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学校教师的生活条件艰苦。正如李书磊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在学校的发展建设中并不太重视改善教师的从业条件,这与中国当代重公共而轻个人、重生产而轻生活的革命传统有关。很多山村学校,因为受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经济条件相对落后、教育发展相对缓慢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学校的硬件条件一直以来都较差,尤其教师的吃、住、行等生活条件非常艰苦。这成为教师“留不住、不安心”的一个原因。
首先,教师的住宿条件差。山村教师多住的是房屋灰暗、房檐低矮、空间狭小的土木结构房子。教师没有独立办公室,都是两个人一间,既住宿又办公。办公室简陋到只有两张桌子,一张桌子上摆放课本、教参、作业本,另一张桌子上摆放油盐酱醋和餐具。教师住的一间宿舍发挥了办公室、客厅、卧室、厨房等多重功用。教师既在这里做饭,又在这张桌子上写教案、批改作业办公。石坪中学教师说,他们一直以来住的宿舍都是教室改造而成的,墙皮脱落、墙缝开裂,不过就是挡风遮雨之用,没有任何生活的气息。很多偏远贫困地区住房质量问题非常严重,大部分乡村教师面临无地置房、无力购房、无权享房、无处居房的现实困境。住房问题影响到外地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到该地区工作的积极性。
教师说:“2008年之前,我们一直挤在由教室改造而成的宿舍当中。按照国家文件规定,教师的这些宿舍已经在多年前被列入危房。走出校门,放眼村落,还有几户人家的房屋像教师的住宿这样寒酸、破落不堪。我们在城区花钱买的楼房闲置、家电闲置,家里暖气白白浪费。城区教师一进家门,家里舒服,一进校门,学校条件也好。想到这,就抑制不住的心理不平衡。能安心教学,真的是在凭良心!”
其次,吃水困难、吃饭不方便。山村学校普遍存在饮水困难以及饮水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山村教师的生活用水,主要是靠挑附近的泉水,如果天气好,泉水还可以,如一旦遇下雨发洪水,泉水则污浊不堪,吃水就成了大难题。老师们只能挑来后先放着沉淀,过滤后再使用。一到冬天,下雪路滑,吃水、用水更为不便。与此同时,教师吃饭也是个大问题。很多教师是外地的,一般一周五天都生活在学校,周末才回家,做饭用的米、面、油都是从家里带回来的,蔬菜只能捎带一点(时间一长很容易发霉变质了),一日三餐都是靠自己做。教师们能吃上饭都成问题,更别说饮食的营养上有保障。
再次,出行不方便。山村学校地处深山区,山大沟深,山路崎岖不平、坑坑洼洼,交通不利,唯一一条通往镇上的公路没有硬化,遇到下雨、下雪天气,整条道路泥泞不堪,只能靠步行。闭塞的交通给老师们的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同时,这样艰苦的条件也加速了老师们“逃离”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