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项访问了近两千名职场人士的调查报告显示,周围入职未满三年跳槽的年轻人多。
为什么职场中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选择离职跳槽?当然个中原因是很多的,薪资待遇差,加班加点没有私人空间,还有企业经营状况不好,与个人兴趣发展不符等等。
有人简单概括“钱给少了,心受委屈了”。真正驱动员工的原因是什么?作为企业管理又应该如何去应对处理这样的的内部矛盾呢?
概念:油箱定律
不管车子的性能有多好,即便是法拉利、宾利,如果你不给它加油也会在路上抛锚。对于个人而言,不管他对工作有多大的兴趣,如果长期得不到期望的价值实现,一样会出现职业倦怠。这就是油箱定律,我们很难仅仅依靠自身的能力或者信念去长久地坚持做事情,外部的驱动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1.理想的前提是加油
这份调查报告中还提到,69.9%的受访职场人士认为职场新人要懂得克服困难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对于很多职场新人来说,我想他们并不认同这一点,难道可以没有薪酬和发展而仅仅利用对于学习的渴望来驱动吗?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这里有个前提:每个人都期望得到的是学习的机会,而且这个比其他需求的优先级都要高。为什么说很难呢?
因为员工只想学习这件事是企业所期望的,而不是员工内心所希望的。网上有个段子:员工的想法是上班挣钱,老板却总是和员工谈理想。而员工真正的理想是不上班。
还用开车来举例说,我们驾车出门是为了去到想去的地方,做计划要做的事情,可是车子呢?它根本就不想去这个地方。那你告诉车子,这是一个可以让你磨合自己,发挥更好性能的机会,可以吗?不行,你还是得先给它加油。
2.加满油也难到终点
当然,有的企业会觉得发工资、加班费、奖金、股权等等各种激励手段都用上了,可还是有员工离职跳槽啊?
其实,这还是企业只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要求员工。我给你加油了,你就得跟着我去到想去的地方,为我服务。我加满一箱油后,想把车子从合肥开到西藏,可以吗?当然,只要你油箱够大,加的油足够满是可以的,但是有这么大油箱的车子吗?
这就如同我们说,我给你发工资了,你为什么还不好好地听我的话,好好地做我交给你的任务?为什么?很简单,因为车子油跑完了,上个月发的工资已经被花完了。
3.计划和目标是两码事
在一次公司内部会议上,李嘉诚问大家:“你们开车到加油站后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底下众人异口同声地回答:“加油啊!”
李嘉诚很失望地告诉大家:“开车进加油站的人,最想做的应该是早一点儿离开,朝着目的地继续他的旅程。”
前文也说了加油是个很重要的事情,而且还需要持续地加油。那么会不会还是有些车子是到不了目的地的呢?
就如同李嘉诚所言,我们的目标其实是朝着目的地的旅程,加油只是一个计划而言,还谈不上是目标。
一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很多的计划,就如同驾车不仅需要加油,你还得踩油门,你得扶好方向盘。
当然,上面是在拿驾车这件事情打比方,就企业管理员工真正实现价值驱动的方法,我的建议是:
1.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
作为员工离职的原因,可以说很多很多方面,但其实归咎起来,可以用一句话就是没有得到足够充分的信任和尊重。
薪酬、岗位低是不信任你的能力,工作业绩常常被埋没是没有真正尊重他们的想法。
所谓的兴趣同样是基于被尊重和信任的,职场中没有人会选择一个受他们看不起的岗位而只是为了自己的兴趣。
2.关注并不断激励员工发展
即便是员工入职时候感觉受到了合理的待遇和足够的尊重,但也不能就认为这将可以得以持续而不用再去关注。
当然这种关注是对员工个人的,而不仅仅是业务层面的。如果你只是一再叮嘱要完成业务,还是很容易会让员工倦怠。
3.体现价值大的绩效计划
有的企业会设置特别多的绩效考核制度,或者名目繁多的激励办法,结果却很是了了。
究其原因有两方面,其一员工很难真正理解管理的核心目标,而过多关注奖励本身;其二管理者通常也会迷失在各种指标中失去方向。
价值体现不仅是客观存在,而且是能够被真正关注到的,不能被所谓的计划行动所拖累。
驱动员工,寻找并实现价值的过程比起驾车来说自然是要难很多的,但是我想只要从小事开始,从点滴开始,诗和远方也并非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