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直的跑下了楼,套上了皮鞋,就走到外面来。 外面冷得非常,这一天大约是旧历的初八九的样子。半轮寒月,高挂在天空的左半边。淡青的圆形盖里,也有几点疏星,散在那里。 他在海边上走了一回,看看远岸的渔灯,同鬼火似的在那里招引他。细浪中间,映着了银色的月光,好像是山鬼的眼波,在那里开闭的样子。不知是什么道理,他忽想跳入海里去死了。 他摸摸身边看,乘电车的钱也没有了。想想白天的事情看,他又不得不痛骂自己。 “我怎么会走上那样的地方去的?我已经变了一个最下等的人了。悔也无及,悔也无及。我就在这里死了罢。我所求的爱情,大约是求不到的了。没有爱情的生涯,岂不同死灰一样么?唉,这干燥的生涯,这干燥的生涯,世上的人又都在那里仇视我,欺侮我,连我自家的亲弟兄,自家的手足,都在那里排挤我到这世界外去。我将何以为生,我又何必生存在这多苦的世界里呢!” 想到这里,他的眼泪就连连续续的滴了下来。他那灰白的面色,竟同死人没有分别了。”
我一直在想,小说《沉沦》里的故事是不是具有普遍性,这样一个苦闷的、渴望爱情不得,精神日益不济的青年,他的出路到底是什么。
小说最后写到,他落了泪,然后大喊“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民族的积贫软弱成为当时青年生活的大环境。对于赴日留学的“他”来说,要饱受日本同学的冷眼相待,因为心思的格外细密、敏感,时常拒绝他人的好意或者是误解他人的行为,所以与人相处的过程对“他”是难以忍受的折磨。他的心理上很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至少是别人的平等相待。但是支那人的身份让他抬不起头来。这位二十一岁的青年,在风华正茂的时候,却在树立与人之间的围墙。
在文中可以寻出“他”的生命经历来,赴日留学前,他曾经在几个中学辗转,因为不满于教学,渴望自由,所以接受着时断时续的教育,当不在学校的时候,家里的书斋成为他的精神家园。这可以说是他性格的源流,内向、好思。他会读外国诗集,产生各种联想,他的诗情浓厚,他的幻想无边,他渐渐活在自己编织的世界里,然而这个世界又是充满对性的欲求,对爱的渴望。当他没有充分的成熟的思想时,他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判断为污秽的、地下的。在房东家偷看主人的女儿洗澡,既让他兴奋,又让他感到自己行为的低劣。道德的潜意识要求他约束自己的行为,但是人性的自然又让他每每不能自制。他不敢直视他人,特别是女同学,仿佛他们就会洞穿自己似的。日积月累,他总是视他人为敌人,他要“复仇”。
郁达夫的叙述真实,切近人的心态。虽然是几十年前的一个青年心理叙述史,但是也可以关照现代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年轻人。在对于未来迷茫时,总是会有冲动和不理智的行为或者碌碌无为,极端的例子是很多人在绝望中走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