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讲究的是各司其职与价值最大化
一篇公号红文引发的广泛讨论
说起公众号,应该没有人不知道咪蒙,一个每篇微文的阅读量都在10万+的公号红人。
咪蒙在本周二发了一篇“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的推送,讲一个实习生因为每天要帮老板(咪蒙)拿外卖而向父母哭诉,而后老板与实习生语重心长的谈话,而后这件事被老板当作给职场新人的学习教材,发到了公众号里进行申讨。
在这里我们不讨论这篇文章为什么能引起微文界那么多的讨论,我们从职场的角度,来谈谈领导和员工的关系、领导和员工在职场的定位,以及一个合格的领导如何让员工的价值最大化的问题。
从实习生的角度看:该拿
在企业,我们都知道有个东西叫做职位说明书。
从企业ceo到清洁阿姨,每个职位都有,根据职位的特点,写明职位的主要责权与边际责任。
在制造业里,这个东西叫做作业指导书,会严格标注每道工序的动作要求与标准,严格到每一个动作的角度和幅度,都不能出错。
在我从事hr十几年的时间里,我确实没有见过有一个职位的职位说明书上,会明确写到:帮老板取外卖。
但确实有这样一句话:上级安排的其它工作。
大多数情况下,老板(或上级)的外卖是谁取呢?
是部门里工作专业性不强、工作任务不紧迫的那个职位。
那么实习生到底该不该帮老板(上级)取外卖呢?
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从职位责任上来看,你的职位说明里原本就有一条领导安排的其它工作;我们认为,在职场产生的,一切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产生工作价值的事情,都是工作,取外卖也是,因为你让老板的时间更有价值。
从职位分工上来看,实习生的工作,恰恰就属于 ‘工作专业性不强、工作任务不紧迫 ’的职位,所以在老板有此类需求的时候,一定会安排你去,而不是别人。
实际上不光是实习生,在开会的时候,总监也会为老板取外卖;所以工作内容里多了一条帮老板取外卖,实在不是一个值得诉苦的事情。
你在职场的工作价值、你与老板(上级)之间的职位差,决定了你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方式,没什么可抱怨的--很现实也很残酷的一句话:你有本事,就做到让老板为你取外卖。
很多技术人员在赶方案时,老板就会帮他们取外卖,这种案例在身边比比皆是--所以不是老板小看了你,是你的价值还无法让老板看重,仅此而已。
职场地位是自己做出来的,不是靠职位说明书分工来的,也不是靠你大学毕业后比天高的理想撑起来的,更不是靠哭出来的。
从老板的角度:分工不合理
实际上许多实习生都做过这样那样打杂的事情,为领导取外卖的实习生、包括正式员工也比比皆是,为什么他们没有那么大的怨气呢?为什么他们的态度和反应会不一样呢?
除了人与人之间不同的性格所至外,领导艺术与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有这样一个案例:
曾经我们在本市最好的大学招了两个实习生,一个大四,实习岗位是市场策划;一个是大三,实习岗位是人事助理;
人力部的实习生是个很有风度的小伙子,我们暂且叫他做peter,在实习的第三天,他的职务代领人便为他量身定制了实习期间的学习和工作内容,告诉他在实习期间能为公司贡献什么、他自己能得到什么。
后期的实习,peter的职务代领人,根据实习计划一步一步的推进与检核,与peter形成了良好的沟通与互动。而peter科班出身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也为部门同事带来许多新的观点。
peter在干杂事粗活儿方面,也很主动:
人力部的同事大多是女生,所以部门的午餐外卖、下午茶点,peter都自动帮同事去取,极有风度和耐心;公司搬家期间,人力部的物品,小伙子也主动分担了一大部分。
以至于实习到期,整个部门都有些舍不得他了,象正式员工离职一样,为他送行。
我们再看市场部的策划实习生dink。
在我跟进他实习成果的时候,他对公司很多抱怨:说上司的任务都是临时性的、想到哪里是哪里;一场活动还没确定下来就让写方案,写完方案又说活动不做了;没有象peter那样有完整清晰的实习成长规划,感觉有些无所适从......
等等等等,抱怨很多。
dink的方案策划上面的才华其实是值得肯定的,外语也不错,个性开朗张扬,善于表现,连大老板对他的能力也是赞不绝口的。
同时对自己的定位还算务实,勤于吸收和学习,部门的累活儿重活儿从不躲避,相当主动。
而市场工作的不确定性也是现实,他的领导大约也不可能等活动确定了再做方案。
这中间就有一个沟通断层的状态--而我们认为,沟通断层的状态是由上级造成的,而不是员工自己。
以上两个事例是想说明:员工对企业、对工作的不满,最主要的原因来源于直接上级。
所以但凡有员工抱怨哭诉,除了员工自身确实有问题之外,做老板(上级)的,更应该反思自己:你是发钱的那个人,为什么你给钱人家也不开心?是你的领导力出了问题、还是你用人的心态出了问题。
员工有问题,上级的原因大过他自己。
从公司角度:价值最大化的用人方式
前文说过,实习生、包括部门总监都有为领导取外卖的经历。
那是不是说,这就是职场常态呢?
不是。
这只是偶然,也只能是偶然,若常态化,公司一定有问题。
也就是我们接下来说要的环境与机率的问题。
如果为老板(上级)取外卖是个常态化的工作,而不是偶尔才有,这就需要老板或人力部考虑,安排固定的、单位时间工作价值更低的职位去做这样一件事,因为这件事基本是没有技术含量的。
比如保洁阿姨、比如司机、比如前台。
第一,因为实习生的职位是不固定的,而这项工作是固定的,我们工作分配的原则是:让固定的工作有固定的人做,以减少人员变动给工作带来的损失。
第二,因为实习生的工作是有专业倾向的,我们招实习生的目的是让他在未来的时间能够胜任某项专业领域的工作,所以让实习生将成长的时间用在拿外卖上,对于远期价值最大化来说,是负价值。而保洁阿姨、司机、前台,他们的工作价值相对固化,没有太多的增值空间,同时也不存在让他们拿了外卖就影响本职工作的后果。
让岗位价值更低的职位,增加这一项工作内容;为实习生节约出来的专业成长时间,对公司来说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所以从职位价值最大化的角度来说,我们建议专业人做专业事,固定事固定岗,岗位价值偏低的岗位去做专业要求不高的工作。
职场除了工作关系,还有相互尊重
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最好的修养是做好自己,理解他人。(别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俯视众生,真正的修养是做好自己,理解别人)
所以由实习生拿外卖引发的讨论事件里,我并不赞同咪蒙的做法。
你写文章可以嬉笑怒骂,那是文风;但在管理员工上,老板没有权利将你不认同的员工行为,以公诸于众的方式进行曝光。
在中国古代,对于罪犯会有游街示众这一条;在中国一个特殊的时期,也有写大字报、让人游街示众的嗜好;就算在特定的年代,这都是对人极大的侮辱。
而在现在文明社会,又多了网络示众的途径。你在判定员工错误后,用这种网络渠道让员工示众。说实话,老板真的没有这个权利。
我想,做为老板(上级),即便你没有太好的管理技术,至少应该有尊重他人的修养。
老板与员工之间,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其次才是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员工关系。
相互尊重、保留善良,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做老板的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ps: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很多人说职场不是学校,不是来教你学习的。但恰恰是这个观点害了很多人--让包括实习生在内的员工,以最快的速度了解领导需求、掌握工作技能,是用工成本最低的方式。
而让自己摸爬滚打,自生自灭的结果,是适应者花了比训练结果多一倍的时间进入工作角色,浪费的是公司在这一倍时间里的薪酬与时间成本;不适应者辞职走人,浪费的是人力部两次招聘的费用与时间成本。
所以企业与学校的不同只在于:学校为学生的毕业证负责、企业为员工为企业创造的价值最大化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