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叛逆不是孩子的错》
by (美)杰弗里.伯恩斯坦
清晨的狂热
“拜托!我们要抓紧了!你快要赶不上公交车了!”看看,作为上学孩子的父母,上学日早上令人愉快吗?许多父母告诉我,上学日早上,孩子们处理常规事务(如起床、穿衣、洗脸、吃早饭等)的笨手笨脚,让他们情不自禁地对孩子们大喊大叫起来。当我的一个来访者向我惟妙惟肖地描述早上的经历时,让我感觉头都快爆炸了似的。让我们来想这样一个情境。大清早,在你的家里,叛逆孩子正在逃避穿好衣服去上学。你提醒得越多,孩子就越叛逆,他发脾气,抱怨衣服,找其他事情做。你气不打一处来,开始抬高自己的声音,要求孩子做你要求的事情。你在此时此刻对他大喊大叫快点穿好衣服。他变得更叛逆了,你们的权力大战愈演愈烈。权力争夺引起父母和孩子双方的挫败感、愤怒和怨恨。你可以回顾一下我在第2天里讲到的叛逆行为的恶性循环圈,你越有挫败感,就会对孩子产生更多的误解,而孩子的叛逆行为就越来越膨胀。
下面是避免你早上大喊大叫的一些建议。
·找出你的孩子早上拖拖拉拉的原因。他很疲倦吗?(如果是,他需要提前睡觉时间。)他被电视或玩具分心了吗?(如果是,限制看电视和玩玩具。)你的孩子是个慢性子吗?(如果是,你得提前15分钟叫醒他。)
·拟订一个早上策略。在晚上比较平静的时候,告诉孩子你对他有什么期望。与我打过交道的母亲田女士,发现自己对女儿这样说非常管用:“你醒了之后,我喜欢你尽可能快地下楼来吃早饭。”田女士意识到,事先告诉女儿要求,让她觉得自己随时都能控制局面。你也可以告诉你的孩子,如果他不遵照你的要求执行,就得承担后果,比如说以后不能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了。为了有助于减少孩子的叛逆行为,叫你的孩子选择承受一个不按要求做的合情合理的后果,这样做会对孩子有帮助。这让孩子感觉是自己在掌控自己。
·管理好你自己的期望。记住,就是在最理想的状态,早上这段时间也是充满了紧张感的。清晨的狂热在许多家庭里都时不时在发生着,不只是你家才有。提醒自己这一点,有助于你避免过度反应,当事情没有如愿以偿时,你也不会对孩子大喊大叫。
家庭作业大战
每天晚上,全国成千上万的家庭里,只要有孩子在上学,父母都在和孩子上演着家庭作业大战。家庭作业大战的人物各有千秋,但“剧本”通常差不多。叛逆孩子的许多权力争夺和问题都与家庭作业有关。父母非常容易在家庭作业权力争夺中大肆渲染,因为他们害怕家庭作业问题会破坏孩子在学校的成功。说得更明白一点儿,家庭作业问题对孩子和父母来说,通常充满了强烈的负面情绪。为了应对家庭作业之战,父母运用试误法、贿赂和威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任何他们想得到的办法都会用上。当你面对孩子家庭作业的挑战时,不妨考虑下面这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会帮助你创造一个令你和孩子都更加喜欢的家庭作业环境。
·避免给予消极的非言语信息。非常重要的是,不要用消极的非言语信息设定负面的基调。扮鬼脸、皱眉、叹气、瞪眼和其他消极的身体语言,都是非常有杀伤力的非言语信息。叛逆孩子特别敏感,他们会捕捉到这些信息。这只会增加家庭作业环境的紧张气氛。
·帮助你的孩子尝试和设计一套家庭作业日程表。决定什么时候坐下来做家庭作业,对叛逆孩子来说是一件天大的难事,因而责任重大。叛逆孩子感觉到的困难越大,就会变得越叛逆。通过和孩子讨论对他而言比较现实的目标,会赢得孩子的合作。这样做也会减缓必须“压服”或“逼迫”孩子去做家庭作业的问题。除非双方都达成了妥协,否则没有什么干预办法能够让孩子去做家庭作业。打电话、看电视和做其他任何事情,只有作业完成之后才有可能。
·确定好首先要完成的作业。对一些叛逆孩子来说,决定首先做什么是紧张和冲突产生的最大根源。他们做出决定会拖延很长一段时间,他们会变得焦虑不安、大发脾气。其他孩子可能把所有作业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许多孩子如果早点完成较具挑战性的任务,就会在后续任务中做得更好。但对一些孩子来说,先做容易做的作业,有助于他们去完成更大的挑战。具体要看什么方式最适合你的孩子。
·在做家庭作业期间,不要唠叨或在孩子周围绕来绕去。对父母来说,唠叨恐怕是最大的问题,通常会带来孩子更多的叛逆行为,拒绝做家庭作业。如果你唠叨,等于在跟自己过不去,你也在培养孩子的“学习无助感”,他会越来越依赖你。
·首先找到正确答案。父母有时候会有追求零错误率的习惯。下一次孩子带回学校的作业,你首先要关注他是怎样解决问题、拼对单词的。关注这些“小胜利”会激发孩子挑战更难问题的积极性。对于不正确的答案,平静而鼓励性地对孩子说:“我敢打赌,如果你回头去检查一下这些问题,你一定会有不同的答案。”我特别强调,你的目标是既要应对孩子的消极情绪,也要应对你自己的消极情
消极情绪。如果你首先关注不正确的答案,显得非常生气,那么当你的孩子转回去做作业时,就会更加关注父母的认可而不是完成作业。
·不要让整个晚上都在做家庭作业。有时候,父母会让孩子做好几个小时的家庭作业。如果孩子做作业非常连贯,或者作业要求花这么多时间,也没什么话好说。但是,你的孩子做了一两个小时作业后,你再叫他做10分钟也不会有什么效果了。我建议你停止家庭作业活动。重要的是,要让你的孩子意识到时间的限制。在作业上磨磨蹭蹭,会增加孩子的无能感。如果孩子觉得特别枯燥乏味,想点别的办法帮助他建设性地完成作业。如有必要,跟老师碰个面,探究一下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和动机问题。
·不要为你的孩子完成家庭作业。有些家长会从头至尾帮助他们的孩子完成家庭作业。这叫越俎代庖,这种做法会让孩子产生不好的依赖心态。当你的目标是帮助孩子完成一项难度很大的作业时,结果更具有破坏性。他必须学会依靠他自己,而不是依靠你去完成他的家庭作业。如果孩子确实不能完成某些家庭作业,而且他做了最大努力,你可以给老师写一个便条解释一下情况。我发现许多老师都理解这种情况。如果你的孩子有严重的学习问题或高度紧张,他可能正面对着巨大的挫折、愤怒和失望。恐怕他需要额外的学术支持了。兄弟姐妹的争斗
“兄弟姐妹的争斗”指孩子们常常在家里发生的情绪和行为的争斗。看一看下面这个情境,这个情境发生在9岁的小祺和7岁的弟弟小珂之间。
小祺:“他拿了我的电子游戏。”
小珂:“他踩我的脚。”
小祺:“不要那样盯着我!”
小珂:“好!你也别那样盯着我!”
如果你发现自己处于这种情境时,巴不得对着月亮大声号叫的话,你并不孤独。幸运的是,你可以用许多方法来减少孩子之间的争斗。
·把每个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帮助你的孩子理解,你对待他们是有区别的,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特权和责任。
·当孩子想单独待着时,允许他们有自己独立的空间、玩具和时间。
·避免把孩子进行比较和贴标签。这样才会培养他们的胜任力。
·当一个孩子降生在家里时,让其他兄弟姐妹做好充分准备,意识到他们新的重要角色。让他们感觉到这也是他们的孩子。
·注意侦察。观察和注意什么时候兄弟姐妹相处会有麻烦(吃饭前、在车里、睡觉前),为每个时刻准备各自可以安静下来的活动。
·观察你是怎样对待孩子的,看你自己是否引发了他们的争斗。确保你没有偏见。
·对你的孩子们应该如何相处、如何合作、如何分享和相互对待有一个现实的期望。记住,兄弟姐妹之间出现一些竞争和争宠是正常的。
·当他们相处友好或自己解决了冲突时,你要提供积极的强化。这样可以消除他们“我们总是在打架”的看法。
·让每个孩子觉得自己都很重要、很特别。尝试每天和每个孩子都单独相处一会儿。
·花些时间恢复你的精力。就为你自己做些事情,包括会会朋友、满足兴趣爱好、读一本好书等,即使这些活动极有可能都与为人父母不相关。
·坚持你的中立态度,意识到兄弟姐妹之争最终会减少。10多岁的孩子之间会以争输赢为目标,6岁的孩子会以争坐到爸爸的旁边为自豪。提醒你自己,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时多时少,总的来讲会慢慢减少。“电话疯”
孩子们会凭直觉知道什么时候你的注意力转移了。叛逆孩子特别会在这个时候拒绝你,并利用这个机会提出更多的要求。你打电话时,孩子知道你把注意力放在了别人或另外的事情上面,而不是他身上。为了帮助你应对“电话疯”引起的紧张,下面的做法会有帮助。
·记住,你的孩子不理解你现在不能顾及他,因为他的自我专注阻碍了你正在与电话另一头的人说话。
·当他打断你时,跟你正在通话的人说“对不起”(这样你向孩子示范了他应该怎样表现),然后告诉你的孩子:“我正在和电话里的人通话。我还会通话五分钟,通话结束后,我就会来听你说,来帮助你的。”当然,如果你的孩子确实已情绪失控了,你最好马上结束通话。但大喊大叫或威胁处罚只会增加孩子的焦虑,使他变得更难应对。
·当然任何时候,防患于未然是最好的办法。对年幼孩子来说,你打电话时可以给他安排一些他能做的活动,如画画、涂色、做猜字谜填空,或在电话旁边放一个玩具电话,让他学着打电话。
另类大喊大叫:暴躁的短信
今天,父母和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之间的交流互动,越来越多使用手机短信一类的交流方式。短信交流十分便捷,却缺乏面对面交流所包含的其他丰富信息。通过手机短信一类的(有意或无意)大喊大叫会破坏和叛逆孩子沟通的过程,父母意识到这一点很重要。正如你看到的下面的例子一样,冷静、坚定和非控制的交流方式有助于你处理这个过程。
戴伟(父亲):“你需要停止做出这样盲目愚蠢的选择!变机灵点吧!我们已谈论过你要与这群朋友断绝关系。你比他们好多了!”
格豪(儿子):“你总是对我指手画脚、大喊大叫来告诉我应该做什么。你别想来控制我的生活!”
戴伟(冷静、坚定和非控制):“我的本意并不是想要大喊大叫。我只是很沮丧,因为我担心你陷入麻烦之中。我们待会儿再聊。你半个小时后给我短信,让我知道你一切都还好。我知道我们需要弄清楚如何讨论这件事情才会不吵架……让我再好好想一想……好吧?”
格豪:“好的。”
格豪(20分钟后):“爸,你能现在来接我吗?我必须回家做家庭作业了。”
在上面的短信交流中,格豪体验到了父亲戴伟因沮丧而爆发的大喊大叫。这就是我称为“暴躁的短信”(testy texting)的例子。值得注意的是,父亲戴伟最后用冷静、坚定和非控制的短信制止了冲突的升级。
下面再来看一个母亲(丁女士)和10多岁的女儿(朱丽)之间的短信交流,她们之间的交流比较长。
朱丽:“得了吧,妈妈!你是在跟我开玩笑吗?我一点儿也不想这样,我不想你在场。”
丁女士:“够了,朱丽!你的态度真让我恶心!”
朱丽:“还说我的态度!你的态度呢?你的也好不到哪里去……你真是可笑,我已初三了,你用不着还在舞会上当陪护人员!你想控制一切,你想毁掉我的生活!”
丁女士:“那你怎么理解我为你跳舞买的服装?不要就退回去!尤其是像你现在这个样子对我,我根本没必要花那么多钱给你买衣服。”
朱丽:“妈妈,你看你总是把什么事都往钱上扯,每次都让我感到内疚!”
丁女士:“(冷静、坚定和非控制)我们这样吵来吵去对谁都没好处。我知道你很惊讶我的这个态度。我感觉你在攻击我,但我认为我也在攻击你。如果你不想我作为监护人去,那么我就不去。”
朱丽(5分钟后):“妈妈,没问题了。我不介意你去了,但你不要像有些时候做的那样拍照,那会让我有压力的,行吗?”
丁女士:“我理解,没问题。”
在这个母亲和女儿的短信交流中,你看到了,当朱丽与母亲的互动变得柔和时,她的反应就不那么强烈了,也表现出了同理心,进而感觉到的威胁减弱了,反应就更平和些了,对于母亲作为监护人在场也不那么反对了。这里只是举了两个简短的例子。我在咨询过程中,不断碰到父母运用冷静、坚定和非控制的方法来减少和消除与孩子短信交流中的冲突。睡觉时间
如果你能够理解让你的孩子停止她正在兴高采烈地做的事情有多困难,你就能处理好孩子上床睡觉时间的问题。把你自己放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为什么有人会想要关掉正看得起劲的电视节目?为什么有人要你停止玩电脑游戏去刷牙?
·让上床睡觉变成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有一个过渡。你让孩子提前半个小时注意到,他们必须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然后让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到房间去睡觉,但是要保持安静。
·你在开始做让孩子睡觉这件日常事情之前,先让自己有一个积极的转变。如果你不是觉得如此失败,就会把事情处理得更好一些。花10~15分钟读一本好书,这样你在让孩子上床睡觉时就会心平气和。可能要大喊大叫时想一个好的榜样
如果你禁不住会大喊大叫,那么可以和你的孩子讨论一下这样的事件。记住,叛逆孩子非常容易受到大喊大叫的影响而产生敌对情绪,所以你要通过道歉来减少你们之间的紧张气氛。让孩子对你大喊大叫这样的事件提出问题,如果他愿意,让他有机会对此发表意见。当你的目标是避免大喊大叫时,如果偶尔还是出现了大喊大叫的情形,你就要承担起责任,努力向一个好榜样看齐。不断汲取经验教训,千万别被自己打败了。如果你感觉不能放弃大喊大叫,就试试自我同情
自我同情(self-compassion)是发展心理学家克里斯汀·聂夫博士提出的概念,她探讨了自我同情的价值。她认为,如果你犯了错误,要用有助于情绪健康的方式去处理。比如说,如果你对10多岁的孩子大喊大叫发脾气了,自我同情有助于你不至于自责不已。
拥有自我同情的心态,你就会倾听到你自己的心声。特别是在你在某种意义上讲觉得很失败时,自我谈话的方式对你的健康、情绪甚至是人际关系都会产生影响。根据克里斯汀·聂夫博士自我同情理论的基本观点,就像富有同情心的人对待身处困境的亲朋好友一样,自我同情的人对待自己也会关怀备至、友善热心。面对挫折,自我同情的人以温情和关心做出回应。自我同情度得分较高的人情绪更稳定,修复力更强,会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难处和苦楚,看待事物的视角更乐观,给出的生活满意度评价也更高。而且,他们也更不容易出现抑郁和长期焦虑等心理问题。当你犯错时,自我同情会提醒你只是普通人,下次会更努力的。克里斯汀·聂夫博士特别强调犯错、事情弄砸、情绪失控是人生经历中不可避免的部分,但我们大多数人会把这些疏忽转化成由于自己不够完美而贬损自己的机会。当我们看到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时,我们的心对自己还是别人都是关闭的。自我同情不是自我怜悯(我太可怜了!我不应该感觉这么糟糕的)或不负责任(我把事情弄得乱七八糟了?谁在乎啊),自我同情甚至也不是自尊(一旦我成功,就会感觉很好)。自我同情让我们认识到,闷闷不乐、情绪沮丧是值得分享的人生体验,我们对自己的评判要慎重。
因此,如果放弃大喊大叫很难,但没有自我同情,你大喊大叫后会让自己处境更难。只是一定要记住,你有自我同情的权利,这有助于你更加冷静并减少大喊大叫。不再大喊大叫的成功故事
我的一个来访者名叫辛宁,她有两个特别固执的孩子:一个叫晓文,12岁;另一个叫妮妮,7岁。“他们想做什么就会做什么,简直是叛逆到了极点。”辛宁这样抱怨两个孩子。辛宁发现自己“总是大喊大叫”。她解释道:“我对晓文大喊大叫,因为他衣服穿得太慢;我对妮妮大喊大叫,因为她想要拿杂货店架子上的箱子。我对他们俩大喊大叫,因为他们在我车子的后座上打架;我对他们大喊大叫,因为他们会用大喊大叫的方式跟我顶嘴。”
当辛宁有机会就孩子的恰当和不恰当行为做出反馈时,在向我咨询后,她也意识到了她其实是在责备自己对孩子大喊大叫的事情。她也开始看到,孩子的问题她也有责任。在辛宁的例子中,她对孩子期望太高。通过观察自己发出命令的频率,然后刻意压制自己不发命令,她让自己做出了很大改变。她知道了自我挑战成功的重要性。对于孩子的一些小事情,她会以视而不见的方式忽略掉,她只关注比较大的事情。
接下来,辛宁给她的孩子解释了遵守她的要求的重要性。她发现,她能够给他们一个解释的机会:他们为什么不听她的。如果孩子的反对是有道理的,她就决定放弃。她也意识到了,在必要的时候,她能够用恰当的后果法来对付孩子不恰当的行为,而用不着大喊大叫。辛宁非常惊讶地发现,这些策略减少了孩子的叛逆行为。一旦掌握了今天的这些策略,你也会经历辛宁一样的感受。第3天的总结
今天,你了解了作为叛逆孩子的父母,为什么对孩子大喊大叫是个严重问题。你在管理叛逆孩子时,减少大喊大叫就等于是给自己更大的控制力。当你想对孩子大喊大叫时,请记住下面这些要点:
·对叛逆孩子大喊大叫会起反作用,因为大喊大叫会增加孩子的叛逆行为。
·情绪化的大喊大叫是在用不健康的方式,让你和孩子变得更加疏远。
·对你而言,理解大喊大叫的原因非常重要,因为这样做你可以减少这种消极行为。
·有效防止你自己大喊大叫,现在已经有许多行之有效的简单方法。为第4天做的准备
·提醒自己注意到,大喊大叫对孩子的自尊和情绪健康会产生负面影响。
·让自己做一个冷静的指导教练,而不是受大喊大叫控制的父母。
·列出导致自己大喊大叫的情形,注意到电子信息交流缺乏面对面的线索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