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完成了《游戏力养育》一书的阅读,这本书的作者是劳伦斯·科恩,这本书是继《游戏力》20年后的更新,而这次的更新更是结合了科恩老师自2016年将游戏力中国化的经验而写的,可以说是一本专门为中国父母而写的“游戏力”的育儿指南。
书中有一个核心的模型“联结-轻推-向内看”,这是书中紧紧围绕的内容。
联结,是一种情感纽带,而联结经常会出现三个状态:联结、链接断裂、重建联结。联结断裂是一种常态,“养育的目标不是避免联结断裂,而是尽早发现联结断裂,尽快重建联结”。结合三角模型,我会发现,要尽早发现联结断裂,首先要做到向内看,只有向内看越多,形成一个思维习惯,才会摆脱应激反应,而是发现亲子关系的状态是联结断裂,而不沉浸于自己的情绪之中。说到这个沉浸情绪之中,书中在联结这部分有说到一个画面,就是孩子早就做好重建联结的准备,而父母却还没有。看到这里,我就发现,很多时候确实真的是孩子先来试探、尝试重建联结,而自己却一直沉浸于情绪中而拒绝重建。不得不反思,其实孩子的联结能力确实是比成人要强得多。但要相信一件事情,“重建联结,永远不嫌早,也永远不晚”。
轻推,是在孩子情绪临界点,坚定而有爱地,推力轻轻地推动孩子行动(再向前一步)。情绪临界点,“是一个心理位置,在这个点上有能力面对恐惧,虽然感到害怕,但还能有所行动,至少应再往前一小步。”轻推的五个原则:1、始终陪伴;2、速度要慢;3、经常暂停,永不放弃;4、保持在情绪临界点上;5、始终基于情感支持。
向内看,是父母去看看自己在某个事件的感受、想法和期待;也去看看孩子内心的感受、想法和需要。其实,我的理解是,向内看是一直贯穿于所有的,因为这是让自己慢下来的方法,也只有让自己慢下来,才能真正地看见自己、看见孩子,然后去寻找不一样的养育方式,而并非重复原有无效的养育方法。这是一个很深的功课,也是要学习好除了从原生家庭“遗传”而来的方法以外,其他养育方法的一个重要的根基。突然想到一句话“我们终将活成我们讨厌的样子”,其实就是因为我们身体带着原生家庭给我们的记忆。很多时候,每当我说出一句话,我会看到我妈的影子,甚至在教训我儿子时,我们还试过同时出口,语句、语气如出一辙。我也会因此而感到害怕,因为我不希望我的儿子活成我的样子(我想很多妈妈学习育儿也是有一定程度源于这个原因)。所以,向内看,是一个方法,也是一个状态,慢下来,看看自己,先去看自己,才会看到别人。
游戏力养育,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状态,若你没有游戏力的状态,那么这样的方法最终只会沦为父母希望操纵孩子的工具,当然孩子是有感受的,最终他不会买你的账。如书中所说“游戏的目的是建立联结,而不是哄骗或者控制孩子去做你想让他做的事情”,“很多时候不管用是因为太专注于技巧而忽略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