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毕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主要以早期教育为主的培训机构做老师。因为平时喜欢写写东西,当时我还负责管理公司的公众号和博客,定期发布一些教育类的文章,那是在2013年。可以说我接触新媒体时间还比较早,后面几年时间也一直在做公众号的运营。
抖音开始流行的时候,身边很多朋友都喜欢刷抖音,甚至也开直播。好奇之下,我也尝试过下载使用,但一般不超过24小时就会卸载删除。给我的印象是里面的内容大都太过庸俗无聊,简直是浪费时间。
直到2019年,在小伙伴的影响下才重新开始使用抖音,发现上面有很多优质的内容,值得学习借鉴,偶尔也会发布一些自己比较满意的视频。使用频率还是不高。
对于新媒体,感觉自己真的是反应非常的“迟钝”,甚至是一直带有某种“警惕性”或者强烈的“偏见”。
2020年受疫情影响,各大短视频平台爆发式的发展,各种形式的直播纷纷涌现,各路“主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直播”似乎已经成为了一项全民性的活动。除了有选择性的偶尔看一些短视频,对直播还是一种“漠视”的态度。
曾经也跟朋友讨论过这种现象,彼时她曾尝试做过几次直播,并且欲顺应潮流,在这方面有更多的尝试。而我依旧态度坚决,不想在上面“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直到昨天,2019年3月25日,我即兴尝试了在抖音上直播,体验了当“主播”的滋味。直播的内容是一边喝茶,一边读诵上午摘录抄写的《道德经》中的一些篇章,并分享一些与之相关的个人经历和体悟。
这对我而言,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有几点很重要的感受:
一、直播是一件挺有趣的事情。虽然观看的只有三两个人,全程像是在自言自语,但通过这种表达,我能体验到一种新鲜的乐趣。会考虑以后继续直播。
二、抖音平台是当下具有代表性一种传播媒介,本身不存在好与坏。固有的偏见阻碍了自己对于新事物的接纳能力,是一种自我设限。
三、充实自己,做有积极意义的输出,自利利他。
今天下午的直播,带有一定的计划性,围绕三月三上巳节这样一条节日文化主线展开。提前做了一些功课,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点:
一、上巳节的历史起源,黄土文化
二、节日的习俗:吃荠菜、河边祭祀祈福、赠送香草
三、《论语》中孔子与诸位学生讨论“志向”
四、兰汤沐浴用的香料,讲解佩兰、艾草、苍术
五、王羲之兰亭集会,魏晋时期的“衣冠南迁”
直播过程像是介于日常闲聊和正式讲课之间。相比于闲聊,我有一定地组织,逻辑架构,和目标指向性;相比于讲课我会更加随性,允许自己思维的开阔跳跃,有时候会漫无边际地展开叙述,内心感觉更加轻松自在。
明天下午三点半,
我会在抖音继续直播,
主题是春季佩香之香囊,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进入直播间围观,
一起见证一个十八线主播的成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