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我高一,幼稚,敏感,孤独,相信明天,缺乏自我。但这些词换个角度来说,我单纯,谨慎,独立,相信鸡汤里的美好,随大流。
之所以孤独敏感,是因为从初中开始,我的家长会几乎是没有人去的,有时甚至我一个人和一堆家长坐在一起,给自己开自己的家长会。哪怕周末坐校车回家,也无法见到父母,因为我父母在远方。其他同学都很羡慕我,没人把我牢牢管住,我自己的事自己都可以做决定,但是这些对于15岁的我来说,我小小的肩膀还不足以去承担繁重学业之外的这些,我觉得自己是被迫独立,被迫去做出自主选择。我一直相信再忍忍吧,明天或许我也能成为小公主。
那时的我只希望能随大流,因为我讨厌别人对我的“独立”露出惊讶亦或羡慕的眼神。这也导致长大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在找对象的标准中很希望对方能够管住我,帮我去做出一些选择,替我分担一些长时间独立所带来的累。
十年过去了,我仍旧是那个独立的我,只是我开始怀念自己的幼稚,放下自己的敏感,正视自己的独立,我开始感谢15岁时的那些愤怒、痛苦、忍耐的时刻,它们成就了现在的我。
现在在找工作谈及过去读书经历时,HR仍会不出意料对我说,“你父母心还挺大”,但我不再讨厌这些语气和眼神。因为的确没有几个父母有我父母这样的果断与坚强,而能让他们做出放我独自成长的决定的原因,只有爱。
更为重要的是,独立成长让我明白了每个人生来就只个旅人走在陌生丛林里,天高地远,浓雾遮眼,我可能离星辰大海越来越近,也可能跋涉数天仍回到原点甚至还后退了,我前行的信念不是前方的光明,更不是头顶的神,而是我自己。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脚踩大地往前走便是,胸中自有云月。这就是即将25岁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