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说,现在年味淡了。怎么就淡了呢?在我看来,是缺少仪式感。以前,是很有仪式感的。
以前啊,刚进腊月,各家就开始置办年货、打扫卫生了。集市上的小商贩,也开始卖红灯笼、鞭炮、对联、福字和“萝卜钱”,鸡鸭鱼肉仿佛也比平时见的多了。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好不热闹。小年的时候,听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闻到硝烟的味道,便觉得新年来了。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年味就是硝烟味。现在禁止燃放鞭炮,对我而言,自然少了不少年味。临近年关,游子也都归家了,帮着家里大扫除,踩着凳子擦窗户,打扫平时打扫不到的地方,窗明几净,迎接新年。我家都是等我回来一家人一起去买春联和鞭炮的,我每年都说:“等我练好了字,就不用买春联啦,买几张红纸,回去我写春联!”这时爸爸总会笑骂道:“就你那鬼画符?我和你妈就等着了,看你什么时候能写春联。”最开心的还是买鞭炮,和爸爸一起买好大年初一放的大鞭炮,我就开心的挑我放的小鞭炮,有那种一摔就响的,有拿手里的,有跟烟花一样好看的,还有直直往天上跑的。回到家我就找个装牛奶的箱子,把鞭炮整整齐齐的放进去,再找个地方把箱子放好。经常是这样,年底还没到大年初一,就能听到鞭炮声,好几次我都想提前放一两个小鞭炮先过过瘾,但都忍住了,一定要等过年的时候再放。还有新衣服,提前好久就买好了,大年三十晚上和爸爸妈妈包完水饺,折完元宝,睡觉前把新衣服整整齐齐的放在整头旁边,包括明天穿的袜子,然后满心欢喜的进入梦乡,一定要大年初一才穿新衣服,也不知道这是哪里来的执着。大年初一,天还没亮的时候大家就都起床放鞭炮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新年的鞭炮就是我放了,我点着鞭炮头也不回就往屋里跑,赶紧捂住耳朵,有时候没点着就跑回屋了,就再去点一次。放完鞭炮妈妈就在院子里摆上桌子,摆上香和水饺,就开始烧纸,一边烧一边还念叨着神仙保佑,火光照亮了整个院子,星星点点的往天上飘,爸爸妈妈说这是神仙拿着钱走了,有时火光会跑到我身上,爸爸妈妈就说这是神仙很喜欢我,天还有点黑,火光又很大,再加上妈妈的念叨,我总觉得这是在进行某种神秘的仪式。接下来就是走亲访友,因为大家都相识,平时不管打不打交道走在路上见了人就要喊一句“过年好!”,就这样热热闹闹的一直到正月十五。
其实,过年最重要的,莫过于忙碌了一年,终于等到过年和家人一起吃饭,一起谈天说地,一起虚度光阴了。这便是最浓的年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