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今天是父亲节,但是很平静的一天。老爸在凌晨五点多、在我还没睁眼的时候,就习惯性、干劲十足地去了菜地。这意味着今儿一天,我是见不着他的人了。我打赌他不知道今天是他的节日,因为他眼里只有那些长势喜人的无公害蔬菜,也只有那些菜才能让他毫无怨言地去天天奔波干活。也罢,反正过不过节,都是父女,这辈子我和他都跑不掉,哈哈。
平日和父母的关系还不错,我应该算是个很孝顺懂事的女儿,除了脾气有点不太好。有时候急了,自己最亲密的人就是最不被顾忌的发泄对象,尤其是对俺老爸——这个思维单纯、性情固执且极爱抬杠的人。所以从小到大,我对老爸的态度都很随意,随意到每次事后想起来,自己都觉得是不够尊重,但实在是有时候很无语他一些冒傻气的事件和稀里糊涂的做事风格,所以更别说能和他去聊我的心事了,在我彪悍的人生里,简直从未有过这样辉煌一幕。
今天晚间,在回自个小窝的路上,看到了一篇聊父母间沟通的文章。文章里分析了我们为什么不愿意和父母聊心事。文章里说,这是因为我们和父母之间的沟通模式为交错沟通。
交错沟通的刺激和回应是交叉的,即双方所预期的身份是不一样的。我们期望自己是以成人的身份去跟同样是成人身份的父母平等交流,而父母却期望以父母的身份跟我们——他们眼中的儿童聊聊。
这种交错沟通就会使人产生不愉快的感受,而使得谈话中断。
R
如何顺畅地与父母谈心事呢?似乎很难提出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因为从上面的分析来看,首先应该改变的是父母,而不是我们自己。
I
在跟不同的人交流时,我们可能采用了不同的自我状态。自我状态是一种思想和感觉一致的系统,并有相对应的外部行为模式。这种思想与感觉所构成的内在系统是无法观察到的,称为自我状态的结构,分为三部分: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这里要特别说的成人自我状态,指的是我们会对现实状况作出判断,并且选择我们认为较佳的问题解决办法。日常生活中与解决问题有关的有效交流,大部分都是成人自我状态间的交流。
像文章里提到的不同自我状态的交错沟通,而如果沟通双方使用的是同一自我状态(即便都不是成人自我状态),也可以愉快地聊下去,比如:
“今天在路边捡到了10块钱”
“那你交给警察叔叔了没”
(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
(跟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
也许这个场景在外人看来就像神经病,但也并不能阻止两位好友用任性的儿童自我状态聊得开心。能运用各种不同的自我状态,并且在不同情境中适当地转换,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
(PS:不过俺妈说了,现在买啥都用手机付账了,估计大街上能捡到钱的机会不多了......唉,俺老妈总能时不时冒出些奇思妙想)
心理咨询中有一种万金油似的技巧,叫无条件积极关注。心理学家认为,无论来访者的品质、情感和行为怎么样,咨询师都不能对其做出个人评价或提出个人要求,而是对其表示无条件的温暖和接纳,使来访者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这个说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在日常交流中,放下条件、无条件地关注与接纳,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容易。我们总是希望对方同意自己的观念。一旦观念有冲突,便认为对方三观不正。我们习惯用这样的心理防御,去小心翼翼地生活在自己的安全区里,只有与自己观点相似的人才会被自己接纳,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圈子。
那么,同样的道理,想想我们想跟父母谈的心事,我们是真的想从他们那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只想吐露一下自己的想法、寻求一些价值感呢?如果非要观念一致才算是有价值,那真的太难了。
所以,心事,我们何必非要跟父母去谈呢。我们和长辈们各有各的生活和经验,仅在各自的岛上彼此守望、传达温情,也很不错呀。
D
所以,下次跟父母交谈时,不妨试试去少一点争论,多一点无条件积极关注。
正想着,又为装修的事,和工长和设计师有了一番争执,心里其实挺烦的。恰好老妈又在微信上问东问西,我一时也不知道跟她从何说起,她知道又帮不上忙,只能平白一番着急,万一理解不了,还会起争执,何必呢。于是,自己协调处理完毕后,才给她回了一个结果,还告诉她墙面乳胶漆着色,可以按她喜欢的颜色选个。在告诉她结果前的这个过程中,我是在充分发挥自己的成人自我状态,而在告诉她结果时,我的状态就迅速调整到儿童自我状态了。没想老妈发过来这么一句话,当下我就笑翻了。
老妈的儿童自我状态还真是可爱,这下两个儿童的对话,就相当富有乐趣了,当下我就把这一幕截图发到朋友圈,留下印记。
看,如果我们和父母间的交流,是放下条件,不去想着和他们讨论很深入的话题,不要想着是去说服和攻下,而仅仅是表达理解、表达温情,就够了。至于那些最繁琐的过程、最纠结的决策,留给自己或咨询专业人士拿捏确定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