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鲁科尔沁旗巴彦花镇欧沐伦河沿岸,座落着两个村庄——一个叫哈日哈达,一个叫沙日哈达。它们是隔河相望,地界连边的毗邻村,因村名尾音相同,外界称“两个哈达”。哈日哈达是蒙古族行政村,沙日哈达是汉族行政村。新中国成立后,两个村的蒙汉群众,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持续巩固和发展着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致力于实现蒙汉民族“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美好愿望,共同谱写着一曲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连心桥上承载的往事
50年代初,两个哈达同属一个行政村,蒙汉民族群众和睦相处,亲如一家。人民公社化时期被划分为了两个村,从此两村以河为界,各自生产、生活。因为河水浇地问题,久而久之,村民之间开始发生争执,互不相让、矛盾激化,隔阂也越来越深。改革开放以后,旗乡两级党委十分重视民族团结问题,派工作队到两个村深入宣传民族政策,讲民族团结,并从化解矛盾入手,研究对策,找群众座谈,相互走访,渐渐地,冰雪消融,春风化雨,呈现出了团结和睦、互帮互爱、共同进步的新局面。两个村还商定在欧沐沦河上筑一座石桥,这一决定得到了两个村群众的共同响应,大家齐心协力,一座石桥很快建成,群众称此桥为“连心桥”。随后,村干部又商议在两村之间铺修一条砂石路,建成后命名为“团结路”。桥建了、路铺了,两个村的阻隔彻底打通了,群众的心也更顺了。从此以后,两个村在种植业养殖业上进行融合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走上了一条携手致富之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蒙汉联姻,亲上加亲。两村还在语言上互帮互学,哈日哈达学校的教师来到沙日哈达给孩子们教授蒙语,沙日哈达学校的教师到哈日哈达学校给孩子们教授汉语,将“民族团结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形成了共识、落到了实处。在两个村的周围他们利用荒地共同建造了“合作林”613公顷。两个村绿树环抱,郁郁葱葱,就像两条圣洁的哈达为沤沐伦河畔披上了吉祥、和谐的圣装,“两个哈达”真正从冤家对头变成了亲人。1983至1988年期间,哈日哈达、沙日哈达双双出席阿鲁科尔沁旗、赤峰市、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表彰大会,被评为三级民族团结先进单位,多次受到各级政府表彰和奖励。1998年夏天,巴彦花镇遭受了特大洪涝灾害的袭击,曾经连接民族团结的“连心桥”被冲垮,欧沐沦河又将两个村分割来来,但两个村之间的深厚友谊却没被隔断。两个“哈达”已经把两岸人民的深情厚谊牢固的系结在一起,伴随着欧沐沦河水绵绵流淌,生生不息。2011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努力下,在两个村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争取了上级资金200多万元,一座建设标准更高的大桥重新修建完工,“连心桥”重新承载起了民族团结更多的故事……
小康路上谱写的新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两个村的党员干部群众立足于脱贫攻坚,发展特色产业等一系列富民政策,团结协作,创新方式,共同在小康路上不断续写新的篇章。2016年,两个村的党支部率先成立了联建党支部,建立活动共搞、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工作机制。在产业发展上建立对口帮扶对子,不分民族、不分地域,实行“一对一”、“一对多”的帮扶模式,建立了多个帮扶小组。在种植、养殖上结对帮扶,提供技术指导,增加贫困户的收入。通过土地流转,成立合作社,发展蔬菜、药材、甜菜等特色种植,在欧沐伦河旁共同开发了水上乐园旅游项目。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沙日哈达村的能工巧匠主动来到哈日哈达村,帮助蒙古族群众修路、砌院墙,改造贫困户的危房。用沙日哈达村党支部书记陈志斌的话说:“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叫富;一个村富不算富,集体富就是两个村共同富。”哈日哈达党支部书记斯琴说:“如今,两个村村民一起外出打工,他们相互帮助、照应,一起寄钱回家”。在两个村干部眼里,没有蒙汉民族的区别,只有需不需要帮助的区别。每逢春节、“七一”等重大节日,在走访关爱贫困户、老党员的过程中,他们也打破村域界限,相互慰问,加深感情。两个村的村民都自豪的说,“我们同是一家人”。
在新时期,党的十九大立足于农村发展实际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两个村产业共同发展,积极打造生态宜居、村美民富的农村居住环境,每逢盛夏,盛开的鲜花装点着大街小巷和村庄的每一个角落。广场上,人们笑逐颜开,蒙古族群众扭起了大秧歌,汉族群众学会了安代舞,共同舞出了浓浓的民族团结情。
2020年7月1日,两个村的党员群众又坐在了一起,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中,大家畅谈了家乡的巨变,老党员们饱含深情的讲述了“连心桥”的故事,他们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讲述中无不充满了自豪感和荣誉感,让在场所有人心灵受到一次震撼,得到一次洗礼,让大家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大好局面。两村党员群众重走连心桥,共护团结路,再造合作林,为两个哈达的明天积极谋划更美的愿景,共同描绘美好生活的画卷。