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写书评,但又苦于不能把书评写得既有深度又能绕有趣味,所以,读书很好,书评很难。怎样把写书评写好,一时又找不到心得,虽然我的书评数量已达三位数。
何帆的这本书,我看得更多的是如何写好书评,这似乎对我意义更大。正如作者所说,开篇的几篇笔触较为散慢,从某一篇开始,就变得轻松,阅读不知不觉进入情境。几篇下来,也渐渐找到规律,文章都是由一个细节或故事入手,由此展开论述。这个察觉在某一篇里果然得到印证,作者直言,这种风格被称作“华尔街日报体”,写作效果很好,但写起来并不难。
在写这篇书评之前,我也曾想尝试这种方式,但总不得要领。作者说,故事或细节有如骨头,引逗小狗或其主人。可要开始写作,就遇到了问题,满篇的文字与细节,怎样找到能引起小狗兴趣的骨头,这是一个问题。所以,细节遍地,骨头难寻。
何帆在写作中,总能敏锐找到一个能引起读者兴趣的点,一开篇就让人兴趣盎然。所以,虽然这本书评论的大多是经济著作,但却不觉得陌生和深奥,因为作者把书评写得不像书评。我看到的最多的书评样式是,由一本书引开到另一本书,或更多的书,这些书的关系,是书评作者构建的若有若无细弱游丝般的线,需要读者细细品读,但如果没有相关阅读的背景,会徒增理解的难度,要想找到那线,则难上加难。
我也曾陷入恐慌,究竟如何写好一篇书评。但我又不肯屈服于这样一种书评,满篇的文字,如果作者不说这是某某的书评,你可能会以为就是一篇普通的散文。这样的书评,抛开了书,是书评作者的直抒胸臆。在我看来,这样的书评,与书无任何关联。
何帆让我见识到了原来书评可以这样写。何帆写书评,是把书的内容揉碎之后再重新组织成一个新的故事,这样的好处是——不管你读没读过这本书,都对书的内容有所了解,如果感兴趣,可以找来原著读一下,如果止步于此,也无碍大雅。这样写书评,有一个前提,书必须得读过,而要做好标记,这样才能杂取种种,成为一个新的文本。何帆也在书的后面坦言,有读者说他大半摘抄了书的内容,根本就是读书笔记。写过书评的人都知道,读过一本书后,把书的内容用自我的语言叙述出来,内容不能与原著相悖,但又不能与原著相仿,这项工作并不是想象般简单。
要做到这样,首先要熟读原著,其次还要有自己的见解,如此这样才有可能完成一篇书评。所以看似简单的“华尔街日报体”也不如看起来的简单。
何帆在论述起深奥的经济原理时,总能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随手举一例:“经济学家习惯在路灯下寻找自己的车钥匙,因为只有路灯下才有亮光,哪怕他的钥匙其实是落在车库了,经济家学也不会想去车库里找”。你看,说得多精彩,寥寥数笔,就把经济学家的顽固、自以为是跃然纸上。当然,此处的暗喻是就事论事,并不是一个固有的经济学家形象。
更让人称道的是,整部写书评的书,所有文章内部都没有出现过被评的书的名字及作者,通篇都是撇开了原著,直到最后的备注,告之读者这篇文章取裁于哪里。
在这篇书评里,我尽量不去提作者及书名,虽然是尽量却仍然提了又提。
这本书不管是内容,还是文笔,都值得读了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