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董猛,这是我在简书创作的第5天,今天首页只有一篇我写的文章,我要写秋裤的起源、传播、网络文化和乡土情结,我想探求国人的温度与风度观,同时谈一谈自己对穿衣搭配的拙见,与此同时,希望我的文字可以对得起你的时间。
一、秋裤漫谈
秋裤者,起于北美,兴于中国,可以内着,可以外穿,可以斗图,可以调侃,还可给建筑师以灵感。国人对穿秋裤的认可度,也伴着我国无比浓厚的乡土情结渐渐深入人心。
二、有关风度与温度
昨日与老友约定,今天中午去人民南路请他吃烤鱼。谁知一宿的工夫,冷风乍起、气温骤降。昨日短袖短裤趿拉板,今早翻箱倒柜觅秋裤。
到商场见到老友的时候,他依旧穿着昨日的短袖和九分裤,脚踩一双Vans帆布鞋,露着高冷的小脚腕,奈何腿毛虽密,难抵秋风。难道为了多吃两口热乎的烤鱼,还要提前先受冻一番不成!老友解释说房间杂乱,一时间没找到长裤,而秋裤又与九分裤不搭,所以索性没穿。可是没有秋裤你搭配个风衣外套高帮板鞋啥的也很御寒啊!老友说之所以没那么穿,是因为觉得那种别出心裁的搭配显得太二,怕糟蹋了自己一直引以为荣的潮男形象。就这样,在防寒保暖与风度翩翩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他果断而虚荣地舍弃了前者。
为了附和一条九分裤的基调,而不顾秋凉,选择了这一身的穿着,这样死板的搭配让我不得不怀疑他的别有用心。事实上今日的烤鱼刚一上桌,未等锅炉加热开关打开,这厮便张张嘴搓一搓脸,长喝一声,抄起筷子狼吞虎咽起来,吃前吹一吹的程序索性都省了,全然一副不怕开水烫的姿态。
三、秋裤在职场和居家
汉语中有个词叫冷酷!老友常自诩高冷而非暖男。大概在他看来,秋冬时节,冷与酷应是相伴而生的一组概念,欲显其酷,必承其冻!我们生活中也常说某人要风度不要温度,暗含的下句便是要温度不要风度。许多人的潜意识中,温度与风度,不易兼顾。
职场终归不比家庭,可以举起棉袖抹鼻涕、裹着被子进厨房,形象差虽不致失业,但多数人也尤其介怀,未成家者更是每每有空便揽镜自顾。得益于基因遗传,本人腿型较为丰满,穿衣显瘦,脱衣有肉肉,夏天穿衣还要讲究个上下搭配匀称,更何况秋冬。工作三年来,家里的棉裤早已扔的扔、送的送,最冷的年头,也只靠一条heattech秋裤搭配一条里面有抓绒的长裤挨了过去。
四、国人的秋裤情结
秋裤的起源是北美大陆,它的设计专利拥有者弗兰克,因为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被称为现代商业秋裤之父。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注意到秋裤不是那么美观、时尚和舒适,而且随着供暖和居住条件的提高,越来越少的人会穿秋裤了。秋裤的普及率也因此一路下降,尤以美欧日韩为甚,基本已经沦为了诺基亚老人机一般的存在。然而在我国,秋裤却长期保持着兴盛,有增无减。君不见,今日冷空气忽降,街头巷尾,熟人照面,很多人都在问“穿秋裤了没”,大有取代“吃饭没”之势。可见在我国,天冷加秋裤,已成为了饿了要吃饭这样的普通认知。
很多人的脑海中,大都有这样一个场景:儿时坐在床上,妈妈给自己把秋裤套上,再连人带秋裤一起提得双脚悬空。对穿秋裤的认可度,也伴着我国无比浓厚的乡土情结渐渐深入人心。
提起秋裤情结,便想起我那大学室友史某,大学四年常穿一条很复古的蓝色秋裤,上面大大小小的补丁怕是思路不够清晰难以数的清,补丁补的密集的地方像极了马赛克,若是外穿,可能很多人会误以为是杀马特们的牛仔裤。室友并不穷,大学期间高档秋裤换了一条又一条,而这条蓝色秋裤,始终没有走出轮换阵容。据他说,这条秋裤是他爷爷穿过的,后来传给了他的父亲,再后来就到了他这里。至于再后来,这条秋裤便被他老婆无意中扔掉了,至于是无意扔掉还是有意扔掉,无从考究。值得一提的是此君今年做了父亲,给儿子起名“史思秋”。我想,若不是因为汉族人起名字不喜欢三个字,他应该挺想在名字后面加上一个“裤”字。
“有一种思念叫望穿秋水,有一种寒冷叫忘穿秋裤”,“千山万水总是情,不穿秋裤真不行”。伴随着近些年来网络上秋裤体的风靡,以及各式各样的秋裤表情包,秋裤在如今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服装界名词,俨然已成为广大人民斗图调侃的寄体。
五、关于秋裤的其他
就连在建筑领域,都少不了秋裤的身影。2004年初秋开工的苏州东方之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秋裤楼,不知设计师在设计这座大楼时是否忽然怀念起了儿时穿过的秋裤,毋庸置疑的是,这座建筑后来确因秋裤而成为网红。就连在苏州本地,甚至是它所坐落的金鸡湖附近,提起东方之门或许知晓者都寥寥无几,而提起秋裤楼,他们往往会说:“你是说大秋裤啊,知道知道”。
六、秋裤与时尚
至于穿秋裤是否有失风度,我想这应该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或许在我国,这种深厚的秋裤情结,让很多人毫无心理负担地穿上秋裤,甚至是勇敢地将秋裤外穿,出门晃悠。君不见,世人对时尚的定义越来越兼容并包,好比犀利哥能登上时尚杂志,一面靠媒体,一面靠实力。所谓时尚,何尝不是回归对穿衣最本真的需求,舒适永远是第一要素,棉麻衣物的衰而复兴,正是如此。
所以骚年,别犹豫了,穿上吧!你需要它来抚慰你瑟瑟发抖的心灵。
文:保守的董
2017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