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有位70后的大姐半开玩笑对我说:“你的微信昵称怎么能叫‘梅姐姐’呢?不是占我们便宜吗。”
我笑了笑,没法子反驳她,只说身边的朋友和网上的读者都这么叫,也就慢慢习惯了。就像步姐姐说的,“毕竟只有林妹妹,才适合叫妹妹。”她年纪比我大,却也随大流喊我一句“梅姐姐”。
许是“梅姐姐”这个名字比较有亲和力,也许是过去的三十几年人生经历比较丰富。不论是媒体平台还是现实生活,经常就会有“慕名前来”的小伙伴提问或是求教。
刚遇到那些求助者,开始心理负担还挺重,怕自己能力、水平不够,耽误人家的事情或前程。不过,时间一长,便得心应手多了,成了专业“知心梅姐姐”。
去年,有位 90 后的男同事在我入职没几天,辞职离开公司,我们两人之间并没有什么交集。他离开的那天,和大家一起吃的午饭。临行前,他有些害羞地提出,能不能加我的微信,理由是:觉得我和其他人不一样,往后生活、工作上遇见什么困难想向我请教,希望我愿意帮助他。结果自然是答应了,我只是很诧异,这才短短几天,怎么就得到一个陌生小伙子的信任。
上个月,有个读者在简书上给我留言:梅姐姐,我是在浏览网页的时候看到你的文章的。关于你写的“梦想清单”的那一篇,然后我专门下载了简书来看你的文章。我毕业一年半,今年22,马上23了,来自一个95后的迷茫,想要改变自己,掌控生活,现在正在去上班的地铁上。留言最后还打了一个笑脸。
字里行间能感觉到这是个活泼可爱、想干就干的姑娘,能让人开怀一笑。不过,梅姐姐也不是什么魔法师,没办法帮她“改变自己”、“掌控生活”,只能由衷说一句:加油吧,姑娘。
因为梅姐姐下载一款APP,买下一本书,走上自考道路,甚至报考宁波大学的研究生......这两年时间,不知不觉中我影响了很多人,暗暗告诫自己今后要更加警言慎行。
上星期,也是一个从前的同事,晚上10点钟左右,突然给我发来微信,说自己遇到一些问题,想不明白。小姑娘长得很甜,再有半年就要结婚了。她没头没脑问我一句:“梅姐姐,女人是不是应该嫁给爱情?”我想了想,回答她:“在我看来,不论是嫁给爱情还是嫁给面包都是好的,不过也都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相应的代价。”
她就接着问:“梅姐姐,你是不是嫁给了爱情?”我回答说是。不过,我付出了一般女人难以接受的代价:状元老公在中科院读书的时候,我要出去打工赚奶粉钱,独自一人养孩子,还要承受来自亲朋好友的不解和嘲笑。选择爱情,大都要在经济上辛苦,不过这并不代表选择面包不需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或许是不能要求老公在精神生活上,和你琴瑟和鸣,非常匹配。
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小姑娘接着又抱怨:“我们家的七大姑八大姨,真的很烦,说这说那的。”我笑了笑,回答她:“对待七大姑八大姨这类物种,最好的态度就是表面顺从,实际当她们不存在就好了,不要让无谓的人影响到自己的生活。”最后,作为过来人,梅姐姐总结了一下:你现在纯属婚前的胡思乱想,这些个事放到三个月后就不再是任何问题了。
后来,小姑娘心满意足道了晚安,洗洗睡了,留下一句话:“梅姐姐,和你聊天感觉真奇妙。”其实,我也不知道奇妙在什么地方。
读者群的阿猫大姐,明年就 70 岁了,人到七十古来稀。别看大姐这个岁数,一天到晚可忙乎了:端午去社区包粽子,腊八去养老院施粥,平时有点空,就和我们一起在简书上写文章……
年初的时候,我在读者群开了一堂写作分享课。大姐听完之后,觉得很受用,就给我发信息:梅妹,我知道你平时很忙。如果你有空,能不能看看我写的文章,然后像你上课说的那样,一点一点帮我分析出来。我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你们写的一样好。
收到她的信息,我心中有种说不上来的感动,只回答了一个字:好。当时,就想到了著名演员陈道明,拍戏的时候,他经常一个人静静站在一个角落里,看着那些青年演员演戏,他说,“我的表演是带有时代痕迹的,我要学习青年人的演戏方式。”
后来,我抽空把大姐的作品都看了一遍,大都是叙事写实,抒发自己真实情感的文章。非常认真地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大姐连连道谢,我觉得愧不敢当。
昨晚,又有一个小姑娘在简书上给我留言,显得很伤心绝望。她说自己初中毕业,虽然现在工作还可以,却很自卑,哭也没有用,难过的想要去自杀……问我该怎么办?
遇到这样的小姑娘,梅姐姐要格外谨慎小心。考虑了整整一天,我回答她:“首先,你知道哭不能解决问题,就停止哭泣。初中毕业的人多了去了,难道各个都不活了!这个世界上有几十亿人,就有几十亿种活法。要么接受,要么改变,何必自怨自艾呢?”
后来,小姑娘的心情慢慢平和下来,梅姐姐心中也松了口气。
其实,做“知心梅姐姐”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不过既然坚持干了快两年了,只要大家伙不嫌弃,我也不介意接着干下去,努力做一个有宽度、有温度的梅姐姐,我们一路同行。
最后,祝大家元宵佳节快乐!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