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小码王工作的时候,周围同事还没认全呢,就听到了各种有关王洋老师的传奇故事。消息来源主要是我们的办公室资深暖男郭大侠与灵魂画手甜甜。
首先发言的是郭大侠:“你知道吗?王洋老师家儿子超级牛。去参加英国惠林顿公学的编程训练营,第一天去当学生,第二天去当助教,第三天就当老师了。”
“好厉害啊”我由衷地赞叹。
见我一脸没见过世面的样子,郭大侠又道“北京排名前三的学校直接特招他去的,人家都没去,自己考上了世青国际学校。”
“世青啊,我知道的,那里的孩子基本就是奔着美国的常春藤名校去的,超级难考。”我说。
“可是人家王洋老师家的孩子,是被世青任命做正式的编程社团课老师的,而且来上他的课的同学都是爆满的,学校总人数63个人,有30个人来上他的课,并且是整学期的课,内容由他自己准备。”郭大侠赞叹道。
精英中的精英,我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表达羡慕嫉妒之情了。
接下来到了甜甜发挥的时间了:“这不算什么,人家画画得过香港大中华区艺术节的冠军,围棋打到二段,还是魔方高手,击剑比赛也拿了很多奖。”
额……怎么可以优秀成这样。我家娃参加市里唱歌比赛拿了个奖这种事,我决定再也不要拿出来说了。
王洋老师是教编程的老师,他的孩子编程能力很强,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但艺术体育样样都好,我真的就很好奇了,怎么做到的呢?
后来,我利用职务之便,各种厚脸皮求教(主要是为了自家娃),大致了解了这位传奇爸爸的育儿心法。我把这父子俩的故事从头讲讲。
初次见到王洋老师,感觉公司网站上那张宣传硬照真是照(皂)片(骗)啊。他本人没有照片上看起来那么正儿八经学者范,而是一个操着东北普通话,讲话手舞足蹈,聊天贼拉逗笑的中年不油腻男。一说到教育,就能从新生儿聊到大学生,从皮亚杰聊到奥巴马,从田间地头聊到跨国公司,理论加实践滔滔不绝。别人家教育专家都是金口难开,我们这位是生怕他说的你没听懂,反复找角度,让你更懂你家孩子的当前状况。
其实,王洋老师以前是知名IT企业CTO,还是国家软件出口中心首席IT教育专家,桃李遍及北大清华及各大985、211大学,著有业内畅销书《Java就该这样学》,他首创的“基于学生认知曲线的项目驱动教学法”,深刻改变了中国的编程教学研究,他本人更是深受各大高校及培训机构的追捧,妥妥的教育专家。
但是正值事业上升期的时候,他因为儿子的出生,选择了辞职做全职奶爸,并且一做就是5年。
我问他:“你当初是怎么想的,不工作,会不会担心自己之前在职场的积累都会作废?”
王洋老师笑笑说:“我妈说,我10岁的时候她们问我长大想干什么,我说,我想生一个孩子,陪他长大。当时他们都觉得我特别没志气。
我认为有些事是人生必须发生的,只有这样,我才觉得不会后悔。工作可以从头再来,但孩子的成长,错过了就回不去了。这之间的取舍,就要看是怎么排优先级了。
但是我也没觉得事业受影响,带孩子的5年里,我又考了一个蒙氏认证,相当于我自修了一个大学。”
我又问:“你觉得你家瑞是天才少年吗?”
他说:“不是,他只是个普通小孩。我做了那么多年老师,见过很多天才,瑞绝对不是那种孩子,他只是自律,并且勤奋”
“自律和勤奋,太难了,别说孩子,我们大人都做不到。而且自律和勤奋这种事,不是人的意志能完全控制的,他是怎么做到的,天生的吗?”我不解。
“我给你举几个例子啊。瑞的幼儿园离我家只有走路3分钟距离,但每次我去接他,我们都要在路上花1个多小时。怎么走的呢?
他一会儿正着走,一会儿倒着走,一会儿看见蚂蚁窝过去看会儿,一会去路边捡石头摆造型,每天都有不同的花样。我不催他,就这么陪着他,天天如此。因为我知道孩子的成长有他自己的节奏,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周围的世界,我尊重他的感受,按照他的节奏和认知模式来。
瑞6岁的时候就会做饭了,包饺子从和面、擀皮、拌馅都他自己来。8岁的时候就能做像清蒸鱼这种复杂一点的菜了。为什么他会呢?是因为我们从小就让他自由得使用刀和剪子,不是那种安全刀,就是我们大人用的普通的刀。你别觉得让孩子用刀有多危险。我从没见过孩子用刀把自己割伤,被伤到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因为大人不让用,但又把刀放在了孩子使使劲就能够到的地方,孩子在够的过程中拿不稳,才把自己伤了。
他2岁的时候,要玩奶奶盆里的面,我就让奶奶揪一块给他随便玩。我给机会让他到真实的厨房里玩做饭,他才有机会练习。做饭这个事,也是个系统工程,从买菜到洗、切、烧,先放什么后放什么,中间要控制火候和时间,前后顺序他都可以自己安排控制,我不给建议和评价。
他每完成一件事,会在他自己小小的内心里生成一个确定性的反馈。他自己可以控制自己想做的事,他的成就感不来自于他律,而是自律,自律的品格才会慢慢养成。而勤奋这件事,就像乔布斯对着PPT排练100遍也不嫌累一样,如果是他想要的,再怎么花时间和精力,他也喜欢。”
“我懂了,就是给自由。如果他不喜欢了,就真的任由他放弃吗?”
王洋老师深吸一口气,答道:“这样的事,我们经历过不止一次。瑞的围棋学到二段以后,他就不想学了。你可能不太了解,学到他这个份上,只要熬时间,到5段几乎是没悬念的事。而围棋5段选手,考清华是可以减50分的。我也纠结了几天,最后还是尊重了他的意见。并且赞赏了他愿意把这件事直接表达出来的行为。
还有他踢足球,本来他已经踢进了一个特别牛的足球队,那个队的教练是前巴基斯坦国家队的教练,也特别看好他。好好踢下去,也是会有成绩的。但他不想踢了,我也没反对。”
我听懂了叹气背后的潜台词,给孩子充分的自由,不以成年人利益得失的视角去干涉他,让他找到自己真正所爱,并因为兴趣一直自律的,勤奋地进行学习,需要父母付出的,是更加宽广而深沉的爱。
最后,也是我最关心的,我问他:“瑞的编程是你手把手教的吗?”
他说:“不是,我没教过他编程,他学编程是因为他知道我会编程,他想把我给灭了。哈哈。”说着笑起来,“他自己找资料和教材,自己学的,有时候会找我讨论一下而已。包括他现在在学校里当编程课老师,也是因为他想在讲课方面,也把我给灭了。”
真是大跌眼镜,著名编程教育专家居然没教过自己的孩子。有时候,不教比教还要难。
教很容易,按照经验讲解就好了;而不教,是要压抑住自己的表达欲望,激发孩子自我探索的兴趣。我也就明白了,他在历次小码王讲师培训的会议上,讲得最多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在教育过程中,是否能推动构建儿童的自律性品质,是否能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激发创造力,哪个环节对哪个项目提供了帮助,是否还有更好的做法。
结语
我想,10岁时的愿望可能就是他人生的隐喻,他这个人身体里流淌着对教育特别强烈的渴望,他对成就别人这件事,有着异于常人的执着。后来,我还了解到一件事。他在当大学老师的时候,班里有个学生因为被冤枉在超市里偷东西,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他就停了一周课,放下手里所有的事情去陪伴他走出阴影。为此,他还受到了学校的处分。不仅仅是对自己的骨肉,对他所有的学生,他都愿意付上代价。
爱与自由,就是他的教育心法,因为爱,不断地学习并调整自己的姿势,适应孩子的成长;也因为爱,给孩子充分的自由,不控制,不干涉,让他遵从自己的内心成长,做自己生命的主人。由此,我想到了纪伯伦那首著名的诗:
你的孩子,
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
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