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对于什么岗位的人来说,自己能做好一件事情、总结方法写出来分享教别人东西,最后到通过语言表达让别人学会或者理解你的想法这完全是三个层级的能力。
(自我评价我还在第一层级上努力,往第二层级上靠,踩第三层级的坑的阶段)。
在需求评审会上,当你思考了很久的方案终于要展现给大家看了,脑子里可能已经想了很多遍的台词和思路,但是最后在陈述的时候,如下的情况你有经历过吗?
1)总会有人问,这东西为什么要做?为什么不要做?为什么这样做?
2)总有人一头雾水,刚才看的那个从哪来的,这个功能干嘛的?
3)总有人一脸懵逼的表情看着投影仪,这个人在说什么?这些我都知道啊,这个交互听起来好复杂啊……
4)(又被打断了)我刚说什么了?对哦,我为什么做这个来着?他说得有道理,这个为什么不做啊,那个为什么要做啊?好乱!
如果你也感同身受,恭喜你,跟我一样,不知道该怎么去阐述需求方案,总是觉得整个会议节奏自己手忙脚乱,最后大家还是不能很好的理解你所要表达的内容。听老司机们讲得多了,总结了下他们的“套路”,其实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不断提高的。
“套路1”:要说明背景。
不管是日常本部门还是多个部门一起的评审会议,一定要先讲清楚做这个需求方案的背景是什么,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做这件事情,这样大家才在同一个频道去看待你的方案,这是信息同步很重要的一步。
“套路2”:要先讲结论,再讲框架,最后讲细节。
当你听到别人在讲需求,一上来就对着原型图在那说交互会不会越听越烦躁,而且真的是一头雾水。因为听众脑子里是没有整体概念,不知道你是具体解决什么问题的。要让别人更容易去理解你的东西,首先要告诉别人结论你的目的,大体的内容框架包括什么,大家对此都没异议了,再讲细节。
“套路3”:要更多地传递原型图上没有的信息,表达你的思路。
原型图上的内容,其实你能讲出来的大家自己看也大概了解了,大家听了当然会心不在焉,更有价值的是你背后的思考,你为什么是这样设计的,交互为什么长这样,为什么这个先做,那个后做。如果你的思路没有先被验证是正确的,那你的原型图上的交互再完美也是白搭。
“套路4”:会前多思考,预想可能存在的分歧点。
会上别人会打断你的话提问是正常的,但关键是看你怎么应对、回答。首先会前要多整理你的思路,多预想下可能出现的讨论点,把讨论点的利弊多分析下,其次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要有理有据,举例子是种方式,最后一定不要慌,这时候最容易被打乱节奏。
附赠个小点,氛围也是挺重要的,在轻松、有互动性、不沉闷的环境下,会让评审会议更高效些,当然这也要看整个团队的氛围还有会议主席的风格了~
个人觉得能在评审会议很好地表达出你的想法这也是专业度的体现,会上你说什么,怎么说,聆听者都能够感受到你的气场。
我这新手还在不断练习中,每次讲完都有种悔恨感,表达不清楚自己想的,别人听完没反应,一脸不知道我说了什么的表情,好尴尬。。。会跟我一样在评审会上遇到这样情况的同学,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