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好吃的菜是妈妈做的味道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妈妈做的饭菜
吃在嘴里
甜在心头
记得美食大家蔡澜先生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好吃的菜是妈妈做的菜。诚如,汤东谷语人曰:“学者须居中等屋,服下等衣,食上等食”。皆故民以食为天也。
春节,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回避的期待。“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在旧的一年里,不管经历过成功的喜悦、失落的徬徨、困苦的煎熬、还是无耐的退守,这都已经不重要了,这一切都可以在旧历新年的来临一去不复返了。就好象是一个打游戏的关口一样,过了新年,又是满血复活,重新可以开始拼杀了。
家在中国,过年的吃必定是很讲究的一件事情。从大年初一到元宵佳节,一共有十五天,只有到了元宵节吃过汤圆,这个年才算是踏踏实实地过完了。所以,过年每一天吃什么都是很有讲究的,讲求的是每天吃不同样的菜点,意寓万象更新。
具体的吃法寓意,且听我一一道来:
初一:年糕,取“年年新高”之寓意,南北皆食。但是南北方的年糕却不尽相同,北方的年糕四时皆有分为江米面和黄米面的,黄米面以产自山西的最优,也叫糜子面。南方的年糕用糯米泡软,上笼蒸熟后,放入石臼中擂成糕状,成品有圆型的也有长条型的,江南水乡的蟹黄炒年糕,是一道让人年年不忘的美食记忆!
初二:馄饨,取其开初之意,也有说馄饨如元宝,老北京习俗,初二当天早晨的家宴必须是馄饨,也叫元宝汤。最难忘的是香港的馄饨,里面包着两粒弹牙的虾仁,汤头是用猪筒骨,虾子,大地鱼,瑶柱等熬制三小时以上而成的汤头,上桌前,再加几粒葱白段。天,这一碗,够游子满满的思乡之情了!
初三:八宝饭,相传源于武王伐纣时的庆功宴会,庖人应景而做八宝饭庆贺。八宝象征有功的八士,如此传下来,此点心应该有千年的历史了。现在改良版的八宝饭用糯米,红枣,红豆沙,葡萄干、枸杞等八种不同的果品,配以猪油拌合,装小碗中上笼蒸,吃的时候,再把碗里的八宝饭倒扣在小盘上,婉如一座小山一样的香甜八宝饭,好吃得,想再来三份打包!
初四:春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北方也称为“春饼”。据传在东晋时代就有,那时叫“春盘”。当时人们每到立春这一天,就将面粉制成的薄饼摊在盘中,加上精美蔬菜食用,故称“春盘”。现在春卷被改良成用干面皮包馅心,经煎、炸而成。新春佳节吃春卷,意寓喜迎新春的意寓。
初五:饺子,初五吃饺子,好运一辈子。饺子状如元宝,一盘盘端上桌,有如端着一盘盘的元宝上桌,意寓新年大发。另有一说,张仲景发明了“祛寒娇耳汤”给贫苦的人们治冻伤,所以人们吃饺子暖身暖耳,寒节食用,一年大发!
初六:面条,起源于中国,据说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最简单的一碗阳春面,清爽的面条上,点缀绿绿的青葱,加几粒虾仁,再就一勺金不换的四川香辣酱,好吃得可以把碗都吞下去。面条,意寓长长久久,面面俱到,生活圆圆满满。妈,给我再来点醋,谢谢。
初七:艾窝窝,艾叶,是一味很好的中草药,有去湿,除秽的功效,现如今,人们取艾草折把,挂于门头,有避邪的作用,是一味药食皆可的良品。取鲜嫩的艾叶,揉碎取汁,拌入糯米粉中,团成窝窝头状,上蒸笼蒸熟,即成。可在窝头上点缀一粒新疆大枣,意寓新年生活甜美,平平安安!
初八:粽子,最早记载于《风士记》起源于汉族间,相传与纪念古代诗人屈原投江有关,为端午节应节之物。在新春佳节吃棕子也是各地的风俗之一,这有什么关系呢,谁叫它这么好吃呢!新春佳节吃棕子,意寓:重情重意,父母恩重如山!
初九:山楂糕,取上好山楂果,绞汁,配以白糖,桂花,琼脂,凝结成脂状。其味甘甜微酸,新春佳节,饱食肥腻,这时配以山楂糕,清爽适口,消积化食,是过年时节老少咸宜的美食佳点。
初十:芋圆,一想到芋圆,我就想在前面加个九份,可能是台湾九份芋圆吃多了的缘故吧。以荔浦香芋蒸熟后压成泥状,加上地瓜粉及纯净水拌匀成小团,放入沸水中煮至浮起捞出即成芋圆。不仅有团团圆圆之寓意,芋头松软易消化,富含粗纤维,碱性健康食品,不失为新年消食解腻的一味好点心,更有新年顺心顺意这寓意。
初十一:松糕,传统的松糕一般为婚礼、生日时的伴手礼,用细细的糯米,一层一层地散在塑好型的蒸桶里,最上层,裹上一层厚厚的红糖,红白相间,十分喜庆。过年吃松糕也是最适合不过的点心了,意寓松鹤延年,步步高升。
初十二:碗豆黄,一看到这个点心,我就想起了那个骄奢淫欲的西宫皇太后老佛爷,如今昔日堂前燕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碗豆以张家口出产的花碗豆最好,碗豆黄相传为宫廷细点,吃的时候还点缀以金糕,红黄相间,色泽浅黄、细腻、纯净、通透、入口即化,味道香甜软糯,清心爽滑。碗豆黄为什么要加一个黄字,我想应该是寓意飞煌腾达吧。
初十三:包子,起源于哪朝哪代,如今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一定要好吃。面皮要劲道弹牙,内馅才是味道的精华,有蟹粉的,灌汤的,粉丝的,芋泥的,白菜的,品种丰欠由人。这种大众化的点心,从南到北一年到头都可以食用。新年,蒸一笼包子,意寓蒸蒸日上,是最贴合中国人新年胃口的食物了。
初十四:猪油年糕,将红豆煮烂带适量的汤,拌入磨得细细的糯米粉,盘中涂上油,倒入揉好的糯米糊,刮平后上笼蒸熟,待冷却后切成小块,再在上面放点糖桂花即成。红的是豆,黄的是桂花,白的是盘面,却有一种平实的喜悦。
初十五:元宵,正月十五闹元宵,将除夕开始延续的春景雅致推向了另一个高潮,元宵节之夜,看花灯,舞龙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传的习俗。
洋洋洒洒,初一到十五,年年岁岁,四季更叠。数人间的美味,还是妈妈做的菜味道最好!
如果觉得文章写得可以,记得加关注和转发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