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模已经过去,距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很多孩子这个时候表现出焦躁不安,一方面担心考前没有时间充分准备,一方面又觉得太受煎熬,巴不得考试提前到来。别人懈怠时你奋进,事半功倍,抓住最后这一个多月就是抓住了希望!我们一定要把最后的备考工作再做实做细。就语文而言,这个时候应该主抓的是识记类知识。所以我的第一条建议是:
一、夯实识记类知识,把看得见的分拿到手。
(一)名篇名句填空
根据记忆规律,这时候加强识记类知识于高考最有效。而我认为识记类知识中最能实实在在拿到手的分就是默写题,我们先看一下这个题型的特点和变化:
(所有的分析均以全国2卷为基础)
1.新课标名篇名句题出题范围始终框定在大纲规定的64篇中。
2.所考科目初高中均有涉及。
3.所考句子并不是选文中的醒目句子。
4.题型由上下句补充填空演变为理解性默写,并稳定下来。
以前这个题是要求再现的,背会默写会就可以。而近几年的理解性默写又提升了难度,需要理解后再填空。在最后一个月想必大部分同学都已经背会了文章,你要做的是结合注解把文章内容完全理解了。如果你真的把64篇完全理解掌握了,对于古诗文阅读帮助也很大,同时在作文中也可以灵活运用。
(二)成语熟语题。
识记类知识中2卷的成语题也应该在这个阶段进一步巩固。新课标2卷历年所涉及词语题特点及变化:
1.多年来所考基本以成语为主。很少出现如其他省市考题中的熟语、谚语以及实词,虚词。
2.所考成语都是常见的。偶尔没见过的基本都是正确的,错误的选项往往设在你认为正确的常用成语中。
3.所考成语需要在具体语境中仔细甄别,做出选择。
4.题型变化不断,四选一,近义成语辨析,六选三等。
但万变不离其宗,积累是硬道理。这个题要求再认即可,所以我建议在备考时:
1、广泛涉猎,留心生活中或者影视作品中出现的成语,随手翻阅成语字典查其所处语境是否恰当。(高三此刻有点晚!)
2、整理自己做过试卷和积累本中的成语,每天定量阅读。2013年考题中,“栉风沐雨”“ 侧目而视”这两个成语考前就在很多复习资料中出现过,在前期的模拟中相信几乎所有的考生都见过,但要保持记忆到高考时,必须在这一个月中对做过的成语题再做一个回顾。2016年的“筚路蓝缕”“安步当车”“苦心孤诣”等词也是复习中常见的。
3、总结成语题常见的陷阱。除了老师和参考书告诉你的,你可以有些自己的想法。
(三)文言实词的积累
现在高考,文言文成为制约语文拿高分的瓶颈,很多同学“望文言而生畏”,其实文言文差的主要原因是缺少阅读文言文的语感,另外就是实词积累不够。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只是基础,远远不能满足做文言文考题的要求,这就要求考生从高一开始养成积累文言实词的习惯,这样最后一个阶段只要按照识记类知识的特点,制度计划每天翻阅即可。如果起始年级没有做这件事情。最后一个月则可以总结高三一年做过的文言文试题,分类整理,边整理边识记。尤其是人物传记的规律总结。比如传记开头一般都交代籍贯,家世,(你很容易发现称谓后的词一般是人名,如《杜甫传》写道“父闲”是杜甫的父亲叫杜闲,而不要以为是父亲赋闲在家。结尾“子嗣业”也同理。)接着写少年早慧,人“奇之”“异之”“怪之”等(前一个字通常是意动用法,可以总结对人物评价类词汇);中间部分文官一般写做什么官,仕途和政绩(总结和官职任免有关的实词以及表示时间的词,如“寻”等);以及总结和皇帝相关联的词,如“疏”“ 罪己诏” 等; 臣子表达建议的词句等。能保证对文意有个大概的了解。
第一题断句题可以找标志词,看句式,也可以按照主谓宾来进行;第二题文化常识此时也积累了不少,你要做的的考前掌握扎实,做题时一定要细致,错误常常就设置在老师常带你总结的“科举”“六部”“官职任免”等知识点上,遇到陌生的知识,回归文章推断;第三个选择题可作为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参考,细心甄别,做出选择;翻译题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尤其是在翻译前自己对这句话的考点能做出判断,把涉及到考点的地方翻译扎实。
二、阅读鉴赏题,最后一个月训练认真审题,规范作答的能力,做到秒杀阅卷老师。
老师阅卷,很多时候不是不想一字一句看清楚,琢磨透再打分,但语文的试卷特点决定了不允许这样做,所以我们阅卷老师判改阅读鉴赏题的时候都是抓点赋分。这就要求最后一个月必须提高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的能力。
比如歌鉴赏都考了手法题,甲题问:“这首诗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简要分析。”乙题问:“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结合最后两句谈谈艺术效果。”甲题干已经给出了手法,只让分析,并有“多处”这样的字眼,分值又是6分,那么做出的答案自然就是分条列举三条以上对比即可。而这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并不难,但我们的得分却不如预计的高,原因就在于很多学生审题不清,或者没有规范答题意识,对于写什么样的答案并不清楚,找出一处对比展开作答,再完美的答案也超不过2分。
而乙题通过问题我们很容易判断:第一,这个题让写手法及效果,而由手法到效果中间必须有对手法的分析,否则说不清楚,所以这6分的分配是“手法+分析+效果”各2分。第二,明确表现手法的效果一般就是为怎样更好地表现情感服务的,所以效果那一条写情感,分析就要向“为什么是这种手法”“怎样表现情感”去靠拢。第三,诗歌鉴赏题情感的概括有背景要联系背景。
但是在阅卷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能读懂题,但答案写得丢三落四,不是少分析,就是不联系背景。错误不遗憾,遗憾的是有这样的语文思考能力却没有规范答题的能力,导致分数白白丢掉。而认真审题,规范答题是最后一个月可以解决的。
记住:高考大部分题答案都是有章可循的,要改变靠胡乱堆砌写得多拿分的侥幸心理。
第三,最后一个月不要忽视60分的作文题复习。
之所以把作文单独拿出来是因为我一度对作文的复习,没有一点办法。后来通过看名师的经验和权威的书刊以及向同事学习,逐渐有了一点自己不成熟的想法,想和大家分享。
1、作文立意:多年来新课标作文考题由新材料作文转向任务驱动型作文,。个人认为无论哪一种作文形式,命题者的意图并不想在立意方面难为考生,如果不是考生非要把准备好的一篇作文生拉硬扯地往考题上靠,思维正常的考生都可以扣材料立意。所以个人认为训练作文立意是作文教学的重点,而不是难点。在考前的一个月做强调反复揣摩一定能做到立意准确,尤其是任务驱动型作文。
2、作文素材。作文训练的重点也是难点是作文素材的积累。
作文素材:两手抓
一手抓经典素材的积累,腾出一只手来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我。
先说第二点吧,2011年“中国的变化”考蒙了好多人,而2013年“同学关系”又让很多同学在这个最熟悉最贴近生活的话题中无法写出高质量的文章。2016年干脆就“语文学习”做起了文章。因为在考前的训练中可能忽略了这些生活化素材的积累。所以个人建议:在考前一个月利用边角料时间读一些生活化或者时事类小文章就很有必要,但一定要精选细读,最好加一些技巧写成小段落,不断练笔。
对于经典素材的积累,很多同学以前喜欢爱迪生和居里夫人,张海迪,近年喜欢李白和司马迁等,万能的爱迪生什么作文都能用上,不是不准确而是太没新意了,严重显示出该生的文学积淀不够。给我的启示是:爱迪生能“万能”,其他人也可以“万能”,为什么我们不找一些典型的人物小传,通过多侧面剖析一个人来论证不同的观点呢。比如2007年的《读者》上有一篇文章——《优雅的独行者》,介绍印度科学家钱德拉塞卡,这篇短文章从不同角度可以论证好多观点,事例又新颖,用他做论据绝对是加分因素。
3、规范作文,不仅是字迹工整,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等,还应该强调文体规范,不要写成四不像,观点醒目,层次清晰,能够秒杀阅卷老师。比如可以尝试用“七段作文法” 来构思文章。
当然跟着教师安排刷题也是必要的,尤其是模拟考试更要重视,通过反复训练掌握自己答题的最佳节奏,把时间掌控好。总之,最后一个阶段一定要努力识记必考内容,认真分析做过试卷的薄弱环节,查漏补缺,提高秒杀意识,养成规范答题的好习惯,为高考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