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大脑时常都会冒出这样的想法,我刚刚做的某件事会不会影响到别人对我的看法,我现在做的这些事情我很不喜欢,但做这些事情会让朋友、同事、父母喜欢,他们会表扬赞同我的行为,夸我是个可靠的朋友,是个好相处的同事,是个乖儿子。又或者我做了一件自己认为非常正确的事情,但他人开始在背后议论我所做事情造成的错误,批判我在他们眼中所认为不正确的行为, 我到底是按照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还是做他们心里希望我做的事情。相信这样的想法每个人都曾有过,在面临这样的选择时,我们的内心常常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一方面是因为自身的性格原因,更多的方面是因为从小教育的缺失所造成的。
从小学校和父母教育我们要做一个乖孩子,父母叫我们做什么就做什么,做好了父母夸奖我们,做错了批评我们,为了不受到批评,我们尽可能按照父母的指示行事,缺少对事情的思考,时间长了就养成了一种思维上的惰性。 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学校非常注重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常常会问孩子一些诸如:艺术是否使人思想变得不同?穿着漂亮的衣服就一定会使自己更加自信吗?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的答案,考察的只是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的过程,逐渐随着思考的问题多了大脑就变得越来越善于思考。但中国的学校教育对小孩的思想教育没有那么重视,父母的教育更多的也是直接告诉你如何去做,你照着做就可以得到想要的结果了。就是小时候这样的一种教育方式养成了我们很多人跟风,从众的一种心理,缺少自己的主观判断和思考。一旦这样的思维模式养成了习惯是很难转换的。在大街上看见一群人都在买一样东西就觉得这个东西肯定很好,自己也去凑个热闹买几个,想也不想自己需不需要这个东西?大家为什么去买?是因为这个东西真的很好还是价格很便宜还是这只是商家为了销售营造出来的一种氛围?不把这些问题想清楚就无法做出最正确的选择,所有正确的选择都是建立在对选择问题上有一个清晰和全面的了解,否则你所做出的选择都是非理性和不完善的。
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每一个踏入社会的年青人都必需要有的,也是现在学校教育比较缺失的。我们要如何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呢?学习肯定是少不了的,除了学校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在社会上的学习。学校的学习只是帮助你了解最基本的知识,想要更深入的了解一个学科知识就需要通过自己在社会上一点一点的积累。除了在社会上自己慢慢积累还有更好的方法吗?我认为更好的方法就是看社会上各种书籍(心理学、管理学、社会科学、人际交往、哲学等)。这些书都可以快速的帮助自己提高知识储存量。了解社会上的牛人是怎么想问题,怎么思考问题的。随着自己看的书越来越多,书里的知识会慢慢影响到自己大脑的思维模式,这些书里的知识在大脑里形成知识碎片,长期坚持.这些碎片就会相互建立联系,形成一个完整而庞大的知识体系。
看书学习虽然不是最快的学习途径.确是最有帮助的.书是作者浓缩了他5年.10年乃至一生所总结出来的思想智慧,相比于各种讲座和演讲.好的书籍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知识.更是通往智慧的天梯,指引着我们迈向人生另一扇大门。
好了, 今天就先说到这 ,我们下一次再接着这个话题接着探讨。有想法的可以积极评论,我们多多探讨。
以上写作都来自本人亲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