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是希望自己比别人更优秀一点,让自己变得更有竞争力一些,哪怕那些混日子或是提前养老的人,不也希望自己混的更舒服一些,养鸟钓鱼比别人表现的更好更惬意一些吗?
刚刚看完采铜老师的《精进3:找到你的潜在生态位》,读的有些粗陋,但仍有很多收获和感想,里面很多内容对于个人的成长、学习、沟通等方面均有帮助。下面从个人的角度为大家分享一些看到的干货。
1. 专注力: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我们每天的注意力被各大软件收割,花一段完整的时间专注的做一件事越来越难做到了,我们把我们的注意力分散在各处,不知不觉中被浪费掉。
李笑来老师在他的专栏曾说“注意力>时间>金钱”,相比于时间和金钱注意力更重要。所以,我们每天仅有的这些注意力不应被浪费掉,不应用来刷短视频、玩游戏,而是应该放在自己的身上,放在帮助自己成长上。
2. 注意泛读:网上很多流传的读书技巧中都提到了“快速泛读”,但大家要注意使用场景,如果你只是用来前期了解大框架倒也无碍,但应用于正常阅读就不太适合了,尤其是当我们知识储备量还很低的时候,因为你会忽视很多其中的错误信息,误以为真。
“一不小心,这件珍贵的景泰蓝花瓶被我砸到了地上,摔得粉碎。”——这句话是错的,你知道为什么吗?
很多人都看不出来,说实话我也没看出来。但如果你了解景泰蓝就会知道其正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在铜质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所以说,景泰蓝根本就不可能被摔的粉碎,很多人把它当成了瓷器。
3. 不同的学习方法:
分散式学习法:充分利用各种碎片化时间,来学习整块的内容。非常适合平时比较忙碌的人群,既学了,获取的知识又不会碎片化。
穿插式学习法:在总学习时间相等的情况下,不同领域知识的穿插交错式学习比专盯一门长期效果来看更好。穿插学习可以使不同领域的知识串联起来,又可以不必那么乏味。
对比式学习法:同一个知识点可能有不同的教材、不同人不同角度的解读,全部收集起来对比着进行学习,可以获得更丰富的知识点。
4. 翻译能力:一个好的作者或公司,知道什么叫“用户思维”,不会为了显摆自己的文采学识,净写一些专业难懂的文字;不会为了显摆公司和产品技术含量,长篇大论的介绍企业和应用技术;
他们一定是会有“翻译”能力的,懂的如何将羞涩难懂的文字通过不断的翻译,转变成读者和用户能看得懂,感兴趣的内容。
5. 不可执行的建议不要提:无论是出于热心肠还是好为人师,很多时候我们会习惯性的给人提建议,但我们一定要思考建议的可执行性。如有一个建议无法去真正的执行,它就会变成一种说教,不会带来任何有益的效果,反倒可能让对方觉得“我不对”“我不行”“我很糟糕”。
所以,当下次当我们再向别人提建议时,问下自己:“这个建议是否是可执行的?”
6. 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头脑中能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但仍能保持行动能力。很多时候并非“非黑即白”,同一件事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答案截然相反,我们不能固守一个答案。
7. 聊天时停顿停顿:与人沟通时不要一个劲的说,好像恨不得一口气说完,要每说完一句后都略微的停顿一下。停顿的主要目的一是留给对方一些时间来消化理解和思考,方便更好的沟通;二是看看对方是否要给予一些反馈,留出给对方说话的机会。
今天你就说这些吧,等我把前两本看完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