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看窗外似乎没有太阳,阴天,心想:今天可以早点出去透透风,闷热的一天,空调吹的浑身不舒服,去河边吹吹自然风,享受一下天然空调,醒醒脑。
一路人潮不约而同朝一个方向而去,骑电动车的、自行车的、摩托的、开车的、步行的,还有婴儿车,从广场一直到河边,热热闹闹、沸沸腾腾的。每年到夏天,河道和广场都人满为患了……
来到桥头,纹丝不动,闷热得没有一丝风,径直穿过桥,来到河对面,稍微有点风了,正在犹豫下一步去哪个方向,听见一帮路人说:上民俗村走,上头凉快。于是有了主意,跟在她们后面,因为说实在的,路修好后,我一直没走过,不熟悉路线......
路口是个缓坡,两边依势而建,有花坛和鹿群雕塑,坡上还有一个高耸的亭子和一只昂首仰望的白鹿。这些白鹿栩栩如生,主题突出,像极了电视剧里的造型,形态逼真:跪着的、站着的、低头的、仰望的、大的、小的……一个个活灵活现,姿态各异……几辆自行车,小车,电动三轮车停在这里,还有年轻人骑的3人车4人车纷纷从身边擦肩而过。老人在歇脚,大人小孩在拍照、玩耍,本打算就在此处溜达溜达就返回,又见一路人对她的小孩说:快走,路现在好很,要不了一个小时就下来了。我一听心动了,拔腿也跟着上坡了。
真的,道路修的又宽又平整,坡道很缓,走起来毫不费力,看到沿途文化墙宣传很有气氛:蓝田民风民俗、吕氏乡约……忽然眼前一亮,“德业相劝”,这不是电视剧《白鹿原》中白孝文领着族人诵读的句子吗?我情不自禁的想起那一幕剧来,也跟着背了几句,哑然失笑了。
两边高坡绿树掩映,蝉鸣缭绕,连绵不断,似乎也在宣泄这燥热,怪不得号称“树林里的民俗村”一点不假,植被保留的很好。凉风习习,绿意荡漾,空气清新,绿色天然养吧真是名不虚传……有车子呼啸而过,游人三三两两,懒洋洋地慢慢散步,正好可以与我做伴儿,从她们闲聊中可以判断,都是饭后消食的,不紧不慢,一步步缓缓的往上走。蓦然间一抬头,高大的门楼在落日的余晖中依稀可见了,呀!到了。
天色逐渐暗下来了,景区灯光亮了,稀稀疏疏的游客在拾阶而上,却看不到商铺开门,也许忙碌了一天了,店家休息了,可分明听到一人向熟人抱怨:这生意烂的不行了,就没人……哦!怪不得这几天躺在床上听不到喇叭广播消息的声音了,因为天气太热,游客少的很……
之前来过两次,所以我找了几个路线明显的景点看了一眼准备离开了,这时,天完全黑了,为数不多的游客还在转悠,我匆匆忙忙往下赶,耳畔蛙声此起彼伏,倒有了“听取蛙声一片”的兴致。寻声而望,掩映在一片高大的树林底下有一池塘,溪水从脚下哗哗的流向池塘,夜色中水似明镜,真是好看……池塘里的蛙声,加上这哗哗的水流,恰好一阵阵凉风儿吹过,树叶沙沙做响,好不凉爽、好不惬意,真的不虚此行。很想不要这么快离开,能多呆一会儿多好……原来有时候,居高临下也是一种美哦!
其实以前也来过民俗村。第一次,去年5月份,这条路还正在修建,沙土飞扬,别人都说往返3个小时就够了,可怜我光走上去就走了3个多小时,回来又热又累,正值柳絮飘飞之季,没啥胃口,胡乱吃了一点充饥,转了一圈就急匆匆坐车回来了……第二次是大年初一,天冷人哪个多呀,走马观花随人群溜了一圈,没多大印象。这是第三次来,黑咕隆咚的不敢久呆…… 如此看来,景色如何,完全要看时间、季节是否合适,无论白天、晚上还是阴天、晴天、雨天,更不用说是春夏秋冬哪个季节,各个时段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不同的美。然而对我来说,不光是有钱没有时间、没钱有时间的问题,更需要一个健康的体魄,否则,走完这一程,全是空想……因此,我文字故为轻松,实则累趴了。这真是:
民俗村上逛夜景,难见白日好风光。
实为徒步纳凉行,健康体格好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