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斯图斯特拉在山里修炼了十年,自觉好像自己是采了很多蜜的蜜蜂,需要人接过他的智慧。他愿意赠送分发他的智慧,直到世人中的智者再度因为自己的愚笨而快乐。”
显然,智者是知识渊博的。而查斯图斯特拉带给人们的是智慧。让有知识的人不再因为他知识丰富而骄傲,而是让他们因为自己的愚笨而快乐。显然,知识和智慧本身不是矛盾的。但智慧却不和知识成比例增长。
老子《道德经》里说——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做学问的话,我们每天都在做加法,知识体系不断完善,而追求智慧的时候,我们每天都在做减法,减掉一些我们已有的东西。记忆一旦形成,抹掉很难。显然,减掉的不是知识,那减掉了什么呢?减掉的只能是人的主观意识。为什么只能是?知识是客观的,客观的知识被人掌握后,生成了客观的知识本身加人的主观意识。当各种由各种客观知识带入的主观意识混杂后,人们常说的话就诞生了——“我认为。”
知识是认识世界的途径,也应是增长智慧的基础。这应是一个从客观到主观再到客观的过程,但往往从主观到客观后,主观的堆积难再回到客观。
数学家高斯在19岁的时候,用尺规作图画出了之前两千年都没人能画出的正17边形,他以为那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他后来坦白说,如果他知道那是个千年难题,他是无论如何也解不出来的。
知识不是智慧的对立面,而知识带来的主观意识才是。若想求真理,就先摒弃成见,用婴儿的眼睛看世界。
把来自客观世界的知识,运用到对待客观世界上去,减少中间过程的主观干扰,这是否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