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WHO 2019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10~19岁的青少年精神卫生状况占全球疾病和伤害负担的16%;同时,《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17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中,约有3000万人受到了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更令人痛心的是,在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发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中显示,每5名中学生,就有1人曾经考虑过自杀。考虑过自杀的中学生竟然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学生高达6.5%。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不禁让我们反思:这些正处在朝气蓬勃年龄段的儿童和青少年为什么会出现心理方面的疾病?
1.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控制力低下。这一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心智高速发展的时期。但是其大脑皮层的自我控制部分尚未发育成熟,不能完全进行自我控制。
2. 无法面对来自生活、学习当中的挫折。孩子们往往面对学业竞争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等等,但是其自身又不能很好地进行处理,这往往导致他们不能正确面对挫折,最终导致悲剧不断上演。
3. 对生命缺乏敬畏,对生活失去憧憬。这类的孩子往往生活与学习当中,缺乏目标,思想消极,认为生活甚至是活着没有意义。
4. 家长缺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些家长陷入家庭教育的误区,认为孩子只要身体健康,学习成绩优异就可以了,缺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当孩子们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最终无法承受时,家长们悔之晚矣!
思考:哪些表现容易诱发心理健康疾病?
1. 厌学
孩子表达出不想上学的意愿后,一部分原因可能来自外力。比如:学校的教学方式是孩子不喜欢的,或者他遭受到了校园霸凌等等。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孩子出现了心理方面的疾病,家长们一定要提高警惕。
2. 沉迷网络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很多儿童、青少年都在使用电子产品。但是,有一部分青少年,沉迷在网络世界,甚至为此放弃学业与人际关系,这样的孩子也容易患上心理方面的疾病。
3. 不愿与人交往
如果孩子平时比较开朗,性格外向,但是突然间变得不愿与人交往,性格沉默,家长们就应该警惕孩子是否遭受了心理创伤。
4. 饮食异常,脾气暴躁
如果孩子出现了饮食异常,比如暴饮暴食或者厌食,且情绪不稳定,易暴躁或者出现暴力行为,那么家长们就应该提高警惕了。
另外,青少年心理健康七大特征?
1. 智力正常
2. 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
3. 情绪稳定
4. 人格特征逐渐健全
5. 自控能力较好
6. 人际关系处理得当
7. 抗压能力好
最后,家长应如何保障孩子的心理健康?
1. 家长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情绪容易多变、冲动以及难以抵挡各种压力的诱惑。因此,家长们应该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防患于未然。
2. 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提早干预
家长们应该知道,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需要早期干预的。例如:焦虑、强迫、抑郁等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都应当得到专业的干预和评估。
3. 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要成为孩子的倾听者,学会与孩子真诚沟通。事实上,当孩子们内心出现困惑时,家长们的帮助是他们能否做出正确决定的关键。
4. 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家长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者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提高孩子的抗压、抗挫折能力。
5. 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出自我调节的钥匙
比如:运动,艺术创作等。如果孩子遭受了重大的心理压力时,他能完成自我情绪的调节。
6. 家长要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
家长一定要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告诫孩子任何时候,一个人的生命都不可能重来一次。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理解生活的美好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