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图书馆里看《皮囊》,哭了好几次,怕被别人发现,只闷声哽咽。
活到九十九的阿太像石头一样坚硬,她不是个文化人,却说出了让我心灵震颤不已的话: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
母亲对建房子的执着在很多人眼里也许是种执念,一种自私。可作者感受到了那是母亲对父亲难以割舍的爱,是母亲骨子里的坚强表现出的要高人一头的执着。而我在这里想到了我的母亲,看了这段我似乎更能理解这么多年她的很多行为所体现出的品质和爱意。
最刺激我泪腺的是“我的神明朋友”这一章节。文中描述了母亲信奉神明的过程和细节,我没有因为这种迷信行为反感,而是跟着作者的笔触感受到了母亲在连绵的痛苦中,找到了最好的表达爱与挣脱心理苦海的方式。一年又一年,当父亲那睡去的左半身越发没有生机时,她曾在寺庙喃喃地祈祷一个可怕的事情:
“千万让我丈夫一定死在我前面,不要让他拖累我的孩子。如果我的阳寿注定比他少,请借我几年阳寿,送走他后我再走。”
“你呢,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赚自己的钱,娶自己的老婆,过自己的日子,你父亲就交给我,他活一年,我肯定会硬扛着多活一年,我会伺候他吃穿起居。”
“你听好了,我是命里注定陪他过这坎的人,这是我们俩的事,和你没关系。”
“这是神灵说的。”
“是不是神明误解我了啊?我从没觉得照顾他麻烦,我那样祈祷,只是希望不拖累你,我照顾他到九十岁一百岁我都愿意。”
父亲去世后,母亲认为梦境给她传达的意思是父亲需要帮忙。找巫人通灵、到镇境神接父亲、为父亲“清罪”。每次我都会跟随着作者及母亲忍不住的哽咽。母亲想尽各种办法要让父亲“走好”,何尝不是在让自己的心灵解脱。这种不说爱而字里行间全是爱的描述,我一个读者尚且如此激动,作者下笔时应该是痛彻心扉吧。
看张美丽的故事会一片唏嘘,为她的遭遇感到不平,也明白这就是时代的悲剧吧。
香港阿小、老家阿小、文展、厚朴的故事,我不觉得作者是在炫耀自己比他们混得都好,而是他身边经过的人的轨迹影响着他,但却没让他迷失自己。
我们都是既失去家乡,又永远无法抵达远方的人。
说出了多少漂泊之人的感受。追逐远方,艰难而飘忽不定,惦记着家乡却又不甘心归来。
为何会说“原来这本书很好看”,因为我差点就错过了这本书。
家里买了这本书,刚看个开头,因为外出不方便,就顺手打开微信读书看,习惯性的看下评论,差点给我劝退。发现读者们对于这本书的争议挺大,有些甚至上升到作者的三观有问题。就在我犹豫还要不要继续看时,有个评论打动了我。
我们农村的老一辈和作者的母亲十分相似,表面上看,建房子是为了脸面、虚荣心,实则是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时代缩影。
让我有了共情的地方。在我的记忆中,我的母亲也是执着于建房的。据说爸妈结婚时的土砖房,当时都是借来的,婚后才买来还的账。没过几年,一点一点的建,等到我有记忆时,已经是大几间的木屋,感觉已经不输村里别人的住房。在我小学二年级时,父母把木房拆了,成了村里第一个建砖房的。不是父母赚钱很多条件好,而是在他们心里,房子建得更好了,家人更舒服了,在村里更有底气,都是穷怕了的人。最近又听说妈想建房了,我也许没她那么头热,但作为女儿,就像这本书的作者一样,理解自己的母亲。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作品的解读、赏析和看法都不一样,能否与作者共情,就看是否有相似的人生经历或心路历程。总之,于我来说,一个作品都有优缺点,但能打动我的都是值得我一读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