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从“工业城市“到“花园城市“的必由之路

2016年9月,上海首条标准化绿道示范段建成:宝山区市级绿道南线外环林带段,途经顾村公园等景点。到2040年,上海计划建设完成1000公里绿道。

01

宝山绿道建设

自2005年以来,宝山陆续建成上海市第一条环区生态步道、居住区步道、公园步道以及罗店大居环水生态绿道等多类型绿道,形成了大环套小环、小环有支线的格局。

a.绿道格局

未来宝山绿道建设将注重原有绿道的完善和提升,注重居民身边小循环建设,注重必要的服务设施配备,按照“1+3+X”的绿道网络格局。

“1”是指一条市级示范性绿道,“3”是指三条区级功能性绿道,“X”是指多条街镇级社区性绿道.

着力形成成熟稳定的市级、区级、街镇级三级绿道网络体系。其建设形态涵盖生态型、滨水型、都市型。

b.绿道特色

根据宝山区域总体规划,利用原有道路绿地、文化旅游、科普体育等资源,形成了东南西北四条市、区级干线为主的大型生态网络——“1+3+X”格局。同时,串联街镇、园区社区型绿道网络,编织形成了宝山区特色生态绿色步道网络系统。

“1”市级绿道——南线(外环林带段)

该段绿道途径外环林带、顾村公园、大场秦家店烽墩等主要景点,外环林带内溪水潺潺、曲径通幽、树木夹道成荫、空气清新、犹如一座生态氧吧,散发着新鲜的自然气味;

顾村公园作为上海市综合性大型城市郊野公园,每年举办的樱花节、荷花节及相关主题活动,都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来客;

大场、秦家店烽墩则是上海仅有的10座烽火墩之一,凸显了宝山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生态郊野是该段绿道的主要特色。

据悉,上海历史上的烽火墩有两种类型,一是南宋韩世忠为阻击金兵而筑;二是明代爱国名将戚继光为抗倭寇,为“固海岸、严城守”而筑。根据此前相关专家考证,上海曾经有160座烽火墩,然而现在有迹可查的只有10座,分别是:宝山大场墩、宝山秦家墩、嘉定鹤槎山、嘉定方泰北烟墩、嘉定外岗烟墩、金山筱馆墩、嘉定方泰南烟墩、奉贤方墩、奉贤烟墩、分水墩。

“3”区级绿道——东线(滨江段)

该段绿道利用长江、黄浦江、蕰藻浜三江交汇之优势,展现其独特的地理风貌,远眺江景,悠闲惬意;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公园让人们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凝聚魅力;

国际邮轮母港的落户让我们感受到了邮轮经济的发展魅力;

而炮台湾公园背山面水展示了其滩涂湿地的原生态魅力。都市滨江是该段绿道的主要特色。

“3”区级绿道——西线(大居段)

该段绿道穿越了顾村大居、顾村拓展区、罗店大居和罗店新镇三个大居区域和一个新市镇,展现了宝山大居的快速发展与全新风貌,也为上海的宜居作出巨大贡献。

罗店新镇内独树一帜的风情街区、浓缩北欧精华的建筑群落,满目苍翠的美妙视野,让人不由停足欣赏。休闲居住是该段绿道的主要特色。

“3”区级绿道——北线(郊野段)

该段绿道途经河流、民宅、农田,地形、地貌十分丰富,将重点展现郊野特色的文化风貌,由此丰富绿道的生态景观特色。

罗店老镇内小桥流水,吴越人家,展现了传统江南水乡民居风格;

宝山寺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纯木结构唐式建筑群,闻名遐迩;

闻道园内古徽派建筑成群、大树成林、奇山怪石丰富,是上海目前规模最大的艺术文化园林之一;地域风情是该段绿道的主要特色。

“X”街镇级绿道——社区型

以人为本、因需而建,不注重形式、不考虑长短,能跑能走即可,是老百姓身边的绿道,它可串联各地区公园、文化、体育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势必能形成最具人气的绿道。

02

上海环城绿带

外环林带于1995年启动建设。当时提出的目标是用20年时间在外环线外侧建成宽度至少500米、环绕上海的大型绿化带,从根本上改变上海的生态环境。

如今,20年过去了,约112公里长的外环林带基本建成,它宛如一根绿色项链环绕着上海,形成一道绿色屏障。

总长112公里的绿道途经浦东新区、宝山、普陀等7个区、7个标段,分别为:滨江森林到川杨河,约34公里;川杨河段到徐浦大桥,约26.2公里;徐浦大桥到莘庄立交,约13.8公里;莘庄立交到吴淞江,约11.7公里;吴淞江到沪宁铁路,约4.3公里;沪宁铁路到蕴藻浜,约6.9公里;蕴藻浜到同济路,约15.7公里。

03

上海绿道专项规划(2040年)

2015年,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上海绿道专项规划(2040年)》。明确了市级绿道为“三环一带、三纵三横”的市级绿道体系,共包括10条。

其中,“三环”为环崇明岛、外环绿道、淀山湖绿道,“一带”为沿海绿道。“三纵”为沿盐铁塘/罗蕴河-蕴藻浜-G15-龙泉港绿道、沿黄浦江-金汇港绿道、沿外环运河-浦奉生态走廊绿道。“三横”为沿吴淞江-苏州河-张家浜绿道、沿淀浦河-G1501-S1绿道、沿大蒸港/拦路港-黄浦江-大治河绿道。

04

绿道(Greenway)

绿道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放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

“绿道”(Greenway)一词1959年首次出现并被威廉H.怀特(WilliamH.Whyte)所用。1987年,绿道概念首次得到美国户外游憩总统委员会的官方认可。

绿道(greenway)的概念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来理解:“green”表示自然存在——诸如森林河岸,野生动植物等自然环境要素;“way”表示通道。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与人为开发的景观相交叉的一种自然景观走廊。

从词源上讲,中文的“绿道”译自英文单词“greenway”,它来源于greenbelt和parkway两个词汇。

连接主要的公园、大型公共绿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并为居民提供充足的游憩和交往空间。

绿道“定义之争“

与绿道相关的术语还有:栖息地网络、野生动物廊道、生态廊道、环境廊道、景观连接等。

多年来,不同国家的学者对绿道的科学定义做了许多表述,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有以下几种:

a.查理斯.莱托

绿道是沿着自然廊道(如河岸、溪谷或山脊线)或转变为游憩用途的铁路沿线、运河、风景道或其他线路的线性开放空间;

任何为步行或自行车设立的自然或景观道;一个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区、文化景观或历史遗迹之间及其聚落的开放空间;一些局部的公园道或绿带。

他在《美国的绿道》(GreenwaysfoAmerica)一书中定义:绿道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等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的开敞空间纽带;是可能沿着河滨、溪谷、山脊线等的自然走廊,或是沿着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的人工走廊。

b.J.G.法伯斯(美国麻省大学景观设计与区域规划系荣誉教授)

在《景观设计学》上发表的“美国绿道规划:起源与当代案例”文中提到将绿道定义为有生态意义的廊道、休闲及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通道。

c.杰克·埃亨(美国马塞诸塞州立大学景观建筑学系教授)

将城市绿道定义为一种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为目的而被规划或设计的、包括生态、娱乐、文化、审美等内容的土地网络类型。

他认为,绿道是经规划、设计、管理的线状网络用地系统,具有生态、娱乐、文化、审美等多种功能,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土地利用方式。

绿道包含了5层含义:具有线状的外形轮廓;具有连通性;拥有多功能性;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尤为重要的是,绿道规划是其他非线状景观规划的重要补充,通过连接其他非线状重要景观系统形成综合性整体以达到景观保护的目的。

d.欧洲绿道联合会EGWA

于2000年对绿道作了如下界定:

①专门用于轻型非机动车的运输线路;

②已被开发成以游憩为目的或为了承担必要的日常往返需要(上班、上学、购物等)的交通线路,一般提倡采用公共交通工具;

③处于特殊位置的、部分或完全退役的、曾经被较好恢复的上述交通线路,被改造成适合于非机动交通的使用者,如徒步、骑自行车、被限速或特指类型的机动车、轮滑、滑雪、骑马等。

e.汤姆特纳(伦敦格林尼治大学建筑与工程学院的教授)

他在1995年对绿道作了一个极其简洁的定义绿道是一条从环境角度被认为是好的道路;这条道路不一定为人类服务,也不一定两侧长满了植物,但是一定要对环境有积极意义。

绿道类型

a.城市河流型(包括其他水体):

这种绿道极为常见, 在美国通常是作为城市衰败滨水区复兴开发项目中的一部分而建立起来的。

b.游憩型:

通常建立在各类有一定长度的特色游步道上, 主要以自然走廊为主, 但也包括河渠、废弃铁路沿线及景观通道等人工走廊。

c.自然生态型:

通常都是沿着河流、小溪及山脊线建立的廊道。这类走廊为野生动物的迁移和物种的交流、自然科考及野外徒步旅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d.风景名胜型:

一般沿着道路、水路等路径而建, 往往对各大风景名胜区起着相互联系的纽带作用。其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使步行者能沿着通道方便地进入风景名胜地, 或是为车游者提供一个便于下车进入风景名胜区的场所。

e.综合型:

通常是建立在诸如河谷、山脊类的自然地形中, 很多时候是上述各类绿道和开敞空间的随机组合。它创造了一种有选择性的都市和地区的绿色框架, 其功能具有综合性。

绿道规划建设历程

迄今为止,国际上的绿道规划建设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主要阶段。

第1阶段(1867-1900年):早期的公园系统游憩绿道

绿道建设思想的源头可追溯到美国风景园林学家FrederickLawOlmsted和他1867年所完成著名的波士顿公园系统规划

该规划将富兰克林公园通过阿诺德公园、牙买加公园和波士顿公园以及其他的公园绿地连成系统,长达25km,地域上连接了波士顿、布鲁克林和坎布里奇3个城区,并将其与查尔斯河相连。其后,CharlesEliot扩展了他的思想,将公园系统的绿色网络延伸到整个波士顿大都市区,服务范围扩大到了600k㎡,其间共连接了5条沿海河流。

第2阶段(1900-1945年):景观优先的开敞空间绿道

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的OlmstedBrothers,EliotⅡ和HenryWright,他们完成了一些绿道的规划。如OlmstedBrothers所做的波特兰纪念Lewis和Clark的广场和64km的绿环规划;EliotⅡ所做的马萨诸塞开敞空间体系规划;HenryWrig所做的新泽西州兰德堡镇绿色空间和绿道规划。同时,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署(NPS)进行了大量的公园道规划建设,如蓝桥公园道等。

第3阶段(1960-1980年):环保运动影响下的绿道

1960-1970年,美国的环境保护运动蓬勃开展,形成了3个绿道研究中心和代表性研究学者。其中,刘易斯 PhilLewis(UniversityofWisconsin在威星康斯州进行自然和文化资源调查制图的时候,发现大多数重要的自然资源都分布在河流廊道的两侧,并做了威星康斯州遗产道计划麦克哈格 IranMcHar(UniversityofPennsylvania)的名著《设计结合自然》中,有一章重点讨论了河流廊道的规划。ErvZube(UniversityofMassachusetts所领导的大城市区域风景规划模型研究小组(METLAND),则更加注重对绿道的定量化研究。1990年,查理斯.莱托较完整地定义了绿道。在北美,这一阶段涌现了上千个绿道的规划和实践项目。

第4阶段(1990年至今):绿道成为一个国际运动

近20年来,绿道运动进一步蓬勃发展,全球有数千个国际、国家和区域层次的绿道项目,学者们也出版了大量的研究专著,召集了不少关于绿道的学术会议。

其中,美国和欧洲的绿道建设走在最前列。特别是美国,在19世纪的城市公园运动和20世纪的开敞空间规划浪潮之后,又发展了大量的公园绿地和城市开敞空间,通过有机规划将相互独立、分散,缺少系统性的绿色空间进行连通,形成综合性的绿色通道网络,简称“绿道网”。

美国对绿道的研究与实践更是具有开创性,其研究范围最为广泛而且深入,涉及绿道的概念界定、规划设计方法、建设技术、建后管理和区域协调等诸多方面,从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研究层次跨度极大,从场所层次的社区游憩绿道建设,到市域层次的绿道网络规划,直至全美的绿道系统规划。

美国的绿道建设实践兼顾生态、游憩和社会文化3个功能的协调,其中游憩功能较其他国家和地区处于更为重要的位置。

美国内务(USDI)国家公园管理局的体系中,现存的国家绿道有3种名称:风景步道、历史步道和千年步道。其中,有些步道具有双重身份,如历史步道和千年步道。国家绿道内的保护地区又分为两种:一是总体保护的地区,即作为国家公园和野生保护区管理的地方;二是部分保护的地区,包括内务部土地管理局和农业部森林服务中心管辖的公共土地。土地管理局允许农户在一定的准则下放牧。

进入21世纪后,美国的绿道网规划和建设继续在综合化和多样化的道路上向前迈进。

05

他山之石

美国:走经济型景观之路

绿道起源于美国,如今风靡全球。公认最早的绿道是1867至1900年的规划先驱奥姆斯特德的作品“翡翠项链--波士顿公园绿道系统”,被视为史上第一条真正意义的绿道,激起了美国众多景观设计师热烈追捧。

如今的美国已开始形成全国综合绿道网。延绵4500多公里的东海岸绿道,从缅因州的加拿大边境一直延伸到佛罗里达州,途经大西洋沿岸的15个州和27个重要大城市的州府、学园、公园、文化景观遗迹。

美国东海岸绿道全长约4500公里,是全美首条集休闲娱乐、户外活动和文化遗产旅游于一体的绿道,途经15个州、23个大城市和122个城镇,连接了重要的州府、大学校园、国家公园、历史文化遗迹。该绿道总造价约3亿美元,全部建成后可为沿途各州带来约166亿美元的旅游收入,为超过3800万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英国:绿道是城市开放空间的核心

20世纪初,绿道理念在欧洲开始盛行。大都市、大型交通枢纽,将自然栖息地割裂为一个个孤岛,物种灭绝加速,空气污染加重,城市拥挤不堪,欧洲人口密集区的生活质量下降。欧洲国家开始将城市与城郊自然区连接起来,为市民提供休憩空间,保护生态多样性。“雾都”伦敦依托“城市-乡村”相结合的花园城市模式,大规模规划建设环城绿带及绿色通道网路。现今,在伦敦的周边已经建设了将近300个绿色项链状的开放空间,面积相当于伦敦市区的7倍,伦敦由重污染城市脱胎换骨为花园城市。

英国人还创造性地将城市中不同类型的绿色通道组成“绿链”,规定城市发展只能限于“绿链”之内。这样“绿链”不仅成了城市的一条绿色生态长廊,而且还成了一条控制城市无序蔓延的“紧箍咒”。

法国:唯美的田园

法语中“绿道”的专用术语是“trameverte”。这个术语现在更多地用于规划概念,大部分情况下与私有化的土地规划有关。

法国人最热衷跑步和骑车,故绿道在设计时就做了专门的考虑。许多滨海城市沿着海岸修建的绿道往往宽至10米,中间以白线划开:一半路面供跑步或散步,另一半则供骑车,两者各司其职,互不干扰。而在繁华的巴黎,所有名胜都由密密的绿道串在一起,于奢华中又透着几分田园风味,令游客更为迷醉。

法国的城市绿道大多不以水泥或瓷砖铺就,而替代物常常是一种细沙,据说晴天不会尘土飞扬,雨天又不会潮湿泥泞。

法国最负盛名的绿道首推位于法国中西部地区的卢瓦尔河自行车绿道,全长近800公里,横跨法国卢瓦尔大区和中央大区两个行政大区、6个行政省、8个大中城市以及1个地区级自然公园。

Eurovélo6是欧洲骑单车者联合会(ECF)早在1994年倡议的路线之一。EV6跨越10个国家(法国,瑞士,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塞尔维亚,克罗地亚,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3个欧洲主要水道,卢瓦尔河,莱茵河和多瑙河一起运行。今天的欧洲与它的存在,这些河流与他们不可思议的风景和无与伦比的建筑和文化遗产。

德国:工业遗产之旅

德国从一开始建立绿道就目的明确:控制城区肆意膨胀,重定居点,提高空气质量,提供休闲机会。

上世纪60年代,石油、天然气供应对以煤钢为主的鲁尔区造成了冲击,煤矿和钢铁公司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鲁尔区的城市建设和居住环境都大幅度受到影响。面对全球性的产业升级和资本转移,鲁尔区陷入困境,鲁尔区在危机中走上转型之路。而在多种转型方式中一个独具特色的模式就是通过国际建筑展组织开展区域性的工业遗产旅游计划

这一项目实施于 1988-1999 年,它的目标是治理埃姆舍河与它周围的生态环境,并实现传统矿工居住区的增值。国际建筑展组织最重要的工作领域是:改善生态环境,创造出工作与居住的新形式,在居住区和能源方面实施生态保护措施,把老工业区及其建筑改造成服务业中心和旅游目的地。把燃气管、炼焦炉等鲁尔区的独特标志作为其150年的工业发展历程的见证,建设一整条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线路。

德国鲁尔区将绿道建设与工业区改造相结合,通过7个绿道计划将百年来原本脏乱不堪、破败低效的工业区,变成了一个生态安全、景色优美的宜居城区。在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周边土地的价值。鲁尔区成功整合了区域内17个县市的绿道,并在2005年对该绿道系统进行了立法,确保了跨区域绿道的建设实施。

日本:串起名山大川

同样由工业化引发的城市生态矛盾在20世纪中期开始降临亚洲国家。战后日本快速密集工业化,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致使日本也面临了严峻的环境问题。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密集、自然资源匮乏,而建设绿道网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矛盾。在东京等人多地少、寸土寸金的大都市,政府仍然舍得在市中心修建尽可能多的绿道,一方面为身心疲惫的市民提供健身、游玩、放松的平台,另一方面又通过绿道串联起沿线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密如蛛网的绿道还将大城市和卫星城市串联起来,使卫星城真正对大城市起到疏导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绿道网设计得异常精巧,多沿河修建,道路不宽,也往往没有明显的标识,但树木花丛错落有致,大树随处可见。走在绿道上,仿佛成为“画中人”。城市绿道还担负着为定居或路经城市的鸟类等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的重任。无怪乎在高楼林立的市中心,都随时能听到野生鸟儿快乐的啼鸣。

新加坡:促进社会和谐

享有“世界花园城市”美誉的新加坡,从1980年代末开始绿道运动,建设连接山体、森林、公园、体育休闲场所、隔离绿带、滨海地区等全国的绿地和水体的绿地网络,无缝连接的绿道为生活在高密度建成区的人们提供了足够的户外休闲娱乐和交往空间。

新加坡公园绿地系统由区域公园、新镇公园、邻里公园、公园串联网络四级体系组成,其中公园串联网络相当于“绿道”,在公园绿地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联通作用。

新加坡于1991年在其发展概念规划中提出建设一个遍及全国的绿地和水体的串联网络。该网络系统将连接自然的开敞空间(如红树林湿地、森林和自然保护区等)、主要的公园(如区域公园等)、体育与休闲用地(如高尔夫球场、露营地、体育场等)、隔离绿带(如居住新镇之间地缓冲绿化带)、局部的绿化通道(如在新镇内联系居住邻里和新镇中心的商业绿化步行街)及其他开敞空间(如军事训练基地和农业用地等)等六类开敞空间,与滨海地区连接,计划20-30年完成。

该系统不仅为居民提供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的健身径,还可以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之所,保持生物多样性。

在此基础上,2001年的概念规划进一步提出了提高绿地空间可达性的目标,要求通过公园串联系统将公园、新镇中心、体育设施和公共邻里连接起来在2002年《公园、水体规划及个性规划》中,提出了将串联绿化廊道的总长度从2003年的40公里,增至2015年的120公里的目标。

新加坡是著名的花园城市

21世纪的中国

许多城市正在“绿色”的路上奔跑

都市里的人们

远离棋牌室,婉拒保温杯吧

不负好春光,不做油腻的中年人

唯有,奔跑起来

都市跑指南

期待你分享你的“跑步”成果

路线图模板示意

下载地址:http://url.cn/5dCjjRg

上传地址:runtothefuture@163.com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24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9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69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7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3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7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0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8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