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同住的美女跟我说了一句“咱俩太弱了!”,我想我不会写这篇文章。
我是一个正在准备第二次考研的毕业生,第一次考研时,我总分差了几分,连初试都没进,就这样与理想的大学擦肩而过。其实,进入大学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考研,尽管父辈中有人是硕士,但我似乎并未向往过研究生生活。我是从什么时候才开始思考考研这回事的呢?如果没记错,应该是大三上学期末吧,而且似乎我并不是首发,只是当人家问起“你是工作还是考研”的时候,我就回答了“考研”。于是,大三下学期我就开始准备考研了。
还记得第一次备考时,刚开始的几个月,上课之余我就去自习室坐坐,然后翻开《高等数学》同济版的第五版,由于大一上课并没有好好听讲,所以当时看得好吃力,看了差不多三个月才把上下两册看完,而且真的只是看完,也没做课后习题。
一转眼到了暑假,我申请了留校考研,本来热血沸腾以为自己要好好大干一番,结果郑州的夏天似乎根本不考虑人的感受,在同学的提议下,我在学校的咖啡厅租了一个考研座位,就是有空调的那种。我租的是一个月的,在那儿呆了不到半个月就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因为太安逸了,又有网,一不想学就看起美剧了,还安慰自己那是在学英语。后来就搬到酷热难耐的教室去了,尽管如坐针毡,但还是要比在咖啡厅的感觉好点。说好的留校学习,结果还是忍不住回了趟家,好像呆了十天左右,才又回学校复习。
总感觉自己真正开始复习就是从家回到学校之后,也就是八月中旬的样子,这个时候才开始进入状态。差不多每天六点多起床,然后买了早点,在走到教室前就在路上解决了。然后到了教室,我会拿出单词书背背单词,老实说,我个人认为背单词并没有什么卵用,但是背单词的那种感觉很带劲,就跟你长期坚持运动的那种状态特别像,简单说来就是“老子每天都在进步,老子最牛逼!”不管是否阿Q,但考研确实是需要这种心理的。
现在回想起自己后来那段非常投入的时光,觉得特别充实,特别佩服自己——原来自己可以那么努力。可是,现在的我似乎太过轻敌。
总认为二战轻车熟路的,没必要那么拼,大可过着“正常”的日子——每天睡到自然醒,三餐规律,晚上还有散步时间,而且还每周有个休息日。可是这样的状态实在不像考研,首先思想上特别散漫,看书时特别磨蹭,总觉得这些知识我都考过一遍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每天拖着,怎么都进不了状态。
真的,如果不是美女室友那句话,我还会继续浑浑噩噩下去。我应该把目标定得更高一些,而不是把自己当成一个走老路的二战者——当你把目标设定得很高时,即使努力过后你没有达到你想要的高度,但你至少会达到比较高的高度,也不至于太差。我要跳出舒适区!我总觉得让自己受点苦才会思甜,从而有动力,有人说这是自虐,我不知道者算不算自虐,但我认为这与“穷则思变”似乎是一个道理。
网上有很多关于乔布斯那句“Stay hungry,stay foolish”的解释,诸如“求知若饥,虚心若愚”等等,其实我更倾向于字面意思——让你的胃饿着,让你看起来是傻的!饿着的时候会比较清醒,饱了想睡,撑了又坐不住;傻的你可以向更多人求教,所谓凹地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