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是我的哲学启蒙老师。
第一次读叔本华,是一本小册子,《叔本华思想随笔》。读完之后感觉以前的书都白读了,从此开始了阅读《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开始试着了解一点哲学。
叔本华结合了康德的先验哲学,认为意志(我觉得说灵魂更好理解,但不贴近它本来的意思)是决定自我和世界的本质,我理解,意志是先验的,天生的,不受后天影响独立存在。而世界只是表象,我们看见物体这样,是因为眼睛看到他是这样,味觉、嗅觉、听觉、触觉存在,是因为舌头、鼻子、耳朵、皮肤的感觉,如果没有这些敏感器官,我们就没有经验存在,意志是决定经验的先决条件。
虽然他对世界的认识被奥卡姆剃刀的“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原则影响,现在早已没有市场,但是先验的观念还是对后来有很大的影响,他对生活和人生的认识也很犀利。
叔本华说人生是痛苦和无聊的钟摆,每当我们感到快活,在我们远离上述的一个敌人的时候,我们也就接近了另一个敌人,反之亦然。所以说,我们的生活确实就是在这两者当中或强或弱地摇摆。其实也就是生活的艰辛和匮乏产生出了痛苦,而丰裕和安定就产生无聊。因此,我们看见低下的劳动阶层与匮乏亦即痛苦进行着永恒的斗争,而有钱的上流社会却旷日持久地与无聊进行一场堪称绝望的搏斗。与痛苦搏斗的人一旦摆脱痛苦,在钟摆的中点得到短暂的快乐,便马上进入了无尽的空虚。这种空虚烙在了无数人的脸上,并且,人们对于外在世界发生的各种事情甚至最微不足道的事情所表现出的一刻不停的、强烈的关注,也暴露出他们的这种内在空虚。人的内在空虚就是无聊的真正根源,它无时无刻不在寻求外在刺激,试图借助某事某物使他们的精神和情绪活动起来。他们做出的选择真可谓饥不择食,要找到这方面的证明只须看一看他们紧抓不放的贫乏、单调的消遣,还有同一样性质的社交谈话,以及许许多多的靠门站着的和从窗口往外张望的人。正是由于内在的空虚,他们才追求五花八的社交、娱乐和奢侈;而这些东西把许多人引入穷奢极欲,然后以痛苦告终。
他对人生的循环充满了悲观,然而他也是乐观的,因为他尽管如此悲观的看待人生,却还是不遗余力的讲述人应该怎样生活。
因为我们看到听到的世界只是表象,所以要把部分孤独带人社会交往中,学会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孤独,不要立即说出自己的想法,也不要太过在意别人所说的话;勿对别人有太多的期待,无论是道德还是才智上;对于他人的看法,应加强锻炼自己无动于衷的冷漠态度和感觉---这是培养值得称道的宽容品质的一个最切实可靠的方法。 假如,你做到了这些,那么即使你生活在众人当中,也不会与他人有过多的联系和将往:你和他们的关系将是纯粹客观的。这一预防措施将使你与社会保持必要的距离,不至于离得太近,而且也能保护你与社会保持必要的距离。
因为世界只是表象,所以重要的是自己的意志,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就不爱自由,因为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是真正自由的。
之所以要独处,保持和外界的距离,解除他人对自己的影响,因为世界才是无聊和痛苦的根源,只有孤独才能得到平和。把钟摆尽可能的停在中点。
相较于康德及其他的一些断言式的哲学家,包括古希腊的柏拉图,叔本华写的书文字流畅,文采斐然,如果要推荐,我觉得他的书最适合做哲学入门,这也是他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