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是出自一位6岁多的孩子口中,她就是我一年级的学生。(因为隐私,所以姓名用字母替代)
背景:
这句话是在班会课的时候说出,这是一节特殊的班会课,是一节欢迎我们班新同学的班会课。我们班的孩子是来自各地的特殊孩子,之所以说他们特殊,因为他们看不见,或低视力,或全盲。他们大都6、7岁,从来没有离开过家。刚入学的孩子大多想家,找妈妈。因为视力的缺失,所以会对家人特别的依赖,因为在家中每个人都是家里的小王子,小公主,所以在这些孩子眼中大部分只有自己,特殊儿童的高级情感体验相对贫乏,他们的高级情感往往需要与具体的形象和需求相联系,体验不深刻,道德感和美感等高级情感发展迟缓。为了让孩子能快速地接纳同学;关心同学;友爱同学,所以就安排了这一节班会课。
班会课没上几分钟,班上的A又开始哭着找妈妈了,她是班上最小的孩子,因为从来没有离开过家,所以来学校后表现得非常不适应,我安慰她一会没有效果,让我很沮丧和不知所措,于是转眼一想,刚好我们班会课的主题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既能让班上的同学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更好的融入到集体学会关心他人,又能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增加他们的情感体验,于是我决定让他们每个人都过来跟巧妍说一句安慰她的话。
当我的话刚说出口,就有两个学生响应了,对于举手的这两个学生,说实话,让我很惊讶,他们是从二年级留级到我们班的双胞胎兄弟家声B和C。我之所以惊讶,是因为他们去年过来就一直哭着找妈妈,还有一点就是我没想到他们会这么配合我去充当大哥哥的身份来安慰A。第一个是过来安慰的是家声B,他从自己的座位摸索过来,走到崔巧妍A的座位旁边,直说了简单的三个字——“要坚强!”我没有教过他说这三个字,我也不知道他这么小懂不懂坚强是什么意思,但是就这三个字却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和感动。
然后是C过来,他比弟弟多说了几句,大意就是说“你要坚强,后天就可以回家了(后天星期五,下午家长会过来接),不哭。”其实别看他兄弟安慰起来是一套一套的,其实他们俩个周一妈妈送过来的时候,眼睛总是红红的。对于安慰A,我想他们两个最有话语权,因为他兄弟俩是真真切切能够体会这种想家的滋味,并且是熬了一年才适应了学校的生活,看着他俩今天的表现,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
接下来我请的是D和E,他们虽然说的话一样,都是简单的三个字“要坚强”(因为没有经过太多的语言训练,所以孩子们的语言都很简单),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字,但是那种从自己还不能适应学校生活的小孩口中说出来的话,你会有一种很温暖,很贴心的感动,会让你眼角变得湿润。
当我问到F时,她开始用粤语说了一句:“你再哭我就不和你玩了。”我想这是大部分孩子都会说的一句话,或许当他们在说这一句话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不是安慰的话语,当我听到这句话之后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怎样让她知道这不是一种安慰,而不伤及她的自尊和挫败她的积极性。我思索了几秒,感觉想不出好的办法,于是只能用很温柔的语气跟她说“这不是安慰的话,我们换一句吧。”她想了想,小小声的说了一句:“你要做一个坚强的女汉子!”一开始我怀疑我是不是听错了,因为我觉得一个6岁多的孩子是不可能说出这样懂事且成熟的话语来。于是又让她再说一遍,清清楚楚的九个字闯入我的耳朵“做一个坚强的女汉子!”
听到这句话,我感觉很惊讶,她才6岁多,她怎么知道女汉子这个词语,而且还会自己加工,做一个坚强的女汉子。姑且不管她懂不懂这句话的意思,但是我觉得她能够说出来就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现在回想起来,挺后悔的一件事就是没有把他们说的话录下来。在她说完之后,我以为大家都说完了(班上一共只有7位同学),没想到班上最安静的G被我给落掉了,然后F就提醒:“还有江锦浩没有说。”她这一句提醒让我很高兴,一是她从头到尾都在认真的听着同学们说的话,并且认真的在参与,二是,她在自己说完了之后还能想到别的同学。在6岁多的孩子身上有这种想法还是非常可贵的!
我带着歉意走到G面前,他很老实的说:“我不会说。”他是一个极其害怕犯错误的学生,做什么事都特别的小心翼翼,那种小心和敏感让人看了心疼。因为年纪比较大,所以很懂事。在和他说话的时候,我特别小心,我尽可能用积极的语言去鼓励他,让他去尝试,告诉他不会没有关系,我们可以慢慢学习,但是一定要开口说。在我最后的鼓励中他才慢慢地说出几个字“不要哭了”,虽然这几个字感觉上像是少了那么些许的人情味,但是我觉得这是他说出最动人,最温情的安慰。
慢慢地,在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中慢慢热闹起来之后,崔巧妍也渐渐地止住了眼泪,和大家一起高兴的聊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