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过《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同名电影,当时倒没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只觉得男主角还是那么帅,毕竟莱昂纳多曾经是《泰坦尼克号》的男主角;场景非常的华丽,尽显上流社会的纸醉金迷。前几天在喜马拉雅听梁文道的1001夜,其中有一篇关于这本书的解读。于是翻了翻这本书,发现真是很了不起的小说。
“有能力用一段文字抓住一个时代的韵味、一个夜晚的芬芳和一首老歌的情调。”评论家约翰·张伯伦这样评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菲兹杰拉德。而这部小说之于我,是两个关键词,朱砂痣与南柯一梦。
01 关键词“朱砂痣”
“一个男人的一生中,至少会拥有两朵玫瑰,一朵是白的,一朵是红的,如果男人娶了白玫瑰,时间长了,白的就成了桌上的米饭粒,而红的就成了心头的珠砂痣,但如果他要了红的那朵,日子久了,红的就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而白的,却是床前明月光。”——张爱玲
尽管张爱玲的这段话被用烂了,但我觉得用在黛西之于盖茨比身上,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因为身处不同的阶层,所以求之而不得。因为求之而不得,所以才显得弥足珍贵。久而久之,黛西成了盖茨比心头的那粒“朱砂痣”。与其说他爱上的是现实中那个美貌的黛西,倒不如说他爱上的是自己用多少个漫漫长夜幻化出的那个完美无缺的少女,爱上的是自己年轻时候的那一场关于爱情的风花雪月。
彼时他青春年少但一无所有,而她是富家千金且闭月羞花。身份和门第让他们有缘无分。
多年后,他功成名就,住在西卵的豪宅,开着豪车,整夜开着奢豪的派对。可是……
“他对着黑黝黝的海面,奇怪地伸出双手,而且尽管离他很远,我能看出来他正在发抖。我不由向海那边望去,但什么也没看到,只见远处有一点微茫的绿光,兴许是谁家码头上的电灯。当我回头去看盖茨比时,他已经消失了,再次留下我一个人,在这不平静的黑暗中。”
想象寂寥的盖茨比在海边,日复一日的遥望海那边黛西家码头的绿灯,总会觉得莫名的感动与悲凉。一个男人该有多长情、多纯真,才会将那么深情的目光投射向所爱的人家的遥远的绿灯,才能守望一份爱情如斯。
也许很多人会说,盖茨比识人不明,他用生命所守护的女子,不过是个凉薄自私而势利的女人。我想,能从穷小子跻身上流社会的他,论识人论机变应不输于常人,他应该是看穿了黛西的吧。所以他才会在黛西听汤姆提及关于自己是私酒贩子退却后说对尼克解释说“那是我自己的事情”。是啊,当爱情成了“一个人的事情”的时候,也许就注定了盖茨比的悲剧结局。
他为爱情甘愿飞蛾扑火,最终粉身碎骨,只因为她是他心头的“朱砂痣”。
02 关键词“南柯一梦”
“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张爱玲
大概每个人人生都有自己的不如意吧,比如黛西,选择嫁给了跟自己门第相当的先生,却不料先生有情人,婚姻并不幸福;再比如尼克,在家乡有蜚短流长,只能逃遁,远走他乡。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精致的上流社会也不能够掩盖那些阳光下的灰暗。
可我却觉得盖茨比的人生更像是一场梦,穷小子白手起家成为百万富翁,实现了“美国梦”,然后又归于荒凉,给人一种《红楼梦》中所写的哗啦啦的大厦将倾的颓废。中国古代有个成语形容,那就是“南柯一梦”。
功成名就又如何?在那个阶层看的比成就更重要的时代,出身并不高贵,学业并不出众的盖茨比,从事的“私酒贩卖”生意,虽然盖茨比比其他人努力,比其他人自律,某种意义上算是功成名就,但他终究和上流社会的人群是不一样的,黛西因此在选择他还是汤姆中望而却步。盖茨比年轻时的那场绮梦,最终变成了水中月镜中花,灰飞烟灭,无影无踪。
家财万贯又如何?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盖茨比生前别墅里召开派对,有数不清楚人群参加,不乏各界名流;死后参与他的葬礼的人却寥寥,“门前寥落车马稀”,说不尽的荒凉与无奈。
“我坐在沙滩上遐想古老而未知的世界,忽而想起了盖茨比,他第一次见到黛熙家码头末端的绿灯时,肯定也感到万分惊喜。他走过漫漫长路才来到这片蓝色的港湾,肯定觉得梦想已经离得非常近,几乎伸出手就能够抓得到。他所不知道的是,梦想已经落在他身后,落在纽约以西那广袤无垠的大地上,落在黑暗夜幕下连绵不绝的美国原野上。”
梦总归要醒的,不同的是,淳于棼醒来做不成南柯太守,却还有完整的人生,而盖茨比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换来的,也不过是他那句“这是我自己的事情”。
我们都曾经年少,但愿我们心头始终能有粒“朱砂痣”,保存我们当年的纯真与美好。但愿我们没有南柯梦,有的是有缺憾但却足够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