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才抵达郑州朗悦慧外国语中学,但所有期待都是众望所归。教学楼是赭红色,活泼而有底蕴,颇有些欧洲建筑风味又兼具中国四合院的特点。在校长亲自主持的欢迎仪式上,集团式管理、外语特色、思悟课堂、导师关怀等一个个全新而先进的名词充分展示了外国语学校的“本土情怀.国际视野”;分别参观了他们的四环式教学楼、女生寝室、生化实验室、心理咨询师等,颇为羡慕了一番;对于他们的课堂更是多了一份渴慕。
这是一位年轻的美女老师,温雅亲和,却没想到驾驭课堂的能力如此娴熟,整个课堂充满了和谐的语文味。等到要交课堂反馈表的时候,才明白我竟完全沉浸其中,折服于老师和学生的高素养,沉醉于这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让我直呼“不过瘾”。静下来再回头品嚼,觉得这节课干净不花哨、沉稳有底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目标明确环节紧凑,有指导性。
本节课是《植树的牧羊人》的第二课时,目标设置为a.精读中间叙事部分,了解牧羊人这个形象;b.结合文中语句及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牧羊人的精神和植树行为的意义(实际上也就是分析“人物形象”、概括“文章主旨”)。这两个目标的设置有目标达成的方向也有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指导和提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课堂环节设置也紧紧围绕这一目标,环环相扣,从“形象分析”到“怎样表现”再到“你觉得这个故事是真的吗”,从“牧羊人的象征意义”到“文章的多元主题”再到“社会中很多默默的种树人”,从归纳方法到主旨彰显都使得课堂紧凑而高效;而这一目标设置也充分体现了单元目标的宏观和课后习题的微观的相容维度。
2、抓住文本促生成,书声琅琅
尽管这是第二课时,但是语文课堂依然紧扣文本,有3分钟课前默读、有快速浏览读、有个人文本概括形象读、有挖掘主题对最后一段的齐读。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之一依然是默读课文,但对于重点语段和关键句依然需要精读和朗读。读是学生提升的基础,是课堂生成的基础,语文课就应该是书声琅琅,生意盎然。
3、四人小组讨论,合作高效。
老师给出任务“通过分析和理解关键句,按照他是一个――的人的句式说说牧羊人的形象”,5分钟的四人小组讨论,有记录人有发言人。从学生的实际讨论来看,他们的小组合作是高效的,在书上做了适当的圈划,概括出了牧羊人最主要的特征,还结合了自己平时的阅读经历和感悟,使得主人公的形象比较立体和深度。没有小组展示加分评价,只有对优秀回答和全体参与同学的掌声鼓励。反观我们平时的小组合作讨论,可能会不够集中不够深入不够高效,在相对宽松的时间点里甚至个别学生可能会成为合作的“局外人”。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的小组合作机制比较成熟,学生的整体素养和能力也比较高。本节课没有满堂问满堂交流,充分体现了“思悟课堂”的理念――“思”是有问题牵引,“悟”是有时间自主、合作,充分学生意识、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而老师就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指挥棒,不灌输不填鸭。
4、让追问成为课堂深度的钥匙。
在学生概括“人物形象”的时候,老师追问“这属于什么描写”“还有哪些侧面描写”“作者是怎样表现出这个人物形象的”“你觉得这个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等等,使课程从“形象”到“主旨”的挖掘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这种追问不是目的明确,顺势归纳出了人物描写的方法(正面+侧面),小说成功的方法(第一人称+纪实笔法)。语文老师应该善于设置主问题并生发出追问,用追问使课堂动态化,能拓宽学生的思维深度,使课堂藤蔓生花,惊喜不断。
5、归纳方法,授之以渔
学生在回答问题遇到质疑和偏差时,老师循循善诱,对人物描写的方法进行了适时的归纳和辨析。而不是有些老师对于答题技巧方法讲解与实例分析的“两张皮”,这个在一些课堂中比较常见,比方初学议论文,会把议论文的文体尝试一股脑儿的堆砌在课前。在让学生分析“牧羊人”的象征意义的时候联系了之前的“金色花”“白杨树”,使课程和知识实现了纵向的相关。
人无完人,课无完课。这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目标中明确了“从叙事部分”分析人物形象,而教师在解决“这一形象如何表现”的时候,归纳了三条,却涉及到了开头的议论和结尾的抒情。不妨将目标改为“通过抓文章的关键句段来分析人物形象”更能贴合教学环节。如果能将小练笔“用一段话或几句诗表达对本文的感动”放在课堂上,实现“读写结合”,并能及时的进行反馈就更好了。老师的板书设计应该是有意设置成文图结合,但是最后也没有看见“图”,如果能展示出两棵树的图形,既能贴合文章内容又能体现“人树合一”的主旨,让板书设计成为教师“导”和“结”的“画龙点睛”之笔就更好了。
纵观这节语文课,“教什么”目标明确,“怎么教”以生为本,整个课堂干净流畅,回归了语文的本真,又不失语文的工具和素养的结合,可谓水到渠成、芙蓉出水。
由一节课推而广之,来观一个老师一群学生,一个团队一所学校,郑州外国语学校是走在课堂教学和素质发展的前沿。我在想,无论哪所学校哪种课型,集体备课的资源共享和同课异构的个性绽放,应该是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共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