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起相机已经七周年了。对自己的评价是——有一点技巧、中规中矩、偶尔能拍一张过得去的照片的初学者。
我一直觉得,只要努力练习,我也一定可以拍出大片——我真是太天真了。
花岙岛拍摄的第一站是盐田。顶着大太阳,走到了一大片切成一块块的盐田旁。每一片田都铺着黑塑料布,灌了浅浅一层海水。穿着艳丽的玫红外衣的盐工拎起一条大麻绳的一端——麻绳的另一端固定在盐田中间,绕着盐田走一圈,粗大的绳子在水中拖行,将沉淀好的盐刮拢来。
摄友们已经在噼里啪啦地拍了,我还一脸懵逼地站在一边——拍啥?这并不美啊。
老师已经在边上指点了,让我们拍一组盐工干活的照片,做一个系列,去体现劳动力度的美、动作张驰的美、配合节奏的美、颜色映衬的美。
跟着老师的提示,我很机械地努力把这些表现在我的镜头里,但我知道,面对这样的画面,我的心是瞎的。没有触动无法拍片,我深知这一点,却一点办法都没有。这是摄影中唯一无法学习不可模仿的部分。
人文的片,注定是我的短板。
但自然风光难道就是我的长处吗。
拍日落。老师看到被夕阳染成金色的草皮,我只看到晚霞的美丽颜色。老师看到晚霞映照下一块块整齐如棋盘色彩斑斓的盐田,我只看到晚霞美丽的颜色。很多时候,虽然对于美的东西我不算瞎,但也并不走心。这决定了我能看到的世界只有这么大一块,这样的局限下,这板也高不到哪儿去。
拍星空,我特认真。老师说的,我一板一眼地照着做。要前景,正好有座山,就这个角度拍银河我拍了快一个小时。然后拍星轨,连机器带脚架带包,几十斤的东西我扛着,在黑灯瞎火里找了个视线干净的位置,觉得自己很牛逼。然后在那里又闷头拍了一小时。我并非不知道画面寡淡,但我真得懒得折腾了。后来我看到老师同学们的银河星轨,前景里有灯光隐约的渔船、有一簇簇的“蓝色眼泪”、有补过光的山体,而我,只有一片“纯自然”死黑色的山。懒得折腾,那你还能指望自己拍出什么不一样的东西呢?
拍日出。我学乖了,不怕麻烦,牢牢跟在清泉老师边上蹭机位。老师分析构思,我努力去达到,果然出了自己非常满意的片子。结果包子老师发了一张照,又让我看到了人与人之间千山万水的差距。
他说,这张照片用了1/4的速度。
R U kidding me?
我一直以为慢门拍水都是十几秒呢。难怪我觉得拍出的海水差了点什么。差的就是动态。海面的平静可以通过长时间曝光去表现它的平静,瀑布流向清晰也可以用长时间曝光去雾化,但涌向岸边的海浪最动人的其实是拍击石块的刹那,用长时间的曝光简直就像驯服一只老虎般可惜。所以,镜头应该定格的是水流奔涌而来到退去前的那段时间,1/4的快门速度不是标准,你要自己去计算这段时间是多长,要理解自己究竟想表现什么。
要成为一个摄影师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需要具备的东西也很多。不敢说我学到了多少,但我至少明白了自己欠缺了一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