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从众”的这几天,你都是肿么过来的?
有没有让出游计划掉链子,一定有……
Sir好担心你。
但你表担心Sir。
Sir选择躺家里刷剧,又省钱又爽。
为了应个景。
Sir忍不住翻出这部刷过几遍的国产抗战剧。
对。国产。。抗战剧。。还是主旋律。。。
貌似有各种不对劲,但你别急着走嘛。
因为这部良心剧,错过真是罪过——
红色(又名《血色孤岛》)
导演: 杨磊
编剧: 徐兵
视效导演:陆贝珂
主演: 陶虹 / 张鲁一 / 周一围 / 李天柱 / 谢园
2014年首播,豆瓣评分9.2。
评论几乎一致叫好,来几条感受一下——
剧本强大伏笔长没有纰漏,演员角色饱满精确……借鉴了许多好莱坞特效,完全电影水准。感谢《红色》让我对国产剧乃至国产电影更加心存信心。@SherlysreaL
这部剧已经刷新了国产抗战剧的新高度,悬疑、推理、文艺、卖腐、各种佐料混杂在一起……迄今为止抗日剧中最具代表性的神剧。@...
B站上播放量超过441万,弹幕数超过80万。
至今相关视频点击,居高不下。
相关的绘画、剧本、视频、小剧场……各类同人创作,源源不断。
很少国产人物能以这么多种鲜活姿态,活在观众心里吧?
不多说,这部万人迷的良心剧,一定不止一个良心。
来,一个个数。
良心1:男主反脸谱化,有性格得让你意外。
《红色》讲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落幕后,上海沦为孤岛,各方势力竞相角逐,一群小人物在夹缝中努力生存的故事。
男主角徐天(张鲁一 饰),菜场小会计一枚,与母亲生活在 “同福里”弄堂。
国产抗日剧中的男主角一向神勇无敌。
杀鬼子,抢碉堡,冲锋陷阵,视死如归。
徐天的出现,颠覆了Sir的惯性认知。
软糯萌宅,常年顶着个“妹妹头”。你意不意外?
一袭长衫,下班路上提菜篮子回家做饭,典型上海“小男人”。你意不意外?
家务技能满分——
下厨。
擦鞋。
等等!这画风更是太意外了,又不是拍《舌尖上的深夜美食家》……
但,别小看这个“小男人”,爷们的那些技能,他也不含糊。
人家在日制军校留过学,受过专业训练。
痕迹学是第一名。
拥有福尔摩斯般的观察力和推断力。
能从各种小细节判断人物的隐藏关系。
你怎么知道我们两个人是兄弟呀
你身上的毛衣不合你身
合他的身
你习惯用右手
他是一个左撇子
所以左边毛衣的袖口
磨损得会更厉害一些
打架会耍帅。
还会自制钟表暗器。
一秒上枪拆枪。
可谓黄金升级版弄堂、居家、推理、格斗……全无敌小男人。(听起来是不是厉害多了好像也并没有)
这样的他,最爱说的话是“做人没意思”。
徐天只想老实本分一点,过过小日子。特别不喜欢玩虚的,而且有一套很独立的生存观。
单身三十多年,仍然不懂感情,一说爱,就一副不知所措的娇羞样。
想表白,但顾虑那个多啊。
想塞个情书,半路又偷偷地偷回来。
身为老司机,Sir看得相当怒,恨铁不成钢。
但不少女网友表示已经看上这货——
豆瓣上网友@大酸酸:他抠门节俭不懂浪漫,他软糯萌宅按时回家吃饭,他大龄单身不肯将就……徐天,我有再看你的福气么~
良心2:女主反白富美,高智商偏偏……情商低。
女主田丹(陶红 饰),租男主家的阁楼住。
这种暧昧的邻居情谊,不禁让Sir想起电视上常放的黑白老片《马路天使》。
难得,虽然人设是个 “白富美”,但编剧没将女主写成一贯套路的“傻白甜”,而是又给开发了一个牛逼设定。
单纯、善良、不做作那些必备素质,还是有。
然鹅妹子嘤,她不仅理性中有血性,同时还有高智商,简直和男主不相上下。
日本人杀害了她父母,所以她恨之入骨,开始了高智商复仇之路。
她制造了一个个机械师级别的机关陷阱。
炸医院。
杀日本军官。
简直手到擒来,灭个把仇人,一点心理压力没有。
你说这么利索一个妹子。
面对感情,怎么会……
也!掉!链!子!呢!
呵呵,她和徐天一样,一提爱情就犯傻,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
所以对这俩货,Sir都恨铁不成钢。
相处一年多,没有一方主动告白。
有爱的小细节,倒是攒得越来越多——
比如,深夜一起用吊篮买宵夜。
轧马路,两个人都piapia滴,男人还提个小包。
最终还得男主妈妈助攻,两人才半推半就,成就一段佳话。
这两个慢性子人,在老一辈那会儿不奇怪,细水长流啊。
这么编故事,既符合史实,又将这种久远的爱情模式,包装得朴实细腻,让年轻观众也看出了新鲜和珍贵。
良心3:反派,反得那叫一个有技术含量。
很多“抗日神剧”中的日本人,通常是猥琐加低智、暴虐又无能。
不时出现“手撕鬼子”“裤裆藏雷”“手榴弹打飞机”等相当……魔幻现实主义的情节。
严重失实,所以饱受诟病。
但《红色》没有刻意拔高我党智商,贬低其他党派和反派。
《南都周刊》曾评论说——
“难得一部剧,好人有硬伤,坏中有炎凉,连鬼子变态起来都有技术含量。”
对,这种技术含量的集中体现,就得看大反派:日本军官影佐。
影佐不是一般的凶残武夫。
他是徐天在日本留学时的教习,侦查学一流,在第一集跟徐天对峙时,就已经说明这一点。
可以说,他是学者型军官。
对待徐天,影佐的态度很纠结。
一方面,他爱才惜才,说了数次“徐天是我见过最聪明的中国人”,想收归己用。
另一方面,由于徐天屡屡拒绝,他恼羞成怒,步步紧逼。
在徐天受刑濒死之际,却又想尽办法救活他。
正因为这么一个抖M的存在,人物的复杂性和真实感才体现出来。
角色,才立住了。
如果两国不战,他们或许能做师徒、知己。
可大义面前,友就是友,敌就是敌。
不是两难的选择,根本不叫选择。
良心4:不玩假大空,一心接地气。
《红色》这剧可以说是谍战片,可以说是抗战戏,还可以说是民国纯爱戏。
在幕后纪录片中,导演杨磊说——
我们拍了一个比较新的、没有的、独特的一部剧。现在还没被定义的类型。可能是《花样年华》加《福尔摩斯》。
在Sir看来,这剧的良心也体现在这:
没有张口闭口信仰啊主义啊,不玩“假大空”。
而是从小市民的小家庭、小情感出发,带着浓浓的地气。
当然,做到这些还不够。
如导演所说,《红色》也消化了优质类型剧如《花样年华》或《福尔摩斯》的好腔调,这才让它的气质与众不同。
故事也做到了由小及大。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当战争爆发,社会动荡,每一个国民都无法独善其身时……
惜命如徐天,最终也为了保护小日子,拿起了武器。
宣传海报上写——
1937年上海孤岛,一群普通人的抗战,一场惊天动地的浪漫
很好地诠释了主题。
有一条B站弹幕说得不错:
民族大义让人感慨,人情冷暖才让人感动。
“仗什么时候才能停啊”这种台词和心理,体现了编剧对普通人心态的反复玩味与探索。
编剧徐斌,如此阐述创作初衷——
战士去前方是为了国家,有国才有家。普通人在后方为家庭豁出去,有家才有国。这是中国共产党说的全民抗战,不是四万万全民都在军队里做战士。
眼下大部分抗战戏有一规律:所有人都是好战分子,就想杀鬼子,战士平民男的女的全一样,都红了眼,天天以战争为已任。真实生活不是这样,尤其是后方这帮人,他得过日子。过日子的基础是什么呢?家庭。
《红色》就是一部小人物的抗战小品。
小气的裁缝、势利眼的剃头匠、泼辣市侩气的小翠……
同福里的各种小人物,平日吵架拌嘴,家长里短,一堆讨人嫌的小毛病,要多讨厌有多讨厌。
但战乱一开,却相互扶持帮助,体现了小人物的闪光之处。
平凡中见人性,危难中又见国民性。
良心5:视觉、特效、方言台词……一帮作死的细节控
从布景到用光,从演员的口音培训到CG镜头运用,《红色》的前期筹备,相当细节控。
总导演杨磊在记录片中说——
剧组专门有视觉导演部,负责设计所有在剧中看到的那些细节设定,一些特殊场景、特殊场次的一些特技设定。在好莱坞拍戏前都要做大量的PreVIZ,镜头的动画和提前的一些动画设计,《红色》都运用到了。
来看看杨磊在微博上po出的分镜图。
还有细到一根小钉子的CG镜头。
视觉导演陆贝珂说——
在视觉表现这一块,三十年代上海环境的营造是本剧很有特色的一部分内容。
根据总导演的要求,特别使用了特殊的视觉手段去体现人物的精神内核跟心理感受以及他们的思维脉络。整个《红色》有近千个视效镜头。
开场就是大片既视感。(其实是电脑特效)
布景,超有年代气息和怀旧韵味。
高速摄像机也在拍摄中大量使用。
于是我们能够看到这样的细致画面——
碎玻璃掉在头发上又弹起。
子弹从枪膛中呼啸飞出。
拳头击打在脸上带来震动。
故事发生在上海,所以在戏里,几乎每个演员都操一口软糯的上海话。
“侬好”“好的呀”“徐家妈妈”……特有代入感。
而且都是现场收音,没有后期配音,可见剧组演员的用心。
主演张鲁一为了争取到徐天这一角色,特地去上海长住,体验市民生活。
张鲁一说:跟他们(市民)混一块儿身上会多一点油烟气,多一点市井气,走出来的时候仿佛身上还带着葱油拌面的味儿。
葱油拌面这句,不知道为啥戳中了Sir的味觉神经……不对,是戳得Sir想发神经。
抗日主旋律拍几十年,怎么那么多戏都闻不出“葱油拌面”?
Sir这种观众,其实很好哄。
因为Sir挺天真,一直愿意相信英雄的存在。
但你说真实就真实啊?你得拍得真实啊。
怎么让Sir觉得真实?说起来好简单(对,做起来一点不简单)。
细节上你能闻得到葱油拌面,能让你秒回那个时代。
主角,你别编得他不像人。你那叫捧杀。
反派,一样,你别编得他不像人……从小到大身边就没见过这种傻子。
当然还有故事,不是发生在真空。抗日故事,不是一拳法师。
做到这些,你就能抢到包括Sir在内的很多人的眼球。
做不到咋办?
你当然也可以拿手撕鬼子、裤裆藏雷,来侮辱观众的眼球。
当然也可以发些傻乎乎的意淫广告,来制造没人鸟你的话题。
喜欢继续咯,反正Sir永远不会推荐——你那种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想看的,资源B站有。
编辑助理: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