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与线程的比较
- 调度。在传统的操作系统中,拥有资源和独立调度的基本单位都是进程。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线程是独立调度的基本单位,进程是资源拥有的基本单位。在同一进程中,线程的切换不会引起进程切换。在不同进程中进行线程切换,如从一个进程内的线程切换到另一个进程中的线程时,会引起进程切换。
- 拥有资源。不论是传统操作系统还是设有线程的操作系统,进程都是拥有资源的基本单位,而线程不拥有系统资源(也有一点必不可少的资源),但线程可以访问其隶属进程的系统资源。
- 并发性。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不仅进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而且多个线程之间也可以并发执行,从而使操作系统具有更好的并发性,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
- 系统开销。由于创建或撤销进程时,系统都要为之分配或回收资源,如内存空间、 I/O设备等,因此操作系统所付出的开销远大于创建或撤销线程时的开销。类似地,在进行进程切换时,涉及当前执行进程CPU环境的保存及新调度到进程CPU环境的设置,而线程切换时只需保存和设置少量寄存器内容,开销很小。此外,由于同一进程内的多个线程共享进程的地址空间,因此,这些线程之间的同步与通信非常容易实现,甚至无需操作系统的干预。
- 地址空间和其他资源(如打开的文件):进程的地址空间之间互相独立,同一进程的各线程间共享进程的资源,某进程内的线程对于其他进程不可见。
- 通信方面:进程间通信(IPC)需要进程同步和互斥手段的辅助,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而线程间可以直接读/写进程数据段(如全局变量)来进行通信。
多线程模型
1. 多对一模型
将多个用户级线程映射到一个内核级线程,线程管理在用户空间完成。
此模式中,用户级线程对操作系统不可见(即透明)。
优点:线程管理是在用户空间进行的,因而效率比较高。
缺点:当一个线程在使用内核服务时被阻塞,那么整个进程都会被阻塞;多个线程不能并行地运行在多处理机上。
2. 一对一模型
将每个用户级线程映射到一个内核级线程。
优点:当一个线程被阻塞后,允许另一个线程继续执行,所以并发能力较强。
缺点:每创建一个用户级线程都需要创建一个内核级线程与其对应,这样创建线程的开销比较大,会影响到应用程序的性能。
多对多模型
将 n 个用户级线程映射到 m 个内核级线程上,要求 m <= n。
特点:在多对一模型和一对一模型中取了个折中,克服了多对一模型的并发度不高的缺点,又克服了一对一模型的一个用户进程占用太多内核级线程,开销太大的缺点。又拥有多对一模型和一对一模型各自的优点,可谓集两者之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