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
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和更加放松的休息状态。
二者同等重要,学会相互转换才是正确的学习方式。如果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时,刚开始你便用专注模式,那很容易止步不前。
定式效应说的就是,因死定着有瑕疵的方法不放,而在解决问题时陷入了僵局。所以,如果想解决问题,寻求一个新点子,不访换一下注意力,切换到发散思维。
读书时,先快速翻阅一遍,读一下目录、小标题、序、黑体字等,给自己思维构建一个框架。然后当你细读精读时,就更容易理解,印象更深。这就是发散思维与专注思维同时作用的效果。
当你读书时,有些知识点不懂,你再去听听别人的讲解,或者去网上看看相关内容,瞬间就能明白。这不是说书中讲的不好,而是换种讲解方式,你的思维也会换个角度看待问题,从而激发灵感。
当你困于一处时,不妨先放下来,去做点别的事,等再回来做的时候,原本困扰的问题,或许轻松的就有了答案。这是因为专注太久,就会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只关注了寻求解决方案,而忘记了问题本身的重要性。
专注打头阵,发散隐后台
遇到难题或者困难时,首先要让专注模式打头阵,一旦出现挫败感,转移注意力,让隐藏在后台的发散模式运转起来。
无论学习什么,二者相互转换起着举重若轻的作用。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死磕一道题或者用功学习一项技能时,效果总是不尽人意,当你放弃了,过了几天重新再学时,莫名的顺利了或者是容易了好多。
这就是当你放松了,发散思维便趁虚而入,上蹿下跳,高屋建瓴地搜寻解决方案。当然,前提必须是前期的专注模式讲问题刻入了脑海。
这也就是好多人晚上睡觉前看书,然后做梦能梦到知识点的原因。慢下来,不要怕被别人甩在后面。
只有停下来揣口气,放松后重新回到问题上,会收到一份解决方案惊喜,或者,就算问题答案还模糊,你的理解也会更加加深。
所以,不管是你的工作,还是孩子的学习,如果遇到了不可攻克的难题,停下来,或去健身房,或去参加运动、漫步、散步、游泳,或去睡觉、玩游戏…
总之让自己离开专注的状态,人的精神能量也是有限的,当你专注时间过久时,储备能量就会亮红灯,这时跳到其它模式,让大脑神经不再紧绷,这样效率更好。
这也和体育训练异曲同工,没完没了地练习举重反而达不到增肌,肌肉在此发力之前,也需要时间来休息和修复。
长远来看,在举重练习中间歇性地休息更有益于生长出强壮的肌肉,持之以恒才是关键。
先让专注模式下的种子扎了根,发散模式才能开花结果。专注模式完成第一轮战斗后,就交给发散模式,轻松跳跃,效果极佳。
李松蔚
介绍两种对我来说极其重要的思维方式。
我是心理咨询师,这两种思维方式是在职业过程中学到的,但它们不只在做咨询的时候对我有影响,也融化到了我的日常生活当中,构成了我价值观和世界观当中重要的一部分。
1,生态系统观
我上课的时候经常打这样一个比方:如果草原上生活着狮子和兔子,狮子可以毫不费力地猎杀一只兔子。你看到这一幕,很容易觉得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你觉得狮子太强大了,兔子太弱小了(怎么没有同样锋利的爪牙呢?),甚至你会有道德评价,觉得狮子太残忍了(怎么可以吃兔兔!),而兔子是受害者。如果你有能力,你可能会路见不平一声吼,驱逐狮子,保护兔子。
但如果你是一个生态学者,就会在看到这一幕的同时,问自己一个问题:
兔子这么可怜,这么弱小,它是怎么在这片草原生存繁衍一千万年的?
一旦你提出这个问题,你看到的故事立刻就不一样了。不再是一时一地的单独事件,而变成了更长时间,更大范围下的长篇史诗。这场猎杀,只是一条长长的,循环往复的链条上的一环。
比如,你会看到兔子的繁殖能力超强,它可以快速高效地将自己的基因扩散开去,以此保障种族的延续。它不以爪牙锋利取胜,它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快速拷贝基因的「影分身术」。
你还会看到,它们——和更多物种一起——构成了一种平衡状态。太强力的干预,也许反而会打破这个平衡,比如,让狮子再也不能吃兔子了,狮子会饿死,而兔子可能就会过度繁殖。
这些隐藏剧情,是我们仅凭本能和直觉,或者「谁对谁错」的简单判断,不太容易发现的。
这种思维方式对生活的改变是巨大的。或多或少,每个人都想去干预生活(尤其是别人的生活),心理咨询师更是以此为使命。我并不是说,这些冲动都是错的(因为这些冲动本身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环)。但在我们凭着一腔义勇出手之前,能够先退后一步,想一想,发现强弱,善恶,对错的另一面……这之后再出手,常常就会让我们的干预方式,变得更有系统性和策略性。
比如,你就不用非得训练「兔子」,拥有跟「狮子」搏击的力量……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就会犯这种类型的错误,是出于我们自己的偏狭。因为我们的眼睛里只有这一场强弱之争。
我经常用这个模型训练学生,你也可以试一试:当一件让你非常不爽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想一想在这片草原上,谁是狮子,谁是兔子?除了狮子在欺负兔子之外,兔子又在做什么呢?
2,后果如何反作用于前因?
这种思维方式,有别于我们习惯的「因果思维」。
在因果思维里,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后边的事情发生了,是因为前边的事情导致的。
这是物理世界的规律。涉及到心理活动,就有另一种情况:我们做前边的事情,是因为我们知道会有(后边的)结果。换句话说,前面的动作,会受到(预期)后果的影响。尤其是一件事反复发生的时候,当事人就会在后果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形成一个预期:「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结果会反过来,调控【导致这个结果发生的】前因。这个过程叫做反馈。一旦建立了反馈的概念,思维方式就不再是线性的「因果思维」,而是环状的「循环思维」(circular thinking)。
举一个例子,说明两者之间的差异:
一个人不好好工作,他被开除了。
如果这是一个偶发的事件,就可以用因果思维来解释:因为他不好好工作(原因),所以被开除了(结果)。但如果这个事件持续发生,这个人总是不好好工作,总是被开除呢?
这时候就要用到循环思维了:
一方面,他不好好工作,收到了「开除」这个结果。
另一方面,他「不好好工作」这个行为,多次收到了结果的反馈,说明这个反馈在维持这个行为的反复。我们就要看,【被开除】这个反馈里面有什么玄机。于是我们发现了,每次他被开除,爸爸妈妈就会给他一些钱,或者每次他被开除,女朋友就不忍心这时候跟他提分手……
这又是故事的另一面,这种思维方式会帮我找到这一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理解一个人「为什么会被开除」,我们的思维惯性是往前看:因为他不好好工作。为什么不好好工作呢?我们再往前看:因为他懒。他为什么懒呢?……我们就这样一路往前,最后发现:
一切都是因为他小时候(他从小没养好习惯,他有童年阴影)。
然后,然后就无解了……
而循环思维的方式,不是无限地往前回溯,而是看到一个周而复始的圈:一个人被开除,是因为他不好好工作,而他不好好工作,是因为他曾经被开除过,他知道会有什么结果。
你看到这一点,对于怎么打破这个循环,想必就会多一些思路。
当然,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循环思维。涉及到系统中有多个人存在的情况,比如,一个家庭或一个组织,这个圈可以变得很复杂,而且层层嵌套,互为始终。有一些家庭治疗师开发过一套提问技术,叫做「循环提问」,就是基于这种思维方式,对家庭系统中的循环因果进行探索。
————————————
两种思维方式,本质都是:往不同的方向看,看到故事的另一面。涉及到人与人的关系,我们习惯的思维往往只能让我们看到平时最熟悉(往往也是最没办法)的冰山一角。而这种训练,即使不是针对心理咨询师,也可以带来新的视角,开发新的可能性。我开过一个知乎Live 的系列课,讨论了更多有意思的心理学思维方式
另外两个自己受益很深的思维模式。
第一种是把“混乱”当成一种常态。这个模式的核心在于,接受世界上大多数事情的发生和发展都是无序和随机的,不论自己在不在意,这种混乱的状态都是持久永恒存在的。举例来说,当你在知乎上公开回答了任何一个问题,因为面对的是无数“随机”的观众,就一定会出现各种出乎你意料的评论。理解了这一点,当你看到那些不友好的评论时,就应该像在走路时踢到一个小石子一样,不会在内心激起一丝涟漪。
这个思维模式说起来很简单,但是要想掌握还真的需要“刻意”地自我训练。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精密的情感机器,只要你和外界发生了互动,你的大脑就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各种情感信号,并且会产生相应的情绪来应对。在特定的社交场合,这种反应(尤其是正确的反应)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说你在工作中和同事因为某个技术问题产生辩论,或是在和恋人交往时因为某些冲突产生了争吵。但在很多时候,一些不相关的人对你做出的刺激实际上并不值得你真的花精力去反馈,而大脑在这种时候往往远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聪明,它只会单纯的像只狗一样对每一个外来的刺激信号都发出原始的冲动反应。要印证这一点,你只要去看看有多少知乎回答在补丁摞补丁地对一些刺激了答主的评论作出回应,而实际上大部分普通读者甚至根本不会去点开评论区。
所以,只有当你自己能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时常告诉自己,这是一个混乱为常态的世界,到处都在不断发生着随机的事件,而那些随机的背景音实际上和你自己并无关系,在内心中无数次的告诉自己“this I don't care,that I don't care”,你才能保护自己不受这些“混乱”的干扰,不去浪费无端的精力在这些无意义的抗争上。一旦你真的做到这一点,你会发现能因此节省多么巨大的精力消耗,生活也会开心的多。
另外一种思维模式,叫做“聊胜于无”。这个讲的是,在遇到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时,首先想办法把问题拆解开,找出其中最容易的部分先实现出来。这样,虽然离真正解决问题还很远,但是也已经比“知难而退”或者是“拖延”都要好的多了。并且,因为你内心先接受了“聊胜于无”的观点,每实现一个小目标就相当于给自己点了一个赞,起码比什么都不做强很多了嘛。
举例来说,健身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非常难以启动和坚持的事情,对初学者来说偶尔尝试一下去健身房或者跑步,那种痛苦的感觉直接干掉了继续坚持的动力。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学会找到一个最简单可行的运动方法,哪怕是每天坚持绕小区走一圈,并且告诉自己这比什么都不做强的多(同时正因为比什么都不做强的多,不去做就显得非常吃亏),你会发现这样一点简单的正反馈比起别的高大上的健身目标更容易让自己上道。
再举一个例子,假设你是一个程序员,因为工作原因,某个客户需要你制作一个新的软件。这时如果你一定要交付一个功能完备又鲁棒,带超炫界面,考虑了各种灾备的超级软件,那么一定需要付出漫长的开发时间和成本,等到你拿出作品的时候,很可能要么客户的需求变了,要么你一开始的某些理解有问题,或者干脆你的战线拉的太长连完整的作品都无法实现。而相对的,如果一开始就明白“聊胜于无”,用最快的时间做一个最简单可用的版本,哪怕是只有一个命令行甚至所有参数都是hard coded的小东西,也能帮助你和客户理解这是不是你们真正需要的那个方向。而且因为有了第一个可用的版本,所有人都会有更强的信心能做出更好的版本,客户会更开心,你当然也会更开心。这个思维模式的美就在于,它并不需要什么复杂的软件工程理论,仅仅是强调“聊胜于无”这个小小原则,就能帮助你把工作做的更好。
当然,这个模式有一个缺陷需要特别注意,虽然“聊胜于无”,但是很多的“聊”并不一定等于“全”。采取这种思维模式能够帮助你快速启动,但一定要注意之后不要沉醉在重复实现简单的小目标,要想真的逐渐逼近原有的大目标,在每一次成功完成小目标之后,都需要再想一想问题剩下的部分中最容易完成的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