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大考的时期,有没一看书就犯困,无精打睬的,最后自己就用打游戏转移注意力;
工作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会日复一日地拖延下去,既不愿意想办法解决,又在逃避中陷入深深的焦虑中;
这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有很多的例子的,但自己是否想过为什么会这样吗?为什么会想做一只“鸵鸟”,遇到危险时,下意识地把脑袋扎进沙堆里,以为自己眼睛看不见了就是安全的?
在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也清楚地知道:逃避的效果是临时的、短暂的,它非但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会使我们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但是,我们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想要逃避。
心理学家研究指出,逃避的心态属于心理防御机制的范畴。
什么是防御机制?常见的防御机制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来面对防御机制呢?
在一个家庭里,丈夫长时间地忙碌于工作,妻子一直承担着大大小小的家务活儿。妻子任劳任怨,毕竟丈夫工作太辛苦了。然而有一天,妻子让丈夫顺路把衣服送到干洗店时,发现他极其不情愿,这时,妻子的身体里彷佛有一股怨气突然袭来,于是冲着丈夫喊了一声:“就当我没说,忙你的去吧!真是什么都指望不上你!”事后,这位妻子心想,自己怎么突然就这样了,明明一直都很理解他的啊?但这股怨气真的是突如其来的吗?
很可能不是。很多东西是在不知不觉中酝酿了很久的,只不过我们一直不愿意承认罢了。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我们的潜意识里埋藏着很多想法与感受,它们不是太过痛苦而令我们无法承受,就是与我们的道德和价值观互为冲突,有损我们的外在形象。
因此,我们并不想知道自己潜意识里的内容,而这便是心理防御。
换句话说,所谓的心理防御,就是我们为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谎。
那么,防御机制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适度的防御机制的存在是必要且有益的,它可以帮助我们积极应对那些不可避免的痛苦,但是防御机制一旦太过根深蒂固,便会给我们带来危害。首先,逃避事实也许的确会让我们在当下感觉好受些,但从长远来看,这只会让事情朝着更坏的方向发展。
其次,防御机制只顾眼下一刻,而不计后果,是一个人思虑不周的反射性行为,只是为了规避当下短期的痛苦,却不考虑由此带来的长期损失。
最后,如果我们不能正视缺失的情感,则意味着我们无法明白那段灰暗的过往和自己此刻的不幸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防御机制的发生,来源于心理需求没有被满足。我们到底有哪些心理需求呢?
它们分别是:
1.接纳自己的需求;
2.忍受强烈的情感的需求;
3.发展出自我价值感的需求。
如果以上的需求无法获得满足,我们往往会产生一些激烈的情绪。
生而为人,就要面对诸多难以回避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