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盘古化清气,混沌始开,三皇五帝齐登台,便有许多的故事流淌在历史的林荫下,累代流传,至今亦有所闻。自那时起,对故事的喜爱便已深深烙进华夏人的骨血,无法割舍。自古的茶楼酒馆小舍,莫不因故事而增色,至今的多元媒体花样平台,亦与故事难舍难分。故事已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人间烟火气的象征。读故事品故事也变成了人们的本能,是人们精神繁荣的恒定动力,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精神力量。
故事,是个人品格与情感的倒影。正如莎士比亚言“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此言得之,古之皆然。
至于“铁杵磨针”“屈原苦读”“孟母三迁”,诸如此类的故事数不胜数而大多家喻户晓,我们或多或少可从中探取到一丝人生真谛。世间故事也大多如此。
是故,故事是人生哲理的写照。
自《尚书》出世,华夏文化步入有“书”的台阶,诸多历史故事在此基础上生长,发展出别样的创作风格与手法。自唐以来,诗仙的故事闻名大江南北,以诗记史又有杜甫之辈横空而出,至于宋词则更灵动活泼,给人以音乐的听感,元曲回转九肠,让《窦娥冤》响彻世界。至若明清之世,而又有小说之类荣登故事舞台,开创新篇。中华文化便由此复焙又复焙,似红茶,历久弥新而更加清芬。
是故,故事是时代文化活的灵魂。
诸君且在看那古今荡气回肠的故事,从“荆卿刺秦王”中,我们看到对“三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深刻诠释;“岳飞抗金”及其爱国者的热血与愤懑;“完璧归赵”展示了智慧与家国责任担当……如此类,不胜枚举。由此可观,古人身上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如不涸枯的泉,似明灯三千,温润后人贫瘠的心田,指引后人昏暗的前行之路。
而今之盛世,亦有不少可圈可点的故事。君可闻,钟南山“巍巍南山骨 拳拳济世情”勇战于抗疫前线;毛相林“绝壁开山路”,争做“当代愚公”,奉献己身在乡村振兴前沿;而又有谢军以北斗在航天路里牧星辰、次仁旦达登顶珠峰做“人间清道夫”……
不畏风雨有多长,路途有多泥泞,总有人在为我们默默负重前行,才得后方之我们片刻岁月静好。戍边战士肖思远之辈“为守山河一寸土,尝以鲜血染平芜”。千年冻土、四季长风,在这钢钎打不尽的土地上,他们用军人的血性和使命担当深深扎根,让国旗与此高高飘扬。红旗招展,长风万里,晴空朗日,乾坤之下,我们永不忘他们的风采。
这是今者之故事华章,是泱泱大国之风貌,亦是今人之幸也。
是故,故事是时代精神的积淀,永远凝聚着华夏人的灵魂。
故事是有力量的,它让我们热血而激昂;故事是有回音的,会有千千万万的人做它的知音;故事是有智慧的,让我们启迪人生,以更好的面貌去迎接明日之朝阳。
生于斯,发于斯,而感于斯,是我华夏人也。华夏故事孕养了风采惊世的华夏人,而作为华夏学子,我们更应当从这片精神沃土汲取力量,打造通往新时代的航标,书写属于个人的时代的华章。
时代风起浪涌,我们踏浪前行——诸君,且听这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