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级历史文化学院 段茹艺 18254869104
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可被概括为近代中国由器物走向制度再到文化的探索,这一在中学课程中已被当做定论的归纳,读完此文,才知道原来早被历史上的有志之士总结多次,并且不断发展和完善,才变成了今日课本上的解释。庞朴在1986年写此文,核心观点即为“中国近代所发生的中西文化冲突,无异于文化结构的展开”,即从外层的“物”到中层的“心物结合”最终到达核心层“心”。
庞朴在文中首先论述陈独秀和梁启超的总结,陈独秀虽忽略了中国文化自身发展的努力,但已有了很大进步,从以往认为学习西方是“文明的退化三阶段”的价值判断转为“不断觉悟的前进”,梁启超更进一步,将近代的变迁扩展至五十年。庞朴认为,这三阶段的变化在中国文化自己的记录里,是无比的。历史循着自己的逻辑,如文化三结构一样依次展开。龚自珍、洪秀全没有找到历史的脉络,因此相继碰壁,而洋务运动正符合了“异质文化接触始于物质”的规律,持家的“主妇们”和操持国家大事者,毫不犹豫地跨向了另一种文明。然而洋务人士仍视伦常名教为根本,坚持着本末之辨。甲午之变后,郑观应等人“洞见本源”,然而这一步却触及着统治阶层的利益,最需变革的物质生产者没能变革,反而是物质享受者来进行自我维新式的“中体西用”,与此一致的还有“西学中源说”、“托古改制”,而这些“不彻底的神情”预示了维新变法的必然失败,于是,历史的逻辑迎来了辛亥革命,从而完成了变革制度层面的使命,向更深层次寻求文化现代化的任务迈进。之后五四精神“冲决网罗”,“同一切传统彻底的分裂”,完成了最终划时代的“心”层次的转变。接着,庞朴论述了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无法区分高下,指出五四时代未能看到文化的民族性,东西文化论战始终未能解决,“留下了未能解决的课题”。
对于中国近代文化史的分期,学界有着不同意见。有学者认为思想文化的变革始终贯穿着近代文化的发展历程,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时期,思想文化的变革也相当明显,不应机械的认为思想是按照顺序排在器物与制度之后,龚书铎在《近代中国文化结构的变化》一文中认为,文化结构的变化,从横向上看,包括构成、内在结构、部门结构的变化,从纵向上看,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带中体西用的演变”此后资产阶级新文化发展成一个较完备的体系。因此龚文将近代文化史分为了1840-1895,1895-1919两个阶段,此观点与庞文的三阶段观点为现在中国近代文化史分期的主要观点。
“喧嚣一时的政治风云,很快便从记忆中漾去,沉淀下来的只是文化类型而已。” 阅读这篇文章,感受到庞朴的呼吁,即希望青年学者把研究的视角提高,从太空俯瞰蕞尔小球一般看待近代中国的历史历程与文化变迁史,将镜头推向文化的变迁,进而使我们当下的实践与研究更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