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之中,《人生之路》终于开播了,但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之前听说这部剧是由陈晓和李沁主演的,我还很是期待了一阵子,但看了两集后却发现,这部剧的槽点很多。
《人生之路》改编自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这部小说曾获1981~1982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也曾是一代人的经典。
原著小说中,高加林高中毕业后回村当了小学教师,但不幸被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顶替了,万念俱灰的他只能继续当农民,回家去种地。
正当他心灰意冷时,漂亮善良的农村姑娘巧珍向他表示了爱意,巧珍是村里最漂亮的姑娘,高加林因此心中沾沾自喜,很是骄傲。
巧珍用农村姑娘的质朴,深深地爱着高加林,她喜欢有文化的男人,她曾经对高加林深情款款地说:“以后结了婚,家里的农活不用你插手,我自己一个人就能干,你只要在家里读书,做先生就可以了。”
对于巧珍的爱情,高加林曾经非常满足,他觉得一个农村青年,能娶到巧珍这样善良美丽的姑娘当媳妇儿,已经相当不错了,况且巧珍还很能干,她家里的经济条件也比较好。
但当高加林走了门路去了县城,当了通讯员之后,他就开始慢慢地不满足了,巧珍给他做过布鞋,还特意带着狗皮褥子去县城看过他,但他觉得只会说“我们家的老母猪又下了几只崽儿”的巧珍,没有文化,配不上他,他甚至开始看不起巧珍。
后来,高加林在县城遇到了一直喜欢他的高中同学黄亚萍,在黄亚萍的怂恿下,他狠心地和巧珍分手了。
而正当高加林沉浸在黄亚萍为他编织的,一起去大城市发展的美梦中时,他通过关系进城得到工作的事,东窗事发了,他只能灰溜溜地又一次回到了村里,面朝黄土背朝天,而那时的巧珍已经嫁作他人妇。
路遥的小说《人生》是一个悲剧的结局,以高加林又一次回到农村作为结束,他将带着对巧珍的愧疚与悔恨度过余生。
这一版的电影中,高加林是由周里京扮演的,巧珍则是由吴玉芳扮演的,很多人说,周里京版的高加林,还有吴玉芳版的巧珍是无人可以超越的,我深以为然。
相比于原著小说和周里京版的电影来说,电视剧版的《人生之路》,在情节架构和时代背景上都有很大的出入。
原著小说中,高加林是一个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农村青年,他甚至有一些社恐,这在他拎着一筐白面膜去集市上卖,却不敢吆喝,一个都没有卖出去的情节中就能看出来,也很符合那个时代农村青年的性格特点。
但在电视剧《人生之路》中,编剧却把高加林塑造成了侃侃而谈的“小镇演说家”,动不动就长篇大论一番,不但对着根本不识字的父母大谈特谈高考的复习题,还气宇轩昂地去了学校的高台,参加了高考百日誓师大会。
高谈阔论的高加林,简直成了城镇里的公子哥儿,不但和原著小说中的高加林相比,相距甚远,假得让人瞠目结舌,也并不符合那个时代的背景。
而且作为农家子弟的高加林对自行车的粗鲁程度,也超出了人们的认知,甚至有不少人调侃高加林“家里有矿”。
从那个特殊年代过来的人都知道,自行车在那个年代是很高级的“三大件”之一。辉煌的“三大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曾是当年农村姑娘出嫁时耀眼的彩礼。
自行车之所以在农村有那么高的地位,不仅仅因为它是人们唯一的交通工具,还在于想要得到一辆自行车,不仅仅只需要有钱就可以,还需要工业券才能买得到,它是凭票供应的,因为80年代初期,还属于计划经济的时代。
先不提高加林家是不是能买得起这样的“奢侈品”,单看已经拥有了自行车的高加林,是怎么对待这样稀有贵重的“三大件”之一的吧。
在影片的开头,高加林上学要迟到了,他拼了命地飙车,高贵的自行车穿山越岭,趟过水渠,最后到学校的时候,高加林还变本加厉地一下子就把自行车扔在了地上,造成前车轱辘竟然掉了。
其实大家都明白,编剧此举应该是为了表达高考的紧迫感,但是这样“败家”的高加林根本不符合那个时代,如此脱离现实,脱离时代背景的镜头和情节,真的是让人大跌眼镜。
此外,女主角巧珍竟然开上了拖拉机,也是让人感觉匪夷所思,原著小说中,巧珍家里经济比较富裕,但他们家也只有自行车,并没有拖拉机,拖拉机在那个年代,应该还是队里的集体财产,个人应该还买不起。
而且,剧情中还有一处硬伤不能让人信服,那就是高明楼让自己的儿子高双星,顶替高加林去上大学。
为什么呢?因为在剧情的开篇,县里对高考很重视,县长还特意接见了预考的前十名,高加林作为预考的第一名,是非常引人注目的,高明楼就算想要让儿子顶替,那也是要好好考虑的,不能引火烧身。
另外,这部电视剧中还有多处情节设置非常不合理,比如学生去下饭馆吃东西,先别说在那个年代根本就没有几个学生能吃得起馆子,喝得起汽水了,单就是生在陕北的人们不喝汤,不吃面,却非要去吃南方特有的“粉儿”,就很难让人信服。
路遥的《人生》,讲的是生长在陕北黄土地上的婆姨汉子们纯朴的乡间生活,而《人生之路》却是一部披着“年代剧”外衣的可笑的现偶剧。
艺术创作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真以为穿上几件做旧的衣服,把脸抹得黑不溜秋的,就可以称为年代剧了吗?别太天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