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涌
如果你属于50后、60后、70后,听好:你多半有资格为自己骄傲。你们这代人,也许是中国历史上经验跨度最广的一代人:从“一穷二白”到“中国崛起”,从一个月十几、几十块钱的青春,到成为动辄烧一百多万送孩子留学的家长……不管人们对你怎么说三道四,中国最近三十年的变化,主要发生在你们这代人的手上。
如果你是20岁上下的年轻人,也请听好:对从50后到70后的长辈,要尊重点。从教育到住房,往往是他们在为你埋单。你的一生,即使纯粹从物质的角度看,也很难重演他们所经历的飞跃。不经过这种戏剧性的、疾风暴雨式的变革,不亲身参与这样的变革,生活往往会失色不少。
我说这话,也许是因为我就属于这代人。中国刚刚改革开放时,我们是豪情万丈的一代,相信中国会在我们手上发生变化。如今,中国确实震撼了世界,然而,我们作为这一变革的主力,似乎正在经历“中年危机”。一位朋友跟我坦言,她最近拜访了许多大学同学,感觉很泄气。特别是男生,一个个都没精打采。为什么?都是过50岁的人了,有种“混到头”的感觉,等着退休,哪里找得到当年的豪情?
这不仅是我们这代人的中年,也是“中国崛起”的中年。看看人口统计就知道:在中国当下的人口中,50后、60后、70后人数最众。他们大多属于中年人的范畴,只是50后的前锋正在进入老年,70后的尾巴还很难算中年而已。他们至今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在各行各业占据着领导地位。未来的老龄化挑战,也是以这代人退休为标志。关于“提前退休”等公共政策甚至“大妈广场舞”等社会问题的争论,其实都是围绕着这个年龄层展开。一句话,中国的未来和竞争力,都离不开这些中年人。
这代中年人的重要,并不仅仅由于他们在历史上占据关键地位,还在于他们比起过去的中年人来,将面临更为不确定的前景。这也不仅仅限于中国,而是个全球的问题。比如,美国的“婴儿潮”一代退场,在过去20年一直是最为重要的公共话题之一。这代人是战后“大团圆”的结果,大致在1946-1963年间出生,人数最多(据说刚刚被他们的子女“千禧一代”超过),是美国战后繁荣的功臣。如今,这代社会中坚眼看要成为社会负担。他们怎么渡过老年时光,社会怎么抚养他们,直接关乎美国的未来。中国的命运稍有不同,战乱到1949年才结束。所以,从50后到70后,应该说是中国的“婴儿潮”。这代人对国运,也有着与美国“婴儿潮”一代类似的影响。
这代人与前辈最大的不同之处,恐怕就是寿命的增长。根据美国社安局的数据,2000年出生的一代,平均寿命将达到84岁(女)和80岁(男)。一个世纪前,这两个数字分别是58岁和52岁。还需注意,这是出生时的平均寿命,包括许多夭折的婴幼儿。实际成年后的人,平均寿命要长得多。回到现在的“婴儿潮”一代:今日美国65岁的女性,平均寿命大致会达到87岁,男性则将达到84岁。中国人的平均寿命还达不到这么高。但是,中国最近几十年平均寿命增长比美国迅猛得多。同样的“问题”当然也会浮现出来。
什么“问题”?最简单地说,就是这一代退休后,还有着二三十年甚至四十年的生命。从社会的角度讲,抚养如此巨大的人口群体如此长的时间,同时还要培育年轻一代,当然是个巨大的负担。如今中国40-49岁年龄段的人口将近2.4亿,20年后全部成为被抚养人口,除去一些过世的,数量依然惊人。老龄化的挑战,被这些数字展示得清清楚楚。对应这些问题,涉及到重大的公共政策,暂时先不讨论。我们作为中年人,不妨先从个人层面看:二三十年甚至四十年的生活,待在家里什么都不干吗?这么长的孤寂,恐怕是前人从来没有经历过的。这将挑战我们这一代人的人生态度。换句话说,即使仅从自己晚年的幸福角度考虑,也不应该像以往的人们一样“安享晚年”。我们年轻时是改天换地的一代,退休后难道不能再次改天换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