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对:张鹤
既然大家都来到这里,而且你已经听到第二讲了,就说明大家对哲学是有一些兴趣的,也是想学一些东西的,或者是说跟哲学有一些缘分的学生。
既然大家对哲学有一些了解,我问大家,你们对于哲学有什么看法?我们想一下,如果有一个人跟你说他是学哲学的,你对他会有什么看法?我经常听到有一些人听到我说我是学哲学的,然后他们给反馈:这个东西有什么用?我们再想,我们是不是学一个东西要有用才去学它?学哲学,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大家,如果你用一般人的定义来说的话,学哲学就是没用。问题是我们要怎么定义这个“用”字?怎么样才叫用?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关于某一个大学哲学老师的,忘记在哪个网络课程里看到了的。是一个国内的教授。我只是凭记忆与自己的理解描述,细节有出入。他在开学典礼上跟哲学系的学生讲了一句话,就是说:如果你没有钱,你不要来学哲学。他这句话说得非常直接,可能也出乎大家的意料,就是一个大学的哲学老师怎么会说出这么功利的话、这么世俗的话。我理解的大学哲学老师、哲学教授都是一个非常高尚的职业,都是像圣人一般的,怎么会说没钱不要来学哲学呢?但是我觉得他说得很对,而且这正表示了他的高尚。为什么呢?因为哲学就是没有用,他采取了一种不与别人解释的态度。我不解释,因为我跟那些认为一定要有什么用才去学的人是两个世界,就是没有办法理解。如果已经有一个人问出:学哲学能不能赚钱?或者是,哲学有没有用这个问题,就说明他这个人跟我们已经不是一个世界。就是说有不同的价值判断。“用”是一种功利。就是说哲学能不能给我们带来钱,或者是给我们带来名誉。如果你学哲学去追求这两个东西的话,肯定是没“用”。因为它既不能带来吃的,也不能给你赚很多钱。所以总结下这个教授为什么说没钱不要来学哲学?第一,因为哲学这个东西他就是不能给你带来利,也不能给你带来名,所以它一定是有一段时间是痛苦的过程。只有你熬过了痛苦的过程,你才能感受到哲学的乐趣,你才能了解到哲学的魅力,它确实能给你带来很多东西。他这个意思就是说,如果你现在没钱,那你不要来学哲学,可能你日子都过不好,那你会变得非常痛苦,那只是痛苦上再加痛苦。所以如果你是个穷人的孩子,你不要来学哲学,所以他这句话在这个方面没有说错。是考虑到大家的现实情况的一种关心。第二点,如果你现在有钱,就是说能维持你的生活,但是你却老在想到有没有钱这个问题,我就直接告诉你没办法赚钱。所以他的第二个意思是,如果你老想到有没有钱赚、有没有功利、有没有钱和名的话,你也不要来学哲学。你老想到以钱来衡量的话,你也不要来学哲学。所以不管你是现在没钱也好,还是你以后想为钱也好(这是未来),你都不要来学哲学。所以教授说的其实是真的是非常高尚又不失对于大家人生的关怀的。他第一种是站在别人的角度为别人考虑:你既然生活都过不好了,你还是不要学哲学的。站在第二种角度是:这种东西我没办法给你解释,因为我们两个的衡量价值观是不一样的。
到底什么是衡量的价值观?我们说的“用”那到底又是什么?
再给大家讲一些故事。政治哲学里面有两个概念,第一个叫做自由主义者,第二个叫做功利主义者。功利主义者可能有些人会误解,我们把它翻译成效用主义其实更好,因为“功利”的话现在已经变成一个坏的词语了,已经开始有一些贬义的色彩,但是其实它在政治哲学里面是一个中性的词语。Utilitarism,来源于拉丁语:Utilitas,意思为“效用”
我们都是一个功利主义者,像我也是个功利主义者,我敢说世界上99%的人很有可能都是功利主义者,不,太高了,90%吧。对于某种思想的量化表达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们不可能以某种单纯纯粹的某某主义生活在社会中。量化在这里只是表达一个“多”的含义。在资本主义的政治环境下,决定当下社会生活中的行为的,往往还真是以创造一个彼岸的“善”为标准,然后再把这个“善”定义为幸福的价值判断。即便有些人心中有对于shangdi的信仰,然而,在生活的决策中,他们仍然是考虑到自己的幸福,或者说是社会的幸福最大化为标准的。他们把对于shangdi的信仰理解为一个柏拉图主义式的信仰,从而就容易从信仰转变为对于信仰者的信仰,从而确定一套确定的价值判断与标准。然而,这种从信仰本身到信仰者的下降,是极其容易在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影响下被控制,从而以一套带有古典形而上学的工具理性操纵,将其改造为功利主义者。这一点在中国尤为明显。百分之九十都是功利主义者,那大家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功利主义呢?其实有一个比较简单,但是不严谨的方法(如果我们说一个事情,要让大家理解的更深刻的话,那一定是要严谨的,但是如果要让它通俗的话,那一定是不严谨的,但是它更好理解)
在哲学的教育中确实如此,初学者对于哲学往往会迷失在诸多的词汇意义的滑动当中,并且哲学中的滑动往往不同于一般的能指与所指之对应。作为教育者先要把初学者引进门,就是确立一个更为接近世俗的含义,然后把学习者“骗”进来之后,再把词的整个“滑动”的锚定点都告诉学习者,以此慢慢加深理解,把整个哲学史的某概念的整个意义滑动都学明白了,那就是真正掌握了这个概念了。另外我想反驳一种质疑是:有些学者他们由于总是陷入到“完美主义的陷阱”当中,总是认为一个词从开始就必须严谨与具有固定的意义。并且一定要以这个意义教给学生。并以此来批评质疑我的教学成果以及认为扰乱了哲学的话语结构。但其实这些批评者这只是一种对于词汇意义的带有强迫症式的理解或是一种古典形而上学符合论真理的理解。然而,能指是在不断滑动的,我们不可能找到一个完全固定的所指与能指对应不变的词汇。既然如此,我可以这么问他们两个问题:第一,哲学有绝对的对错吗?第二,能指固定吗?既然哲学没有绝对的对错的判断,能指又是滑动的,那么我这种先把学生“骗”(引导)进来的方法又何错之有?并且从实际效果来看,我这样的讲授方式确实也是让初学者容易接受的。不知道批评者为什么在事实面前又不提倡他们的真理符合论、枉顾事实了?他们无非是不愿意改变自己生锈迟钝的思维,又想控制住慢慢从他们身上流失的话语权。这只不过是他们最后极力想保护其话语权力的垂死挣扎罢了。
我们来打一个比方说明我们大多数为什么都是功利主义者。功利主义者有一个特点,他最后追求的东西是幸福。我有个方法,就是扪心自问一下,就是我问你问题,然后你自己问自己。比如说我们现在都在看视频,我现在问你:“你看视频是为了什么(为-什么),或者是说是为什么”(这两个词语在中文中是非常奇妙的)从这个词可以看出“为什么”他既是强调因果关系,也是强调一个目的、一个自发的动力因。这两者在中文当中合一了。当我们说“为什么”的时候,就认为其必然会自为的发展下去。因此才有其过去的“原因”。这是一种自然的自为发展观的表现。然后你说我看视频是为了涨知识,然后我继续问你下去:“你涨知识为什么?”可能有些人会说是为了赚钱,那就回到之前讨论的问题上来了。有些人不一定,有些人说涨知识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气质更好,还有人说涨知识是为了让自己得到快乐。其实我们再继续问下去:“你赚钱是为了什么?”有些人就说了:“赚钱难道不是为了生活更好吗?”(肯定是为了生活更好)。然后你说懂知识要有气质,有气质又是为了什么呢?我说是为了找到好的对象(举个例子)。然后我们再问为什么你要生活更好?答案是为了快乐、为了幸福,对吧?另一边,我继续问:为什么要找对象?找对象是为了生活更好(也是生活更好),或者是未来更好,对吧?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答案重复了吗?这里就开始了,这是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是个功利主义者,我们最后的落脚点一定会是这几个词,即你不断的问下去,一定会落到幸福、快乐这几个词上,一定是落在这些上面。如果我们试着问下去,我们为什么要快乐和幸福,如果你真是一个功利主义者的话,你是回答不上来的,你是不太了解的。你觉得我幸福就是为了幸福,难道我为了幸福还问别的什么吗?(有没有理解到这点?)幸福就已经是我的最终目标,我还能为什么?难道人活在世界上不是为了幸福吗?那么你就是个功利主义者,也就是说我们做什么事情、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的内在价值是为了追求快乐和幸福,我们就是一个功利主义者。实际上这种追问的方式本身就是带有柏拉图主义性质的。因为“为什么”的追问,一定是一个理论化、普遍化的追问,这等于是说把我们人生的特殊性完全等同于一种理性暴力下的无差别的人生,而并不是我们真正的实际个别的人生了。这种“为什么”的先验追问,得出的结果必然理性所本来就规定的结果。理性自然就是创造了这个彼岸世界。这个彼岸世界可以是一个X。然而在资本主义的同一性要求下,往往其会走向:幸福。从而从整个社会来说走向:社会幸福最大化。其实,对于理性的这种创造彼岸的性质,我们还能再认为其实在存在者意义上的理论化。理性本身总是已经在前的被规定了,这个规定本身是前科学前理论的。也就是说,在追问之前,我们总是已经在先的获得了存在者之理性必然是创造彼岸的这个结果。这里是两个层次上的“总是已经在先”。(1、“低”-理性总是在先创造彼岸;2、“高”-理性在存在者意义上总是在先被神存有规定其总是在先的创造彼岸。)所以我说世界上90%人都是功利主义者。但是幸福其实也分(比如个人幸福和集体的幸福),我们不详细讨论了(在集体和个人上面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功利主义者,或者是政治立场上,还是要继续在讨论的)。我们从这里来看,任何追求幸福、问到幸福就不会继续问下去的,那你就是一个功利主义者。因为总是在追问之前就被规定了,因此这个追问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只不过是在我思创造出的一个幻象的答案。并不是我们实际生活当中人的真正个体性的“答案”。因为我们很难想象你说一个幸福的多和少,我们说幸福的多少(我今天幸福多一点,我今天幸福少一点)其实是指什么?是指幸福持续的时间长短,不是指它的程度的多少。我们说“幸福多”,其实是指幸福持续的时间长。没有哪个说“我今天要一个很强程度的幸福”,没有这种说强幸福和弱幸福的说法的,对吧?因为你幸福了,就没有多少的区别(否则,你会觉得很奇怪),所以这就证明了它是你的内在价值。实际上边沁的功利主义理论就确定了一套如何计算社会幸福的办法。我上面的注解已经完全反驳了这种方法只不过是幻象了。
我们刚刚不是说了,还有一个“自由主义”吗?“自由主义”就是把我们说的“幸福”替换掉,把它替换成“自由”。你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他追求的是自由的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当然这个自由我们后面还要讨论,有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以塞亚伯林的观点,是后面要讨论的问题,这里就不展开了,因为如果聊下去就没完没了)。如果一个人他把最终的价值换成自由的话,你可以想象他是这么一种人物(给大家描绘一下):他很有可能不需要幸福,但是他一定要自由,当然这种自由有消极和积极的自由,怎么讲呢?我们打个比方说吧。一个人是要饭的,他可能连饭都吃不饱、穿都穿不暖,那么他一点都不幸福(在我们理解来看),但是他很自由。然而我们仍然是在用理性去看他的自由,也即把自由理解为他所认为的幸福。但是理性并不能把握住自由本身。因此真正的自由主义,并不是一种理性可以把握住的。这个乞丐的例子可以理解为一种犬儒主义。然而,我们用理性去理解犬儒主义,则必然会将其理解为功利主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认为自由就是幸福。他做什么事情都可以自己决定,也可以在世界上走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当然前提是他要有时间,对吧?所以自由这个问题就复杂了,它会有一个东西在限制它。这个东西算不算真正的自由呢?这是我们后面要讨论的问题,我们在这里不讨论。我们举的这个例子就是说,这个人他可以不需要幸福,他可以不需要吃饱,他可以不需要穿暖,他可以不需要亲人,他可以不需要家庭的温暖,但是他一定要自由(当然每个人对自由的定义不一样,我们不重复,我们不不深入下去,我这边重复了三遍了),所以这种人就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他的内在价值是自由。真正的自由主义者并不一定是把自由当作内在价值。内在价值这个看法本身就是包含了价值判断,是本质主义的理解。当然,我说的并不是英美哲学或是政治意义上的自由主义了。真正的自由主义,只能是将真理庇护在存在者中的。以此在之敞开去照面我们的生活世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
如果我们把内在价值继续换成其它的,那是对应的不同的一种生活理念。比如说换成人民,换成国家,换成民族:自己可以去死,但是国家和民族必须好,必须符合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我们说这是一种大无畏的精神。无论换成什么,仍然是一个理性在存在者意义上的本质主义的讨论。是一种幻象。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把这个价值换成了“知识”的话,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人?这种人是不是特别可怕?其实这就是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追求的一种“爱智慧”。这就是在苏格拉底那确立的对于“爱智慧”的理论化,从而开启了尼采所批判的科学乐观主义。这是一个逐渐理论化的过程。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还留有古希腊对于存在之思考。然而到近代哲学,整个就走向了存在者与主体化的过程。
爱智慧是什么?爱智慧就是“philosophy”。Philosophy的古希腊意义就是爱智慧的意思。所以如果我们说这个人的内在价值是知识,那问他“为了什么”的话,他会觉得很奇怪。如果你真是一个这样的人,你被问学知识是为了什么?你会觉得非常奇怪。就像我们任何人,被问“幸福是为了什么样”,也觉得这个问题很奇怪。所以如果真是这样的人,会觉得“学哲学有什么用”这个问题非常奇怪。因为我学知识就是为了有知识而不要别的。也就意味着可以不要自由,可以被关在牢里面,可以不要吃饭,可以只要保证生活、保证能活下去,可以不用家人,可以孤独,但是一定要学知识。他不为任何事情,他只为知识,这就是很高的境界,但是我们基本上都达不到。因为在存在者意义上,这种追问永远会被转换为功利主义的,我们也必然会将“爱智慧”理解为一种他所认为的幸福。这是理性在先已经规定了的结果。由此我们只是在存在这意义上理解“爱智慧”,自然就不可能达到一种敞开的、脱离了理论化的“爱智慧”。
所以我们说的“用”是一个功利主义者的角度。我们虽然是功利主义者,但是我们要追求一种更高的境界,就是把它放在一个知识的角度。所以如果我们都是一个功利主义者,但是我们要追求更高的目标,我们可不可以把这个目标定高一点,然后我们再去做我们的哲学研究呢?如果你站在这个角度,你去学哲学,你一开始会进入一个很痛苦的时期,很痛苦,你什么也看不懂,也很无聊,也得不到钱,好像什么也没得到。但是后面它会给你极大的、从功利主义者角度上来说的有用,也就是说你不要为了追求钱去追求它。如果你把钱定为你追求的目标,那你一定赚不了钱;如果你把名定为你的追求目标,那你一定成不了名;如果你把知识定位你的追求目标,你的钱和名就是顺便就得到了。这个词“顺便得到”,意思是就像路过一样的、很自然的而来了。所以我说真正热爱哲学、热爱知识、热爱数学、热爱一些基础学科的人,他一定是做大事的人。因为他不会在意钱和名,不会在意这些小的东西。什么叫志向高远?你要把这个目标定义好,钱和名只是你顺便而得到的东西。
所以大学教授的故事,还有这个故事给我们很多的启示。我们学哲学到底是学什么?哲学给我的理解(我自己的比方):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一般来说科学会给我们产生这个东西有用,我可以理解为人类得到一些东西。但是哲学一开始是没有用的,但是它是一种指导。如果你是年轻人,我做一个比方,做一个游戏里的比方,我们游戏里面都有一个东西叫天赋树,对吧?或者是说技能点。你玩一个游戏,建立了一个新的人物(人类就相当于shangdi建造的一个人物),你总会点技能、点天赋树,它是一次性的,它不能重新来。人生下来按什么方式发展、人类怎么发展,都是一次性的,都不能反悔。我们的哲学就是指导人类怎么去点天赋树、点技能点,我们可以说它是“点天赋树和技能点的攻略”。只有你按照哲学的思考去点天赋树和技能点,人类的发展才不会走偏。如果你走偏了的话,shangdi很有可能就删号重来了,就是把人类整个灭掉,重新来一遍,因为已经走歪了,不是shangdi要达到的。这只是一个比喻,不要觉得在讲宗教一样的。关于这个比喻,后文有深刻的论述,这里就不赘述了。
如果你不是年轻人,我再打个比喻、举个例子:哲学就像天上的星星(指引方向的北极星),而科学就像一个灯塔,我们人类在一个知识的海洋中前行。我们人类最早是怎么判断方向的?我们是通过星星来判断方向的,哲学就是星星,人类最早是通过它判断方向的。当人类判断了方向以后,人类开始发展了,人类发现可以通过科学而判断方向了,人类就开始建这个灯塔。但是这不意味着哲学(星星)没有用,明白我的意思吗?如果这世界上连星星都没有的话,人类可能连发展到建灯塔的程度都永远达不到,人类可能连砖头的科学技术都达不到。因为这个星星指导了人类最初的行为,如果没有星星,那人永远都是原始人,永远达不到(建)灯塔。我们人类为什么会相信灯塔,因为灯塔可以达到,也就说科学它是可以达到的。人类在知识大海里有一个一个的灯塔,我们到达了一个灯塔,会追求下一个灯塔,所以这是科学给我们的,人类是可以达到灯塔的。但是星星永远也达不到,但是它却给你指明方向,这一点是哲学和科学的区别。也就是说我们的哲学有没有用?如果你真的眼光宏远的话,你可以理解它是有用的,它一定是有“用”的。如果你眼光狭隘的话,那你会就会追求一种科学上的用。实证科学影响下的用。如果你眼光再狭隘一点,你可能只看到你船周围方圆几米的地方,你只是一只井底之蛙,你甚至不知道大海有多大。所以科学、理工科给人感觉很有用,是因为它能确确实实地达到。但是哲学是指明我们最初发展方向的一个东西,你永远达不到它,但它却在天上永远地照耀着。实际上星星这个比喻,也是创造了一个理念世界。仍然是柏拉图主义的看法。
这就是我们要说的哲学,它到底是什么?现在如果你碰到一个人,你问他是学什么的?他说我是学哲学的,你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想法呢?这一讲我们讲到这里。
我们再看下一讲,下一讲我要说一下我自己的体会,就是刚刚提出的问题:不同的人对于哲学的不同看法。这讲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