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课教学参考资料》1986年第6期上发表的上海高桥中学吴树德同志写的《分清劳动力的价值、资本主义的工资和可变资本》文章中提到,劳动力价值、资本主义的工资和可变资本三者在“数值上相等”,同时,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候征等三人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概念辦析》一文中提到,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资不等于劳动力值”,“从其数量关系来看,工人所得到的工资并不等于劳动力的值。”那么,资本主义工资与劳动力价值的数量关系到底如何?是否相等?这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解决的一个理论问题。在此,向作者请教,同时提出我们的看法请各地同行指正。
资本主义社会里的工资,从表面上看,工资好象是工人全部劳功的报酬,本质上不过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即劳动力的价格,根本不是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资本主义工资与劳动力价值的关系是表现形式与本质之间的关系,由于现象不等于本质,形式不等于内容,资本主义工资也就不等于工人劳动力的价值。同样,从它们数量关系上看,资木主义工资与劳动力价值也是不相等的,工人所得的工资有时还低于劳动力价值。
首先,劳动力商品的买卖、工资(即劳动力的价格)与劳动力价值的变化受价值规律的制约,价值规律告诉我们,供求关系会影响价格,从而引起价格波动,使商品的价格与价值不一致。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由于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盲目性,使资本主义生产时而扩大,时面缩小,对劳动力的需要也随之时而增加,时而减少,这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经常发生变化,必然导致劳动力的价格发生变化,这就充分说明了,劳动力的价格经常与劳动力价值不一致,常常围绕着劳动力价值上下波动。它表明工资不等于劳动力价值。
其次,工资水平的高低是由劳动力的价值决定的,而劳动力的价值,马克思说是“由两种要素所构成的:一种是由纯生理的要素,另一种是历史的或社会的要素。”因此,工资水平的高低也有很大的伸缩性。而资本家为了获得剩余价值,总是经常力图把工人的工资降低到工人生理上所能容许的最低程度,而不去考虑劳动力价值的历史的或社会的要素,使资本主义工资往往低于劳动力的价值。具体地说,有几个方面的原因说明资本主义工资低于劳动力价值。
第一,由于工资和剩余价值都来源于工人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如果工人的工资提高,那么资本家的剩余价值就减少,反之,剩余价值提高,工资就降低,所以唯利是图的资本家,就会经常压低工人的工资。
第二,随着新技术的采用,裁减工人,使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大量的失业工人。美国许多工人当前面临着失业的威胁,他们对于工资的高低已经不大关心,最担心的是能不能保证自已的职位,因为一旦失业会给失业者本人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所以,资本家利用高失业率的实际和心理的威胁压低工人的工资,比如,美国的传统工业的许多熟练工人一小时的工资和福利原来一般是30美元左右,到1985年年底已经降为20多美元。这说明,资本主义工资不仅不能正确反映劳动力的价值,还常常低于劳动力价值。
第三,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大量使用非全时工、临时工和低工资的工人,非全时工、临时工日益增多,对资本家有利的就是工资便宜,没有或很少福利。同时,资本家乐于雇佣妇女、黑人等低工资工人,比如,美国黑人每小时工资8美元,仅及传統工业自人工人的1/6左右,妇女工资比男工低得多。这表明,这些工人所得到的工资都不等于劳动力价值,基至低于劳动力价值。
第四,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工资有所増长,在英国和日本许多家庭都拥有小汽车、洗衣机和电冰箱,但这只是工人劳动力价值的实物表现增长的结果,并不说明工人工资超过劳动力的价值。因为,一般地说,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文化水平和传统的生活水准比较高,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种类、数量和质量的水平比较高,原来只为少数人享用的耐用消费品,有些已经变成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了,因而工资水平也比较高。同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工人的劳动紧张程度和复杂程度也比较高,工人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劳动也比较大,工人接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也在上升。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还要接受高税收、高物价的政策带来的经济负担。资产阶级就是这样,用高工资付出来,又用高税收、高物价巧妙地收回去。因此,工人所得的工资,并没有超过劳动力价值,有时还低于劳动力价值。
最后,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状况,也使工资常常围绕着劳动力的价值上下波动。工资是一个可变量,因为劳动力价值的社会因素是有伸缩性的,只要工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工资水平是可以得到一些提高的。实践也表明,工资的实际水平,归根到底也就是由于阶级斗争的力量对比决定的。
综合上述,我们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的工资常常围绕着劳动力价值上下波动,不过,从总的来说,由于资本家的本性和资本主义制度决定了,工人的工资并不等于劳动力价值,常常低于劳动力价值。所以,资本主义工资和劳动力价值虽然都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但工资不等于劳动力价值。
(撰写于1987年,发表在上海教育学院主办的《政治课教学参考资料》1987年第6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