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月云
(一)
2006年春,一天上午11点左右,姨妈正在会议室里给医大实习医生讲课,下级医师急匆匆地来到会议室找姨妈,说:“主任,导诊护士用轮椅推来一个濒临死亡的孩子,请您快去看看!”
姨妈立即停止讲课,带领实习医生一起来到患儿面前。
患儿小海,10周岁,男孩,呼吸急促,不断地呻吟,口唇发绀(蓝紫色)。
孩子的爸爸说:“上午10点多,孩子的班主任老师给我打电话,说下课时小海在操场上跳绳,突然倒在地上,起不来了,说胸痛,上不来气。老师让我马上到你们医院来,他和另一位老师一起打车送孩子来医院,我和他们同时到了。导诊护士帮我们推来一把轮椅,然后带我们推着孩子直接到儿科病房来了。”
他接着说:“我儿子平时身体很好,很少生病,从没得过肺病,怎么一下子就上不来气了?”
姨妈马上给孩子进行肺部听诊,发现右肺没有呼吸音,右胸叩诊为鼓音。姨妈说:“孩子患的是原发性自发性张力性气胸。”
姨妈让下级医师马上联系胸外科,说明情况,请胸外科医生马上来急救。然后给放射科打电话,请他们马上来拍床旁胸片。
放射科医生很快过来给孩子拍了胸片。
不一会儿,胸外科主任带领下级医师带着胸穿包来到儿科病房,胸外科主任对病儿进行物理检查后说:“你们的诊断完全正确,幸亏你们及时做出正确判断,如果延误,相当危险。”
这时,放射科打来电话,说胸片已传入儿科电脑,是右侧张力性气胸。姨妈打开电脑查看,胸片显示右肺已完全被压缩到肺门,形成了一个团块状阴影,纵膈明显向左移位。(注:纵膈指的是左右纵膈胸膜及其间所夹的器官和组织的总称。)
患儿在氧气吸入下,被胸外科医生迅速推到胸外科病房,进入了治疗室,立即进行局部常规消毒,胸膜腔穿刺,气体立刻从胸膜腔往外排出。小海的状态顿时好了许多,呼吸逐渐平稳下来。接着置管,闭式引流。
治疗3天后,不再有气体排出,脏层胸膜及肺的破裂处已愈合,拔掉了引流管。
十几天后小海痊愈出院了。出院前胸外科医生向小海的父母详细交待了回家后的注意事项。
孩子的父母万分感谢,给医院写了一封诚挚的感谢信,信上说:“感谢贵院培养出这么多德才兼备的好医生,危急之下,各科室医生团结一心,精诚合作,用最短的时间把我们的孩子从生死线上夺了回来。”
(二)
自发性张力性气胸是脏层胸膜破裂,口呈单向活瓣,吸气时空气进入胸膜腔内,呼气时进入胸膜腔内的积气不能呼出,致使胸膜腔内积气越来越多,内压持续升高,压迫腔静脉使之回流障碍,同时也影响心脏输出功能,是死亡率很高的胸外科急症。
像患儿小海这样平素身体健康,无肺部疾病,突然发生气胸的病例,往往是脏层胸膜局部有先天性发育缺损、很薄,在剧烈运动时,由于深呼吸,肺内压力增高,导致缺损处脏层胸膜破裂,即原发性自发性张力性气胸。此类情况很少见,但非常危险,如没有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
自发性张力性气胸,往往表现为突然胸痛,呼吸困难。物理检查,患侧肺部听诊呼吸音消失,胸部叩诊为鼓音。由于胸膜腔内持续性压力增高,循环和呼吸功能出现障碍,常常需无影像检查的情况下,急诊穿刺放气,置管引流。
(三)
以此病儿为例,姨妈组织科内进行了一次病例讨论,大家做了充分准备,在会上积极发言,并说:“再遇到自发性张力性气胸,我们也能迅速做出诊断。”
在会上姨妈强调: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必须不断学习,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基本功,这样遇到少见、疑难、危重的病例才不会误诊。哪怕有的病例可能一生只遇到一次,也能迅速作出诊断。患者把生命托付给了我们,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积极认真负责地救治每一位病人。
(四)
姨妈从事了四十多年医疗工作,不知将多少孩子从死神手里争分夺秒地抢了回来,也不知给多少个家庭重新带去了健康和希望。现在,已经退休的姨妈和我成立了一个组合,我们一起将她这些年来临床工作积累的宝贵经验整理出来,形成“医院故事”系列科普文章,在网上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如果您读了这些文章后,有所收获,烦请分享给更多的朋友,感谢您的公益之心。
健康的路很长,我们一起探索。
附注:胸膜(pleura)是衬覆于胸壁内面,膈上面和肺表面的一层浆膜,可分为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两部分。覆盖于肺表面的称脏层胸膜(visceral pleura),不仅附于肺表面,而且伸入肺叶间裂内。壁层胸膜(parietal pleura)贴附于胸壁内面、膈上面和纵膈表面。脏胸膜和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移行处两层胸膜重叠形成三角形皱襞称肺韧带,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之间是一个封闭狭窄、呈负压的腔隙,即胸膜腔(pleural cavity),实际上是潜在的腔隙,间隙内仅有少量的浆液,可减少摩擦。由于左右二浆膜囊是独立的,故左右胸膜腔互不相通。胸膜腔内的压力,不论吸气或呼气时,总是低于外界大气压,故称负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