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两年前的某天,我遇见了一个名词,从此世界变得很不一样。
GTD从两分钟、两天、两年三个循环带着我把工作和生活从两边着火变成了一弯活泉,生活中的灵感可以带到工作中,工作中的收获可以应用到生活中,彼此支持,越变越好。
那个名词就是“GTD”。
从简单了解就动手操作,到自己看书反复实践,再到听sprk、听专业讲解,我在GTD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简直是脚底生风。
我也从每天围着一堆事情打转、总是忙不迭地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的被动状态,变成了每天按时完成任务、还能找出时间写作刷剧的主动状态。
GTD其实很简单,就只有五个步骤:
上次讲了GTD的第一步——捕捉,你还记得吗?
捕捉的来源主要包括了电子、实体和内心三个方面,再细分以后可以包括微信、QQ、短信、邮箱等外部通讯系统,OA等其他内部通讯系统,笔记本,名片,票据、说明书等,当然,还有各种想法。
因为捕捉的来源有很多,一些人就会觉得不同的信息来源就该用不同的捕捉工具。但我认为,应该是不同的信息类型用不同的捕捉工具。
今天来讲三个非常有用的捕捉工具~~~
第一个工具:便利贴
使用情景:有较长空白时间、有一片较大的空白位置(如墙、桌面等)
便利贴被叶老师封为神器,也是我们在生活工作中很容易获得而且性价比较高的工具。相对于纸质笔记本,便利贴有两大好处:轻巧、多次粘贴。
当我们使用便利贴作为捕捉工具时,可以采用这样的步骤:
step1:每捕捉到一个信息或念头,就用写在一张便利贴上。
step2:将便利贴贴在空白位置上
step3:一直写直到心内不再有任何念头。
写得过程中有两点需要注意:
1.不能为了节约,把多个信息或念头写在一张便利贴上。
2.要写得稍微具体点,不能是一个名词,不然你会在后续整理时再去回忆到底当时想到的是什么。
一旦写完,你就会发现你已经有了一片能一眼看见自己所有想法的墙~~~而上面带着一个信息(念头)的便利贴就能用同类合并的方式进行整理啦~~~
第二个工具:滴答清单
使用情景:身边有手机或电脑
滴答清单整体还是挺适合做GTD清单管理的,毕竟人家是“清单”嘛~~~相较于便利贴必须有一片区域来做清空,滴答清单对空间和时间要求都没有那么强,只要一有信息或念头,都可以随时记录下来。
当我们使用滴答清单作为捕捉工具时,可以采用这样的步骤:
step1:将信息或念头记录到滴答清单中的“收集箱”,有时间属性的标注上闹钟。
step2:在适当的时间统一整理收集箱,整理的过程包括明确类别、贴上标签。
step3:确保“收集箱”的数量是0。
用的时候要注意两点:
1.第二步中“适当的时间”,于我来说是每天早上,一般来说10分钟就能完成。
2.第二步中明确类别指的是,将这个信息或念头定性。比如:是2分钟内就能完成,但因为时间还未到不能做的,加上临时名称,归入待办清单。需要多个步骤、较多协助才能完成的,列入项目清单,此时如果只是朦胧的念头可以先不确定具体目标,只是做归入清单这个步骤。如果这个目前是不能做到、比较虚幻的,可以放入将来也许清单,等到周回顾时再次考虑。
第三个工具:印象笔记
使用情景:身边有手机或电脑
印象笔记的定位,是用来记录参考资料的,所以我将它与微信和得到做了绑定,在浏览器等中加入了插件,确保我能在看到好资料的第一时间,就能将资料纳入自己的知识库里。
当我们使用印象笔记作为捕捉工具时,可以采用这样的步骤:
step1:在看到自己感兴趣的资料时,可以先一键收藏到印象笔记的“固定笔记本”。比如我会在微信中建一个叫“inbox”的笔记本,而微信会在印象笔记中自动生成一个叫“微信”的笔记本。
step2:在适当的时间统一整理印象笔记,整理的过程包括简化资料、明确类别。
step3:确保“固定笔记本”的数量是0。
用的时候要注意两点:
1.第二步中“适当的时间”,于我来说是每周,一般来说1个小时能完成。
2.第二步中的“简化资料”,具体来说就是把花里胡哨的图片啦、广告啦去掉,把有用的精华加以总结分析,具体就参见前文“资料搬家记(为什么要选印象不选为知?)”~
好的方法离不开好的工具,希望这三个工具能助你在捕捉中更顺利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