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清早出门,已了无寒意,有时的风还能让人感到“和煦”,温暖中透着一丝清冷,令人清醒又不至于寒噤满身。
比起居于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我更倾心将“雨水”视为春天伊始的标志。这天之后,春水初生,春林初盛,十里春风,拂苏万物。真是个让人欢欣鼓舞的节气。
冬天使我手脚冰冷,想要冬眠。北方的霾,总是遮天蔽日,生生不息的一眼望不到尽头,寒冷也常使年迈的人等不到春天,给人莫名的沮丧。
北方大地荒凉而萧索,隆冬的炮仗,哑响了两三秒,火药的硫磺味掺进帝都的老霾里,憋仄的肺叶中满是生石灰的粉尘,和血液体液化学反应,发热起火。这让我宛若石膏铸成的断头维纳斯,无论如何也没有元气满满的少女感。
而这几天,我感到自己明显勤快了些(笑)。我将这归功于雨水这一节气,“雨水过后,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春天。雨水也是一个能够转移人心的节气。雨水后,春风拂面,冰雪融化,湿润的空气、温和的阳光和潇潇细雨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
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我想,即便下雨,此时也无法使我联想到“愁雨”或“苦雨”。它当是带着轻快的脆响,一滴一滴地砸落下来,氤氲着阳光与浮尘,化了地面上薄薄的白霜。
依稀记得,大一的这个时候,我大概“浪荡”在南锣鼓巷。那个时候真好啊,只是有闲没钱,现在依然没钱(笑)。我喜欢走路,一个人漫无目的的走,无论开心或难过,一直走,心里就畅快。那个时候,走在南锣鼓巷的巷子里,人不很多,拍照还不用踮起脚来迅速抓拍。两边尽是风格迥异的精品店铺,主题无外乎老北京记忆,其中尤以“無语”那种文艺小店居多,我当时还倍感新奇。
后来,我在杭州、苏州等地的旅游区也见过不少。全国各地的景区大多相似,稍有人气的街巷都靠这些撑起场面。哪怕是在北方,即便没有吴侬软语、橹声欸乃的古镇腔调,也有随处可见的文艺小店沉浮在城市的茫茫夜色里,成为柏油马路上一抹诗意的存在。
正如自己心水的东西,似乎小众方显得独一无二,一旦成为爆款,便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之后我便不再沉迷于搜集这些大同小异的工艺品,明信片压在箱底,收信人不详。
二月份的北京,乍暖还寒,树还没有抽芽,光秃秃的枝干,横冲直撞的划破云天。我偶然间抬起头,看见一大撮氢气球上了天,挂在树上不能动弹。一看就不是给熊孩子的,小孩儿难道不是就给买一只?
刚上大学时,认为如果没有高数,再有更多的冰激凌和香肠,以及一个愿意陪我周游世界的人就是最好的生活。而今,距离毕业8个月了,虽没有大富大贵到可以环游世界,但总算不用再学高数,冰激凌和香肠总是买得起的,去哪都想带着人,现在就在我旁边玩战地1~(摊手)
今日雨水,愿你有麦青青于野,有人在你心头。
在北京的一些瞬间
1
从南锣鼓巷去什刹海的路上,看见弹吉他的街头歌手,唱许巍的《故乡》,是噜猪猪喜欢的一首歌。在琴箱里放下一张零钱,开心的手拉手跑远了。
2
晚上逛完三联出来,遇到喝醉的酒鬼,撒腿跑进马路对面的7-11,刚好有自己喜欢的一款打底裤,300D,加压瘦小腿的那种(摊手)
3
在角楼附近买了瓷瓶的老北京酸奶和肘子夹火烧,走路去人艺看《燃烧的梵高》。火烧吃完了,酸奶不让带进去,寄存在前台。看完出来忘了拿,至今心痛。
4
大半夜找一家青旅,在炮局胡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