩子如果同时学多种语言会产生混乱。但据我亲眼所见,孩子不会搞混两种语言。
我工作的幼儿园的孩子来自多个国家,家庭语言千差万别,幼儿园也鼓励教师以儿歌、故事等形式让孩子接触多种语言。
我发现孩子学习其他语言非常快。讲了两次《小兔子乖乖》的故事,两岁的韩国小姑娘,跟我说“小兔子”,发音非常地道。说毛利语的泰莎和罗拉是好朋友,罗拉的妈妈说罗拉在家里说话时常常会蹦出毛利语词语。
孩子两岁前,常常多种语言混合使用。比如饭桌上一个中国小朋友说“水”,如果我马上给她水瓶,夸她发音好,其他很多小朋友就会跟着叫“水!”“水!”
但是差不多两岁开始,小朋友已经知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比如中国小朋友妮娜,要上厕所如果我在旁边会跟我说“上厕所。”如果别的老师就说“Toilet”。 艾玛有一只形影不离的绒毛兔子,找不到时会问好朋友妮娜“兔兔呢?”跟说英语的小朋友则问“where's bunny?”
04
因此,家长和幼教工作者,应该在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利用各种机会给孩子接触多种语言,比如放其他语言的儿歌,说一些简单的对话,有条件的到外国人聚集的场合去让小朋友一起玩,上外语学校等等。
如果你的孩子还不到1岁,恭喜你!你还有很多时间帮他建立多种语言解码基础。如果孩子3岁前掌握一种“外语”,对他来说,这种语言完全可以跟“母语”平起平坐呢!
(槭树街艾林跟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